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期近,月影清

在上海,最受歡迎的季節莫過于春秋兩季,偏偏這兩季的時間又極短,春天差不多從三月底到四月末或五月初,五月中旬以后,天漸漸熱了。秋天也是,從九月底到十一月初,都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

現在是九月中下,天氣早晚涼爽,但白天的日頭依舊有些熱,在太陽下站一會兒,還是火辣辣的。想來還要過個十來天才能享受到涼秋。不過“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日子不遠了,心里還是很開心的。

說起秋天,最期待的恐怕是中秋佳節了,劉禹錫詩云:“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這如水月色,清盡暑熱,天空澄凈,景色清麗。月色如此皎潔,連漫天繁星都失了光彩,金風玉露在月色下透發耀人的光芒。多么美麗的月色,多么迷人的夜色!在這璀璨的夜色里與家人團聚或邀三五好友,飲幾盞清酒或品幾碟美食,豈不快哉!倒如李清照詩中講的那樣: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是呢,中秋的桂花開了,一樹桂花,十里香風。讓人心曠神怡。

說起桂花,古人都喜歡吟詠,想來一是秋天里,花本就不多,二是桂花算得上品貌俱佳?!鞍档p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崩钋逭盏脑娋?,將桂花的形態品性都寫了出來,十分美麗?!翱丈綄す饦?,折香思故人?!惫湃藢傆刑厥馇楦?,以花寄相思,無論是春天的桃花杏花梨花,還是秋天的桂花荷花,不過,對著美麗香溢的花思念遠方的人,倒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中秋過后是重陽。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天氣已經十分涼了,要多添衣。重陽也是團聚的節日,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到“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國有些地方在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十分想念故鄉的兄弟,想著他們登高卻少了自己一人,非常惋惜。

“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秋瑾的《九日感賦》異曲同工,同樣充滿著思念之情,秋瑾遠嫁他鄉,在重陽節,剛剛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給妹妹寫起詩來??梢娂压潱屓藞F圓,也讓不能團圓的人更加思念對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希望所有的人在秋天,在中秋節,在重陽節,在每一個月圓的日子里,當明月升起的時候,能夠和親人在一起,欣賞月色美景,即使暫時分來,也要彼此掛念。

秋天是涼爽的季節,更是團圓的季節。希望秋能來的早一些,走的晚一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