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半開,一陣陣涼風吹入,屋外的窸窸窣窣聲,代表著夏天的到來。
雨聲來勢洶洶,在屋外的世界紛紛擾擾,很快,屋角傳到樓下,有了滴滴答答聲,而后,是雨水之間碰撞發出的叮鈴聲,最后,水流而下,從樓頂飛去敞篷,一陣陣水擊鐵皮聲接著響起。
而窗外的世界匯集,糾纏著、交織著,好像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都會遇見的那些人,那些事。
雨還在下,不情不愿的人,呆呆站在陽臺,仔細聽著外面的雨聲,仿佛那里有內心深處的聲音似的。
他想起了很多,那是兩年前的一個夜晚,同樣的雨夜,同樣對著雨簾發呆。不一樣的是,如今的他早已不是當年,用了兩年的時間,他完成了一個轉換,用對待高考和對待愛情的力量,化為對待更多的事情。
就像是這場突如其來的雨,原本單調的生活,開始需要被擴充,實現不易,雨似乎也讀懂了人心,用更加急促的緊切的聲響,釋放了人心的壓抑。
聽雨人是少年人,寫雨人是青年人。
從年少輕狂,寫到年富力強,最后年老力衰。
人生中會經歷多少場雨,誰能說得清楚?就像是你根本不會知道人生會有多少場不期而遇的見面一樣。
雨越下越大,如同一場欲罷不能的愛情。瘋狂的追求、交心的纏綿、決絕的離開,前前后后,只要用大雨一場就可以掩蓋所有。
再回頭,少年人已經慢慢長大,不再抱有當年瘋狂的念頭,卻也失去了當年的夢想。
青年聽雨,讓一切年輕的聒噪統統消彌,大道之行,兒女之情。
二十歲的天空,理想與愛情各占一邊。
兩年前,同樣是雨下一整晚,但當時我對于未來一無所知。因為看不清,所以干脆把假想作為現實,落一番白日夢想家的口實。
那時的夢,同樣顯得幼稚而不自知。后來的經歷,讓我不斷地刷新自己的認知,以更高的要求全方位提升自我。再有迷茫與不安,也得以從中找到了前進之力。
兩年后,我回到原地,排除了這兩年來的新鮮感和無力感,以一個完整的大學之心重新回來,面對整個青年時代。
再一次的選擇,會讓我一往無前,那決心沖破未來的層層枷鎖,將如同雨打地板一樣,擊落粉碎。
這樣,我就聽著雨下,在青年的世界里繼續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