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于2016-12-25
今天和友帶著小小淕去鄉(xiāng)間玩耍。那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鄉(xiāng)間。從擴寬的田間小道一直向前,離自家的老屋越來越遠。驀地回頭,發(fā)現(xiàn)院子還是曾經(jīng)的院子,房子都是曾經(jīng)的房子,只是,又覺得有哪些不一樣——跟在此生活時相比。
老屋比我小五歲,所以今年它也三十了。三十年間,它有些變化,從簡單到復(fù)雜,從嶄新變陳舊,從熱鬧到冷清。三十年來,我從未抽離到它之外的遠處去看看它的樣子。今天,終從它旁邊的小道越走越遠,才得以見。然而,這是它三十歲的樣子,無論如何都比我記憶中的衰老。
遠遠望去,墻體和屋檐破落沉寂,像歷經(jīng)了滄桑有故事的老人。外院墻內(nèi)的幾株柑橘樹一如往年,掛著黃澄澄的果子,每一顆都不大,卻貯存著清新甘甜待我們回去。順著偏房屋頂上水塔的出水管,我看到內(nèi)院壩子里的兩姊妹。她們追逐嬉戲,一會兒笑,一會兒鬧,一會兒哭,正真的小孩子。
我看到了春夏秋晴朗的晚上,坐在院壩里仰望星空的我的童年。
那時候的自己,常常盯著藍絲絨的天空發(fā)呆入迷,問天空我是宇宙中的哪一顆;也猜想繁星密集的銀河的神秘;彼時不知道什么是星云,想象的腦海里卻早有它們的壯闊美麗……
灶房里有我媽忙這忙那的節(jié)奏,房梁墻壁還描著我和老爸大掃除的歡樂,房間里有我和妹看“天馬流星拳”的爭論,五抽柜前有我偷吃糖果的甜膩,鏡子中仍有瘋丫頭搗鼓爛牙時的碎碎念……
斑駁的大門還印著我和小伙伴的跑進跑出。春天,我們觀察門口冬青樹桿間不知名的鳥窩,每天躡手躡腳靠近去看看帶花斑的蛋有沒有破殼的驚喜;夏天,我們在門外飄搖著水草又清澈見底的小溪里捉魚,傍晚又在岸邊追捕忽閃忽閃的螢火蟲;初秋,我們在門前空曠的田野里烤新挖出的土豆,尋找傳說中烤熟了會香噴噴的蚱蜢;冬天,我們早早吃過年夜飯,帶著自己獨特的煙花爆竹聚到門口比比哪個好看、較真兒誰的更有意思……
左側(cè)院墻外,還有我在鄰居家喝多了醪糟紅著臉暈著頭哭罵人的樣子;右側(cè)院墻外,也有我不想去上小學(xué),找借口在此游蕩的影子……
刻滿我童年時光的老屋,雖老,卻存著神性的美好。它就像冬天燃燒著的壁爐,需要,就靠近,得到溫暖,找回最初不完美卻儼然完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