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微信“靜思修國學園”
一
說起六道輪回,什么是六道輪回?它真的存在嗎?它究竟是什么情況?今天說說這個話題。第一個問題,什么是六道輪回。六道指的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簡單來說就是根據法身能量的高低,形成的六種能量層級。每個層級因能量高低不同,故每個層級顯現為不同的世界,其波段的頻率與寬度也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明。假如我們都是學生,六道相當于按分數段劃分成的六個班,如90分以上的進一班,70到90的進二班,以此類推,六班的分最低。分數就是法身能量的高低,不同的分數進入不同的班,不同的班就有不同的氣象。
六種能量層級里,每一種層級,還可劃分成若干不同的小層級。比如天道,再分三道: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又分六重天等等。佛經《入楞伽經》中已說過,六道輪回只是為了讓世人弄明白這個道理,而根據世人的認識采取的一種形象比喻,并非是佛法的真義。
本質上概括起來,就是眾生在每個輪回結束后,都會根據法身能量(福報)的高低,在不同的能量層級之間發生能量躍遷,到新的層級上后,展開新的輪回,這個輪回階段結束后,再重新發生躍遷。跟電子躍遷是一個道理。至于六道還是三十六道,就是一個說法的方便,無關緊要。
層次上,越往上無明程度越低,福報越高;越往下無明程度越重,福報越低。如果福報高,就像電子吸收能量,躍遷到更高的軌道上運行;福報低,則像電子釋放了能量,維持不住在本軌道上的運行,就會被迫提早躍遷到低軌道上運行,即提前結束本輪的輪回,提前進入低能量層級。
故惡業做多了,福報不但沒積累,還要去擋災,故加速了福報的消耗,就不會壽終正寢。福報高了,因為化身是依靠福報的能量顯現,故身體就會健康長壽,所以長壽之人幾乎都是心情開朗,樂天知命的人。到本輪回結束之時,可能就是睡著覺就去了,也可能打個盹就去了,臨終不會受到病痛折磨,這就是福報高低在臨終之時的顯象。
第二個問題,輪回中的生命表現。輪回中一切都是輪回的。輪回即周而復始之意,意味著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周期的,像春夏秋冬、呼吸、生長老死等。有周期意味著具有四個階段和兩個端點。兩端點是轉化點,用世人的說法就是出生與死亡,也像呼吸中吸氣與呼氣時的兩個轉換點,四季中的冬夏至。四個階段即成長,旺盛,減弱,衰老。總起來就是:出生、成長、旺盛、減弱、衰老、死亡六個階段。這就是人的一生,但這樣對嗎?其實不對,還有一個從死亡到出生的階段,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圓,即完整的一個輪回。這個階段叫做中陰身,放到后面去講。
第三個問題,宇宙和“我”的本質。世人執著于以身體為我,故眼光全局限在了這一個角度上,形成了關于生死的錯誤認識。實質的生命本源不滅,顯現出的無數輪回的化身象都是外象。就像今天穿一件紅色衣服,明天換一件藍色衣服,衣服的轉換只是外象,其本質還是這個人。
生命的本質是法身,在形成報身之后,法身便以阿賴耶識形式存在著。故前面說阿賴耶識形成這個世界的投影,依靠的是法身能量。前面也說過,阿賴耶識是脫離時空而存在的,輪回以時空為背景,故阿賴耶識是在輪回之外的,故說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佛家一旦用這個詞,都是形容法身的,其實阿賴耶識就是法身。就像晴天的太陽,和多云天的太陽,只是現象不同,太陽都還是太陽。
