2018.3.17,因有事情,我騎行小綠從煙廠前往青峰學校,途經青峰機械廠正對其廠大門的新修的寬闊通向胡橋的筆直道路上。放眼向北望去,青峰機械廠的內廠門樓掩藏在電線桿和樓宇之中,顯得隱密而神密。進入青峰學校大門,穿過教室樓后,映入眼中的是蒼翠挺撥的松柏和柳樹,剛吐新綠的柳枝,顯出勃勃生機。
掩映綠樹叢中的兩層磚混小摟,一排整齊的平房,不知青峰的年輕人們是否還記得?一排松柏樹,兩顆廣玉蘭樹陪伴著樓房也好像在靜立中敘說著自己光榮近六十年的歷史。
青峰學校也曾有過輝煌,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校舍,曾建有暖氣設備,讓身處寒冬的青峰學子們能感到春日般的溫暖。奇的最后一任校王向東校長是一位很令人敬佩的非常干練的女校長,從青峰學校分流到阜陽十中和城效中學的老師們也都成為所在學校的骨干教師,甚至成為省市級優質課和學科帶頭人。青峰人的追求優秀卓越的精致思想引領著他們在各個行業都成為姣姣者。現在十中劉沈徽老師系和城效中學的周一丁老師分別為安徽省省級化學和物理科教壇新星!
青峰學校是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到技校的一貫式教學,特別是技術學校,都是由軍工廠中的老技專家進行手把手教出們技術骨干。正是這些技術專家,才在上世紀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后期,一批專業技術人才把各類大中微型電機的制作技術帶到我國東南沿海的經濟開發區,進而帶動了電動玩具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有誰能想到,這么多的技術人才是從這簡陋的校舍和廠房中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
有人說,曾經輝煌的青峰八八零軍工廠,現如今為何衰敗不堪?我認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上世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深圳特區建設,把全國優勢的產業匯集沿海,各種創新產品的不斷生成,對電機改進創新的要求也提高了。再加上他們匯聚起堆時大大地減少了運輸成本和創新對接的成本,因此也使得內地這此產品因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因此在歷史發展中被淘汰也是必然。
待續!2018.3.17于合肥金經源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