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在哪兒見過?
聽到這句話,我們通常能聯想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男孩身旁走過一個漂亮姑娘,男孩想借機搭訕,便會假意上前詢問,我們是不是在哪兒見過?
勾搭姑娘,這招也太爛了!
只是我沒想到,時隔五年,我會見著這么一個人,然后上前跟他說:請問,我們是不是以前見過?
事情發生在我進入新公司第一天。起初只是無意從公司員工一欄看到一個面熟的名字,仔細想想是不是生命中曾出現過這么一號人。經過一番搜索,確實曾有過一個同學叫過這個名字。后來,我當面見到了這個新同事,心里一驚:這不就是當年高中的同班同學嗎?世間竟有如此巧合,在我念完高中、讀完大學將近五年的時間后,我在公司里遇上了當年坐在班里同小組最后一排的男同學。
我想再次確認,于是我問他:“你是某某高中畢業的嗎?”
他回答:“不是。”
我再次問:“你確定?”
他說:“嗯。”
聽他這么肯定的回答之后,我依然沒有懷疑自己的判斷,因為世間怎么會有兩個同名字又長得如此想像的人?即便五年光陰過去,但人的容貌卻沒有多大的變化。或者,他在故意裝作不認識?還是,他真的不記得我了,畢竟我從來不是班里引人注目的焦點人物。
到底為什么,我不清楚。我只記得,當年他喜歡坐我前面的一姑娘。上自習課的時候,他丟小紙條過來讓我幫他傳給那女孩,我往前一丟,結果不小心直接從四樓扔出了窗外。我回頭看他,臉都黑了。
年少時這些小插曲,我還記得。但我篤定,他一定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裝作不認識,沒這必要也不會這么小氣,或許過去的那些人和事他早已經忘記了,留不住的讓她走,記不住的別強求。
所以,我寫這些文字并非糾結于他是不是真的忘了我或是假裝陌路,不管怎么說,就算我們曾不是同學,現在也是同一個公司同事。我也不需要每一個路過我青春的人都能記住我的容顏,畢竟我們從來都不是誰的誰。只是我會好奇,我們通常會因為什么而假裝不認識?又會選擇結交什么樣的朋友?
我們常常會羨慕其他人朋友多、人脈廣、人緣好,消息來源多,辦起事來似乎也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這時候便會覺得:嗯,有朋友真好!
不過,你有沒有真的審視過,身邊你認識的那些人,誰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當下中國社會很多人講“交朋友”,實質上是在重商主義環境下積累人脈,“朋友”等于“人脈”,和傳統意義上的朋友講究“義氣”“志同道合”是兩碼事。積累“人脈”資源本身無可厚非,但是不要把“人脈”和“朋友”混為一談,前者是利益,后者是感情。
也許,朋友能為你帶來利益,但是,“人脈”卻不一定能成為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別把認識多少人掛在嘴邊,別以認識誰誰誰為榮。認清誰才是你真正的朋友,這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