正因為阿賴耶識不滅,人才有回歸法身成佛的可能。什么時候才能回歸法身呢?把末那識除掉就可以了。除掉了末那識,也就再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沒有“我”了,就像制造烏云的源頭沒了,天空自然是澄明的,也就是恢復了法身。也正因為回歸法身即脫離輪回是確定的(這個只能靠證悟得知,無法提供讓世人眼見為實的證據,其實這種例子在世間也很多,只是人們無明深重不相信而已),所以末那識是可消除的。
正因為可消除,故其不能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也就是末那識不恒定,能量可大可小,是可變的,故每個人理解問題的能力,執著程度等都有差別。可見末那識不是法身,而是輪回中的產物,也是一種假象。假象都是阿賴耶識造出來的投影,故阿賴耶識才是本源,也算再次證明阿賴耶識就是法身。
當時在生命伊始,就是“我”誕生的那一瞬間,實質就是末那識的誕生。從此有了“我”與外界的認識上的分別,打破了絕對平衡,那一瞬間,法身已經不能稱為法身,應該稱為阿賴耶識了。這個說法以及下篇的一些內容,估計會很有爭議,因為從古至今還沒查閱到有此觀點的記載存世,故大家還需仔細思考這些內容是否正確。不過這么一來,所有關節都就打通了,解釋任何現象都非常直接清楚和簡單通順,符合我對正見的要求,故我會暫時使用這個觀點。
本人無門無派,故要從門派的眼光與角度來討論就不必了。正因為沒有門派,才能不受局限地融會貫通。但如果帶著誠心與我解釋不了的觀點來討論,我將非常歡迎。因為或許您的一個觀點,可以動搖本號所寫內容的基礎,那就果斷棄之,以免誤導眾人,反正都是玩,我也不損失什么。我要做的,是檢驗并圓滿這個理論,發愿尋找一條能真正利益眾生,解脫輪回之路。
二
法身以整個法身為“我”,但從末那識誕生起,末那識因為具有恒審思量的功能,即具有了自我意識,故末那識代替了“我”,而不再是以法身為我。這等于是末那識的誕生分化了真空零點能,分成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共同分享這個能量。
所以最初的末那識與阿賴耶識能量巨大,從而推動了生命進程一瞬間展開,故現代科學使用了宇宙大爆炸這個詞語,宇宙是你整個的世界的投影,故宇宙大爆炸的本質就是你生命的開始。宇宙存在了多久,你就已經存在了多久。
根據現代量子理論的說法,宇宙大爆炸是由一個點上發生的,這個點叫做奇點,其能量來自于真空零點能,這一個奇點的能量足以幻現出整個宇宙。其實一個法身即是真空中一個奇點,這個作為背景的真空,即是佛家說的空。故佛家稱空也叫作佛母,是產生佛的,佛經講空中妙有,這個妙有即為法身。每個佛即法身都是真空中的一點,故佛經說佛有無量數。英國科學家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時,也提出了有無數宇宙的觀點,可作一證。
宇宙是什么?這個詞語出自于《莊子》。上下四方為宇,即空間的概念;古往今來為宙,即時間的概念。宇宙的本質就是時空,輪回以時空為背景,即是以宇宙為背景。
法身本來是擁有整個零點能的,故其可以“為所欲為”,是佛的能力的體現,即此時的法身能量(福報)是滿格的。末那識的誕生分化了這個能量,故福報等于降低了,并且在生命的誕生階段,是以爆炸的速度迅速降低,與之相反的末那識的無明分別念則瞬間暴增,故形成了大量的種子,進入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才能以豐富的形象次第展現出原始的宇宙。
