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佩服很多人,其中就有高曉松,通才。我時常覺得這家伙基本上把我想過的日子都活了,人家房子買在加州,看看書,聽聽格萊美逛逛百老匯,估計現在都在奧斯卡喝上雞尾酒了。
? ? ? ? ?魚羊野史,編日體。想要從曉松這里知道很嚴謹詳細的歷史,怎么可能呢?那要得多少歷史學家。翻翻大英百科全書,A,光叫亞歷山大N世的皇帝就弄出人命了。但曉松就基本上把世界歷史都通下來。當然都是一些有意思的事,看的時候呢,曉松版編日體,一會兒民國一會兒三國,一會兒凱撒一會兒斯大林,一會兒講音樂一會兒奧斯卡,隨便翻翻一天都能過得很樂呵。
? ? ? ? ?我把這書買回來的時候就想著按照書上的時間,每天只看一章。后來發現還是算了,太復雜,簡簡單單每天早上提肛我都沒能堅持住,看到有意思的時候總不忍再多翻兩頁紙。生活在一線城市里追逐欲望,平常要是想要找到安靜讀書的心境也是不大有的。
所以我是多寶貝春節的時間,就控制著遠離電腦和網絡。每天就看球,看書,看電影,多好。
抄三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片段分享一下:
1. 快餐是怎樣出現的?麥當勞在1955年開了第一家加盟店,一直是世界快餐的第一名直到前段時間被賽百味超過。漢堡是德國人發明但在美國發揚光大,居然有一本專門寫嚴謹的德國人怎么通過十年的時間研制出漢堡。漢堡、熱狗、三明治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全用手拿著吃、美國人不太會用刀叉,歐洲人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切一塊兒吃了,然后再切一塊。而美國人吃飯是跟你一邊說著話,把所有東西全都切成好多小塊,把刀扔了,叉子交到右手開吃、德國人發明了漢堡和熱狗,意大利人發明了披薩,紛紛在美國發揚光大,因為全部用手拿著吃。這幾乎是全世界最不愛吃的名族,從小上學包里就揣著三明治當午飯。我常說,要是發明一種藥片管飽,保證80%美國人就直接吃藥片了。(回顧我看過的美劇,當場笑尿...)
2. 足球改變英國人。英超毫無疑問是最具商業價值、最有觀賞性、吸引全世界最多球星的優秀聯賽,也是英國人最重要的傳統賽事。英國人平時整天都謹慎。講禮貌,但是一到了星期日,只要有球賽,英國人全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客隊的車隊一來,所有人都開始朝著客隊的車按喇叭,然后客隊的車也回按,所以星期日一大清早就全被喇叭聲吵醒。大家喝著啤酒,穿著球衣,放聲歌唱。(這種氣氛時常出現在電視直播里,讓我每每羨慕不已。我很喜歡這種文化,高中我一好哥們是德國球隊球迷,還跟我講了很多有意思的事,什么俱樂部的球票都是世襲的,一個家族會世世代代地支持一支球隊。突然想起前幾年歐洲杯,波蘭跟俄羅斯踢,那真是最后球迷都干起來了,兩個國家的仇恨...)
3. 斯皮爾伯格,相信很多愛電影的人都認識這老爺子,拍了很多商業大片,猶太人。有一天突然想拍個非商業的名族意義的電影。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成立的時候老板全部都是猶太人,于是都說沒事支持你拍。于是就有了《辛德勒的名單》,最終卻不料還是拿走了奧斯卡大獎也賺了大錢。(看過這片的人我覺得都會喜歡上這老爺子,有的時候你很欽佩這種人超越了簡單的名族主義,納粹是壞人,但德國也有有良心的人。)
《辛德勒的名單》《教父》的配樂也都是拿了獎的,背后的人叫卡曼.科波拉。兒子叫弗朗西斯.科波拉,導演了《教父》。孫女叫索菲亞.科波拉,拍《迷失東京》拿獎,也捧紅斯嘉麗.約翰遜。這是典型的好萊塢大家族,當然看到這并不是最讓我吃驚的。他有個侄子,原名叫尼古拉斯.科波拉,這個有志青年不愿意讓人說自己頂著父輩的名頭,給自己改了一個名字叫尼古拉斯.凱奇(Cage什么意思?),最后成了影帝。聽到這個故事我就更喜歡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