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風終于停了,窗外的落葉早已鋪滿了整個路面。偶爾還可看見空中搖曳著的片片微紅,他們就像得了命令的士兵,無所顧忌,千姿百態,一門心思的想著追隨;又如掙脫了束縛的風箏,飄飄灑灑,自由自在,漫無邊際的尋找角落。一葉落下便知天下秋,秋天終于到了。
秋意微涼,這讓早晨街道上的行人少了很多。但晨練者似乎更加愜意這一絲絲的清涼。路旁的花草像是沒有睡醒的樣子,被雨水打濕的葉子沉沉的垂下,一路小跑生怕驚擾了他們。沁人心脾的空氣,淡淡甜甜的草香,忽明忽暗的燈光,悠悠然然的景致,絲毫沒有回避晨練者的身影,跟隨著,跟隨著,不是因為一片葉落,而是因為那對秋的萬千執著。
天漸漸亮起來,才發現原來軟軟的地面早已是滿滿的深紅淺黃。擁有是一種幸福,來得悄無聲息,毫不需要炫耀。離別是一首樂曲,憂傷發自肺腑,從不容許回味。經歷便是財富,如一杯濃茶,煮就的是生命,品味的是生活。有一天孩子終會長大,明白事理,離開父母愛的禁錮,為著自己心中的理想遠行。背起行囊,便在一葉知秋時。抬頭望見樹木,低頭看到花草,一地的落葉讓你明白了時光的流逝,此時你心如止水,內里卻翻江倒海。知秋不應有離愁,邁步向前心不憂。
秋天終于來了,風輕云淡,云卷云舒,悠悠揚揚。空氣里夾雜著草香,草香里隱約聽得到羊群走過時留下的串串鈴聲,還有那放羊人的吆喝聲,一下子把人不假思索的拉回到了童年趣事里。那寫滿歷史飽經風雨的將軍嶺、五臺山,郁郁蔥蔥的松柏見證了藥王濟世救人的美名;那滄海桑田巍然屹立的神德寺塔,塵土包裹的經書承載下古樸蒼桑的歷史年輪;那槍林彈雨歷經風霜的薛家寨,層林盡染的紅葉昭示著革命英烈的忠骨英魂。還有那亭臺樓閣、紅磚青瓦、甚至瓦背上長滿的密密青苔,好像剛剛被雨水沖刷過,出水芙蓉般清新高雅,芬芳純潔。讓人一眼望去是如此的通透和清澈,沒有絲毫的遮遮掩掩,你的心情也好了起來,變得豁然開朗,充滿了陽光和朝氣。
秋之香并非僅僅是果實的杰作,我更欣賞的是落葉之后的萬物空靈。草木舒展著筋骨,甩掉了一身疲憊,人們三三兩兩欣賞著秋景,品嘗著秋實,小孩子在軟綿綿的樹葉上面追逐嬉鬧,唱著歌,打著滾,為著喜愛之物互相爭搶,笑逐顏開,輕松活潑。一群老人聚在一起,拼著力氣唱著年輕時喜歡的歌曲,雖然曲調早已跑遠,聲音也不再悅耳,但老人們的激情不減,芳華依舊,讓駐足欣賞者很受鼓舞。周末的鄉村被裊裊炊煙籠罩,豐收的喜悅無法抵擋人們前行的步伐,一些步履匆匆的人們也加入到村民搶收的行列,在綠樹黃花秋實的映襯下這一抹志愿紅越發鮮艷,紅的像火,紅的熱烈,是旗幟,更是希望。眼看著不同民族的孩子一起生活學習已經兩個年頭,大家說著同樣的普通話,有時也相互學習一些方言,一起玩耍,一起就餐,一起學習,形影不離,親如一家。有時也為學會一支舞蹈而興奮,為代表學校參加一場比賽而自豪,他們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秋天的陽光格外燦爛,燦爛的恰到好處,使人心曠神怡,悠然自得。秋之香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如午后的第一杯花茶,又如迎風招展的旗子和孩童手中轉動的風車輪。一切是那么的清新自然,此時就連那一縷縷裊裊炊煙也會讓人如癡如醉,香氣四溢。
秋夜有著絲絲涼意,月色寧靜,月夜清朗。一個人漫步在河邊小道,彎彎曲曲,悠悠長長。月色籠罩下的河水是靜謐的,似乎聽不到潺潺水聲,兩旁的柳樹低垂著,沒有了白天飄飄灑灑的昂揚,此時更像是一位思想者,沉思著,眼神堅毅,洞察萬里。白天還能欣賞到的各色小花此時已沒有了蹤影,像是和路人捉迷藏,然而那淡淡的清香卻暴露出花兒的存在,順著花香走,既使燈光灰暗,也從未讓行人迷失了方向。小道的盡頭有許多低矮的石墩,專為需要休息的人們提供。我每晚從河邊走過,都能看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中年女子,顯然她傷的不輕。在她旁邊總是放著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和不知名的紅花綠草,我起初以為她是在向行人售賣,漸漸的熟悉了,才知道這些都是她從家里帶出來的,為的是給自己做個伴,也為行人休息時有個討論的話題。每次從這里經過,我都會不自覺的停下腳步,欣賞一下這些花草,即使一句話也不說,但你分明能感受到花草主人眼角的希望,還有洋溢在臉上的幸福。
秋天是我喜歡的季節,不僅僅是因為收獲了希望。于秋天你所看到是高雅潔凈,大雁南飛;聽到的是流水潺潺,白鷺高歌。呼吸著秋天的通透與明凈,于風于水沒有了形狀,于世間萬物沒有了顏色,沒有了喧囂嘈雜,一切歸于平靜自然。當雙眼輕輕睜開,舒緩開來,眼前豁然變得透亮,江山如畫梧桐秋,萬里清光何曾知。紅葉青苔怎不堪,秋涼秋意知趣時。
四季的交替是自然界不變的法則,每個季節都有它獨有的魅力。生命于季節變化中歷練成長,尋找屬于自己的季節和追求,如一簾月色洗去纖塵,一地秋色醉人心田,也如一抹花香了卻禪心,一縷炊煙平添秋意。
一葉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