也正因為那時分別念比現在要少得多,福報相對很高,故我們的生命形式是以原始宇宙中的某種高級形式存在,智能程度也會非常高。直至后來阿賴耶識里的記憶種子,在末那識的恒審思量之下,通過信息編輯出現新的種子,這個新種子被阿賴耶識顯現成像,世界就多了一種新的現象。即是說分別念越來越多,世界也就越來越復雜,但福報越來越低,其智能程度也就慢慢降低下來。
故根據這個理論,自然而言可以推出生命從創始到目前這個階段,在本質上,一直是無明越來越重,福報越來越低的。這個從世界由古至今越來越復雜,人類面臨越來越多的難題就可以看出。瑪雅文明記載的人類五次文明,生命的智慧即是逐次降低的。再一個西方歷經三十多年完成的科考巨著《地球編年史》,也能說明生命層級是逐級降低的。不過這些都是生命進程中的片段,所謂正見,必須要貫穿整個生命歷程。
現代物理學證明宇宙還在膨脹,其實質也是說無明分別念還在繼續加大,這個陰盛陽衰的過程還沒有結束。這應該是輪回中最大的一個周期了,因為宇宙是輪回中的產物,故宇宙也是有周期的,等膨脹到極點,就會物極必反,開始回歸。那時對生命來講,即是受夠了苦惱,決心要回歸正途,去除各類妄念,積累法身能量準備回歸佛的境界。
是故我們生命目前的進程,是一直降低到了人這一能量層級。這一層級的分別念已經非常之多,故這個世界已經細致到讓人驚訝的程度,“我”的投影就形成這個身體,即化身。雖然如此,我們身體組成也是很精妙的,其中大部分是自動完成,不受控制的。如細胞新陳代謝,內環境物質交換,神經的傳導,心臟的跳動等等。
如果你了解一下神經的傳導,你就知道人體有多精妙,里面蘊含多少智慧、精準、速度、協調等,這個即可說明我們身體的內在能量相當高。加上這些活動都是自動完成,即不受思想意識控制,說明是我們生命中本源的能量在起作用,而不是思想意識在起作用,即是法身能量在維持著身體的顯現,也只有法身里面蘊含的能量、智慧才能維持如此精妙的生命系統。
生命進程的速度取決于每個法身無明速度的增長,增長越快,法身能量越低,顯現出的形式上就會越來越簡單和愚鈍。就本次輪回來說,有的以人的形式顯現,有的以動物的形式顯現,還有的以植物、螞蟻,甚至細菌的形式顯現,智能和復雜程度都就有了區別。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法身好像是一個纖塵不染的發光體,無明則為灰塵。有一分的灰塵落到法身上,法身就不再是完全光明的法身了,而是承托灰塵的法身,即能承托記憶種子的阿賴耶識。有了灰塵落到上面,對應就遮擋了發光體的光芒,于是投射出一個影子,這個灰塵即為無明,而這個影子就是阿賴耶識的投影,即是世界的象。故有什么樣的無明,就有什么樣的世界。
無明越積越多,法身的光芒透出的越來越少,世界的象也就越來越黑暗與混亂,人的能力也就越來越低,看不清的事物越來越多。等無明繼續加厚,最后完全包住了這個發光體,一絲光也透不出來。能透出一絲光,可能還能顯現成細菌一樣的化身,一絲光都沒了,生命也就徹底終結了。因為再沒有能量能去除無明,這個發光體變成泥球,也就不能再發光了,不能發光,也就沒有投影,沒有投影也就沒有了世界,故說那是徹底的生命終結,也叫作萬劫不復。
故生命進程的方向只有兩個,即積累福報回歸法身與遵循無明到生命徹底終結。一個方向是去掉積累的灰塵,讓法身重現光明,恢復到以前的樣子;一個方向是繼續造作惡業,直到把自己徹底作死。字數湊夠了,今天先到此為止吧。
三
目前的生命進程還處于一種無明增長,福報衰弱的時期。生命進化到人這一能量層級,法身的光芒已經衰弱了很多,故人類天生就是無明深重的,這點從歷史上的亂世不斷就可以看出。
同一層級按照時間的先后,分別念漸次增多,世界也會越來越復雜。古代在時間上往前,故整體來看,古代的世界相對現在要簡單。同時古人的智慧程度也會較現在人高,所以向古人學習一些東西很正常,尤其是思想上的。
曾有一個說法,說中國發明了火藥,用來放煙火,西方人則制成了武器,說明西方人聰明。那叫做聰明嗎?你覺得對于人類來說,遍地殺器好還是放放煙火好?
