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天晚飯后帶著孩子去超市買東西,買完東西推著購物車乘扶梯下樓的時候,后面有個人好像有急事,不斷地用手開路,嘴里說著“對不起,讓一下”。有的人自動讓出路來,有的人卻回之以白眼。 我覺得這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好時機,馬上對她說:“妙妙,你看,我們坐電梯的時候,要站在哪里啊?”孩子看了看我,說:“站在右邊。” 我接著問:“那為什么不站在左邊呢?”孩子答不出來。我接著提醒她:“因為左邊的路讓出來給有事兒的人走的。”
? ? ? 其實,換做前幾年的我,也可能不太注意這個問題。這真的感謝我的一位好朋友。她是個自身修養(yǎng)很高的人。從她身上,我總是能獲取力量,感受溫暖。就拿今天的乘電梯來說,以前的我也不會注意的,直接站到電梯的中央,不會考慮要給別人讓出方便之路。朋友點醒了我之后,我也開始反省自己,甚至這幾年開始學(xué)會“同理心”,開始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換了思路之后發(fā)現(xiàn),以前的自己真的是太狹隘,太以自我為中心了。
? ? ? ?乘電梯雖說 只是一件小事,但它卻折射出我們?nèi)粘I钪性诖颂幨聲r,是否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是否能讓別人舒服。 就像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吸煙一樣,我希望我的孩子在乘坐電梯時能將這些細節(jié)融入到她的骨子里,變成一種不用刻意練習(xí)的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