中國發明司南,人家拿來航海到處搞侵略,我們用來看風水。還是從人類角度看,到處搞侵略好還是幫助人調理出一個宜人宜居的環境好?一些人看不起風水,是因為他不懂真正的風水,他看不起的是一個被人抹臟了的概念。
古代為什么重農抑商,古代人想不到商的好處嗎?商人逐利為天性,是最容易把欲望放出籠子的行業,進而會毀掉整個社會風氣,看看現在即可明白。人們吃的用的在逐利的風氣下,還能安全嗎?故商存在是必然的,但缺乏大道的智慧規范,必然對社會產生危害。故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講,古人較現代人要智慧。
六道輪回的核心在于本質問題,故關于本質的第三個問題,講得多一些。
第四個問題,業力。所謂業力,就是從個人創始以來,無量輪回里做的所有事,對后一階段產生的影響力,也稱為業風。
制造業力就叫做造業,造業來自于三個方面,行為、話語、心念,即佛家講的身語意。其中行為和話語是由心念控制,故心念即為造業的根源。
一起心動念,這個信念就被末那識做成記憶種子,儲存進阿賴耶識,根據這些種子的成熟情況,阿賴耶識會依次投影到你的世界中。因為這些種子的信息,是你自己制造,故投影到你世界中的種子,必然是和你有聯系的,這就叫做緣。
而種子的成熟情況與這些種子的生存環境有關,這個生存環境即是業力。善因適宜在善業里成長,成熟之后即為善果,這個果對于你就是善緣,從生活角度講就是好運。反之,惡因在惡業的環境里結出惡果,放到生活中就出現了惡緣,從而遇上惡運。
那什么是善惡?有助于法神能量成長的即為善,即積累福報。消弱法身能量的即為惡,即積累惡報。上面說過,心念是造業的根本,故就看心是屬于智慧系的還是無明系的。智慧來自依正見修正自心,除此之外皆為盲目,盲目的狀態下,絕大多數產生的是無明。
另外,業力還能生成習氣,即習慣。一個人總愛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時間一長,就形成了慣性,遇事不經思考就會優先采用這個角度。一旦形成了習慣,等于是放大了某角度,同時弱化了其他角度,于是人再想去改變就會變得非常困難。故要想做出改變就得改變阻礙的習氣。
第五個問題,中陰身。中陰身為從化身死亡到再次擁有化身的階段,這個階段除了佛家講得比較多之外,其他學術里論述不多見,多流于一些民間口耳相傳,我想主要是因為難于驗證的原因吧。
無神論者在此犯了很粗淺的錯誤。一是把化身當作自己,化身死亡,就認為人不存在了。今天有云,明天沒云,云就死了再也不會出現了?世界中呈現的一切依靠的是緣聚緣散,緣可以簡單理解為條件,條件具備,事物就呈現出來,條件不具備了,現象也就消失了。化身也是緣的一部分,緣聚則有,緣散則無。
二是把神與鬼混為一談。共同點雖然都是人不可感知的,但兩者有本質的區別。神是比人更高的能量層次,處于人不能感知的波段上顯現。鬼則是中轉站,是暫時的不顯現,就像呼吸中間換氣的那個點,是一個短暫的停頓。
輪回中的一切都是具有周期的,就像潮起潮落。受潮汐力的影響,開始漲潮就出現了漲潮的象,類似于人出生。前期作用力大,潮漲的快,類似于人從小孩逐漸開始成長。當力不能維持,潮漲的就慢下來,類似于人的衰老。力盡則潮落,漲潮的現象就不存在了,類似于人的死亡。
這個比喻中,業力類似于潮汐力。本世這一波業力涌起,即為出生,這一波業力完全消退,即為死亡。世界萬象是依靠緣起緣滅顯現,而緣起緣滅是由業力所控制,故不同的業力會有不同的緣的顯現,不同的緣就組合出不同的世界。
業力因末那識而起,輪回是伴隨末那識的產生而產生,伴隨末那識的消亡而消亡,故業力具有輪回的屬性。業力就像呼吸一樣,一輪一輪地起落,就帶來人一世一世的顯現。
在一波剛退下去,新的一波還未生起的這一個階段,即為中陰身,民間稱之為鬼,也即是生命能量準備躍遷的階段。躍遷到新的能量層級,就會在這個能量層級開始顯現,即在新的世界里出生。
四
中陰身的時間是取決于新的業力生成的時間,這個和業力的強弱有關。如果此人很執著,生前對某件事或一些事執著心特別強烈,對應著種到阿賴耶識里的種子信息執念就特別強,導致本輪業力消除不盡,無法生起下一輪的輪回而重生,這種情況中陰身的時間就比較長了。就像一個人沉浸在噩夢里不能醒來一樣,縛地靈即屬于此類。故他們的時間和年沒有關系,年是人世間的時間概念。
中陰身是個怎么樣的存在呢?首先身體死亡,六根就斷掉了,因為六根有身體的基礎。故中陰身是個只剩下后兩識的產物,因為這兩識高于業力存在,等新的業力產生,即在新的輪回開始時,新的業力聚合緣就會生成新的感官。
只剩下兩識是個什么情況?就像人在夢里一般,人睡覺的時候不就是六根不起作用嗎?故此時末那識只能執取到阿賴耶識里種子的信息,再也接收不到來自六根的信息,故如同活在記憶里和夢里,那也是一個世界。這也是世界各國研究瀕死實驗時,每個人感到的情況不一致的原因,因為每個人的種子信息是個人獨一無二的。
但因為阿賴耶識種子里包含著原來六根的記憶,故中陰身依然好像有一些視覺等感覺存在,就像人在夢里好像能看見一樣。其實這只是感覺的記憶,并非是外界信息引起的感覺。
那中陰身會干擾到活著的人嗎?特定情況下會,這在生活中完全可以得到驗證。人生一場大夢,睡覺一場小夢,區別是醒著比睡覺多了六根而已,無論是世界和夢里都是信息組成的幻像,依靠業力牽動緣的聚散成像。
如果兩個人在無量輪回里曾經在一起過,那么這兩個人當時種下的種子信息里,就有了共同的記憶。這些種子在各自的生命里發展成熟之后,就會投影到各自的世界里形成緣分。一方成熟而另一方未成熟,好像一方已經醒來,另一方還在睡一樣。如喜歡一個人,無量輪回里曾經種下過與此人相處很快樂的種子,當緣現前,人就會說不出為什么,不由自主的喜歡上這個人。而這個人的包含共同記憶的種子還未成熟,就“不認識”這個人,從而對此人沒感覺。如果她的有同樣記憶的種子也成熟了,她也會對這人很有好感。
中陰身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的種子與一個中陰身正在執著的種子一起成熟,即大家因為共同的記憶而形成很近的緣,人和中陰身就會出現在同一個場景。這個情況基本是在夢里發生,因為人只有在睡覺的時候,短暫的放棄六根,末那識執取到的阿賴耶識的種子信息才會特別強烈,才能與中陰身的狀態下業力相當,才能顯現出同一個場景。這就是托夢的由來,現實中經驗證的確存在,并且依據夢里的信息去做事,都會應驗。
在中陰身狀態下,由于沒有六根信息的干擾,阿賴耶識的種子的信息就會格外明顯。他們的世界就純粹由阿賴耶識來顯像,阿賴耶識里藏著很多起心動念時留下的痕跡種子,雖然人活著時,因為現實的約束,這些念頭一閃而過,自己都沒當回事,但這些念頭卻形成了種子,已經種進了阿賴耶識。
比如當時恨一個人,說千刀萬剮也不解恨,現實中有約束實現不了,但這個種子在中陰身階段就沒有了現實約束,就會完全顯像。末那識執取到這個信息,也會感到害怕,就像人在夢里也會害怕一樣,于是注意力就會放到這個種子上,執著于這個種子,不自覺的根據這個種子狂造分別念,等于把這一個種子的信息復制了許多,并且改造放大了,那么這個世界的景象就是到處血淋淋,充滿怪誕完全不同于人世間。
有類似這種記憶種子的中陰身都有幾率顯現這種世界,尤其經常發此心念的人與執著于這種心念的人,幾乎無可避免。這里面的人具有相似的心念,也就具有了相近業力,這叫做共業,共業之下的中陰身叫做有緣,所以他們的世界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總的世界。這個總的世界對應的是一個能量層級,這個能量層級就叫做地獄道。
儲藏著不一樣的惡念的種子信息,就有不一樣的地獄,故地獄有各種各樣的,當時一個用火造惡業的念頭,地獄景象就是火等等。故佛家講,這時遇到什么也不要害怕,都是幻覺。確實如此,但人在做噩夢時,何嘗不害怕呢?這是因為平時沒有修行定力,阿賴耶識里沒有定力這方面的種子信息,故人根本不能控制自己做到不害怕。
同理,貪心之人貪念重,阿賴耶識里滿是這樣的種子,到中陰身階段,因為沒有了現實條件可以滿足貪欲,故始終處于渴求狀態。具有同類種子信息的顯現很相似,故此類的中陰身形成一個總的世界,此為餓鬼道。
嗔心重,愛競爭,嫉妒心重的中陰則會進入阿修羅道,整日競爭。
還有一類中陰,由于生前為了活著而活著,沒有那么多貪欲、嗔心和惡念,屬于缺乏智慧的愚癡,故他們不會進這三道。新的業力成熟后,福報又不足以顯現出智能復雜的人的樣子,故只能顯示成較為低級的行式,即為畜生道。
五
最近一段時間,事情比較多,無法靜下心來寫點東西,對于關注本號的朋友們,深深表示歉意。
關于前面說的六道輪回,其實還有最后一個環節沒有扣起來,那就是從中陰到重生這個環節,這個環節解釋完畢,一個輪回的完整階段也就形成了。
從中陰到重生,我們俗話叫做投胎。佛經記述投胎是受業力牽引,這一根本點,沒有問題。但用業力牽引如何解釋投胎問題,則語焉不詳。至于有說看到光亮而投胎的,有說看見男女行淫動心而投胎的,有點牽強附會,難以讓人信服。
實際投胎就是一個業力吸引的問題。就像孩子想吃蘋果,你拿出一個蘋果來,孩子自己就跑來搶蘋果,就這么簡單。但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業力相吸是有條件的,越相似的業力,越有緣,越容易相互吸引,這也叫做同氣相求。
從男女生孩子開始說。這個行為從本質上講,是兩股業力信息混合形成新的信息,即新的業力。這股新的業力會與某個中陰身的業力最接近,同業相吸,這個中陰業力就會找到這股新的業力,并相互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整體,即完成投胎,也就成為某個中陰身新的輪回的緣起。
這個融合過程,是一個信息融合的過程,也是一個能量吞并的過程。男女雙方所造的新的信息,只是一個簡單能量體,里面只有雙方的一些信息,包括六根的信息,故這個能量體以后會生出六根,這些叫做遺傳信息。但之所以說它簡單,是因為這個能量體中并沒有阿賴耶識與末那識。就像人造出一輛汽車,汽車可以帶有信息和氣場,但不具有思考和記憶能力一樣。中陰身與之融合后,等于是在這個能量體中嵌入了這兩識,從而“霸占(吞并或控制)”了這個能量體,從此這個能量體便屬于此中陰所有,是中陰能量的一部分了,一個八識俱全的“人”就生成了,于是開始新一輪的輪回。
至于其他物種,或卵生,或胎生,或濕生,其理大同小異。都是在緣聚合形成必備條件后,吸引中陰身來投,就像花開吸引蜜蜂一樣。化生則是相對中陰階段來說的,像是中陰階段的一個夢,并不是真正的輪回。人再從胎到出生就不必說了,這屬于人類的顯學,都知道。
這里再說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人為什么記不住從胎到出生,甚至三四歲之前的事情?人沒有前期記憶,其實就像人從深夢里醒來記不住夢是一個道理。講明白夢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
人能記住的夢,都是在淺度睡眠狀態下做的夢。因為人犯困正是法身自我修復機制作用力強的時候,強迫你睡覺來恢復一下法身能量,故此時末那識執取六根傳進來的信息的能力減弱(因為外界的信息是新鮮的,信息活躍度高而強烈,末那識會優先執取六根帶來的信息),因為外來信息的減弱,阿賴耶識里的近期種子就相對活躍,于是末那識轉而執取這些種子。有點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意思。
這些都是過去的一些記憶,末那識再執取另一些阿賴耶識的種子作為參照比對,進而形成判斷,即造出一顆新的種子。這個種子的信息因不含有六根的信息,就與外界信息有了一定的不相符,給人的印象就是荒誕不合常規,人們稱之為夢。
淺度睡眠下,六根帶來的信息沒有完全被屏蔽,故此時一有動靜,耳朵立馬把這個信息傳進來,外界信息進來后,引起末那識的注意,末那識立馬開始處理這個信息,這個過程就是人聽到動靜立馬就醒了。這個情況下,末那識還能執取到外界信息,只不過是信息弱化了,不大能執取到而已,這種狀態就叫做淺度睡眠。嚴格來說,有一定的清醒度,故此時的夢會被人記住。
但深度睡眠下,六根信息完全被屏蔽,末那識只能執取阿賴耶識里過往的種子。這樣的夢本質上反應了你的業力,因為緣是由業力控制,故這種夢對于以后的事情有一定的預示作用。前面澄篇中,也說了阿賴耶識包含著未來的因素,這就是解夢的根據。
當人從深夢里醒來,這個過程比較快,六根的信息一瞬間涌進來,末那識有恒審思量的功能,故信息的沖擊就會使末那識有一個反應的過程,就俗話說的回過神來,然后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外界的信息上。在這個過程中,末那識無法有效的形成明確的種子,就像人掃一眼無法記住準確的文字信息一樣,這就造成一個“短暫失憶”。之后由于末那識已經完全被六根帶來的新鮮強烈的信息牽絆住,不再執取和處理剛才夢里的阿賴耶識種子,于是人通過這個過程之后就記不住這個夢了。
睡覺一小夢,人生一大夢,人很難記住出生到三四歲時的事情與此理大同小異,只不過是程度上的差別。一個細胞以九個多月的時間成長為一個完人,出生后各種外界刺激琳瑯滿目,六根忙于接收這些信息,就是我們所說的訓練嬰兒各種能力的階段,導致這段時間內的信息沖擊遠遠大于人從夢里醒來的沖擊。故佛經記述這個狀態,叫做心神“昏迷”。
直至到三四歲時,人完全熟悉適應了這些外界信息沖擊,末那識才算完全回過神來,開始正常制造出信息度比較清晰穩定的種子,就有了長期記憶了。
我們看看現在現代醫學關于這方面的最前沿研究。美國一項研究認為,人在嬰幼兒時期大腦發育迅速,腦部掌管記憶的海馬體迅速產生大量的新的神經元細胞,這些細胞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舊的神經元回路還沒有穩固,就被新的神經元回路代替,造成前期記憶的喪失。這些神經元回路相當于阿賴耶識的種子,這個觀念與我們講的原理也是大同小異。
至此,一個完整的輪回階段也就說完了,其實關于整個生命進程及原理的東西,主要是佛學的內容,差不多也就這些。無論看沒看明白,只要把握一個核心:積累福報,就是人們說的福氣,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一切個人問題迎刃而解。所以以后有時間再總結一下這個福報問題,這樣可以更明確地知道怎么做可以積累福氣。
六
前篇說到畜生道。從畜生道往上,福報再高一些,就是人道。因畜生界的福報水平比人道的略低,故這兩個世界的顯現是大部分重疊在一起的。
首先要認識一點,維持一個形象的顯現,是需要能量支撐的。否則人體的新陳代謝等復雜的生命活動如何維持?身體活動、大腦思考是不是都要消耗能量?研究過生命體的人就知道生命體的精妙,這些不是僅靠吃幾口饅頭飯菜就能維持的。
其實吃飯只是很小程度的能量補給,生命不是僅僅依靠吃飯就能維持,否則為何節制飲食反而長壽呢。如果吃飯能維持生命顯現的話,使勁吃飯就行了,人又怎么能死呢?可見飲食不是維持生命顯現的根本。
其實本質上,飲食的習慣只是人類在無明心的指導下,形成的一種執著的習氣。因為無明心里有貪心,得到就踏實等習氣在內,顯現在行為上,就是必須要吃飯,人吃不上飯就會發慌等表現。
不信可以做個試驗。如果你能保持心理平靜(雜念很少)并且不妄動的話(妄動指的是無意義的劇烈的活動,不妄動指的是你該干什么干什么,順應身體自己的節奏,不快不慢的心里平靜的做事),完全可以保持在至少三四天左右的時間內,不進食(僅喝點水)也不會感覺餓,并且身體完全沒有異樣,甚至感覺很清爽。道家的辟谷就是認識到了這點。
按人的知識,那時該消化的已經消化完了,沒有新的能量補給,怎么維持生命?有人會說人能轉化成脂肪儲備能量,那胖人的壽命會比瘦人長嗎?要是吃得好管用的話,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富貴病?為什么人的心態對身體的影響遠比飲食要大?心態直接決定著法身能量的強弱,無明心一起,法身能量就弱,這也是心態不好的人容易長病的原因。于是人有了必須要吃飯這個概念的限制,你就必須要吃飯,人的能力就是這么被限制下來的。
因為有了一個概念限制,這個限制的信息就會被種到阿賴耶識里。末那識在處理問題時,一定同時執取阿賴耶識里的種子信息進行參照比對,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依靠經驗。你想你的種子信息里全帶有這種限制,你的思想和行為怎么能夠突破這種限制?遇到吃不上飯的情況下,本能的就會恐慌,這就叫做潛意識。一恐慌則無明心盛起,就會迅速降低法身能量,從而人體就出現問題,這才是人不吃飯身體就不行的根本道理。所以觀念很重要,你的能力即被囚禁于此。要破除類似這種早已積重難返的習氣和觀念,提升人的潛能,只能靠智慧、信心和勇氣三把利器。
話說回來,人的顯現的維持,主要依靠法身能量,法身能量(福報)的強弱能夠支撐不同的化身功能的顯現。故從人道往上的天人道,妄想分別執著等雜念就越少,智慧空明的法身能量就越強。其實這一層級相對于人來說就算做是神了,因為他們的福報支撐了比人更高級的功能和化身,就像人比動物功能復雜高級一樣,同時也就會具有超出人類的能力,人類見了就稱之為神通。
天人界又分為幾個等級,主要是按照毎上一層,就看破斷除一種難以破除的習氣劃分。因為福報高一級,對應著智慧高一級,智慧高一級就能看清看破多一些的無明習氣,既然看清看破了,也就放下了,不再執著了,故說是徹底斷除。反之,毎斷除一種無明習氣,福報也會相應提高一個等級,這就是積累福報的根本方法。
人說多幫助別人,救濟貧弱行善積德是積累福報。其實這種行為在本質上是一種布施,通過把自己的東西拿出去幫助別人,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破除自己執著于物的心態,即破除一種無明心,福報自然會高,加上受幫之人給予的善意加持,福報又提高一些。
一個很看重(執著)自己的錢財的人,怎么可能去布施?故不能積累福報,相反每天還不斷消耗福報,等福報消耗到不能維持錢財的時候,陽衰陰盛,惡緣就出現了,那時大把的錢還沒來得及花,可能就無福消受了。
故一個智慧的人要懂得去布施,把福報顯現出來的錢財通過布施,再轉化為福報,這就是控制福報的一個方法。人們說破財免災,為什么?布施出去錢財轉換為福報,前面多次說過,福報的一個很有用的功能就是擋災,阻擋惡緣的出現。
因為單純講六道輪回,解釋不到原理的層面,諸位可能也難以深入理解,故借此機緣,把雜七雜八的一些原理順便說清楚。
那人能不能控制自己選擇性的進入輪回?完全可以。人的最大價值就在于擁有選擇權,你完全可以選擇自己的路,理論上百無禁忌,甚至你可以選擇超脫輪回。但現實因為無明觀念的束縛,自己把自己限制的無法做到自由自在,于是本來是一種很主動的人生,硬是過成了很被動的人生,實在可悲可嘆。
平時不起惡念,就不會墮入地獄道;不起貪念就不會墮入餓鬼道;不起嗔念就不會墮入阿修羅道;平時通過學習體悟一些智慧,少些愚癡,就不會墮入畜生道。現在人都在種自己下一輪回的種子,種什么樣的種子收什么樣的莊稼。哪怕是少起這些念頭,最起碼降低進入這些低級能量層次的概率。
佛家為什么說人身難得,易經也強調人是最大的?就是強調人擁有的主動選擇權非常難得。天人道眾生因為福報深厚,故可享用的資源極為豐富。但同時也容易讓他們沉迷于享樂里,不思進取,故會因大量消耗福報,導致從天人道再次墮入其它道。這點看看人間界的“天人”表現就知道,即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等,出生在物質豐富的家庭里的人。
畜生道因為愚癡,智慧光芒照射不進他的內心,大多數還是愚癡下去。阿修羅道、餓鬼道和地獄道的眾生,多數陷入在自己迷亂的狀態里,根本無暇去考慮人的生命進程問題。
唯有人間界介于平衡之間,有苦有樂。苦能激發對人生的思考,進而去自主選擇一條出路。也可以有閑暇用來學習、思考和修行,實在難得。
今生看不透此點,那才是真正的浪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