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木桶理論

社會科技進步信息爆炸,社會分工協作更加顯著,對于一個復雜項目,單憑一個或少數幾個人已經到了難完成的地步。既然單憑一個人已經無法完成,那么你就要尋求協作。

而協作的重要基礎是,能夠放心的把一塊任務交給你,而且在一段時間內,不需要對你的進度和質量進行過問。這就要求你在某一個領域或者一個范圍內有獨到之處。這就是所謂的牛人,或者是小牛人。對于各個領域都想掌握,但很平庸的人,這樣的人比比皆是,而且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那個人實際上都可以被替代。在某一領域有道人工智能都無法超過,在后來的社會才算真正的大牛。

那個來我們啟示:如何的新舊木桶?

時代變了,視角也要變,評價的標準當然也要變。

1. 對象變化。“舊木桶”是個體,而“新木桶”更看重的是一個團隊或者一個集體。個體的優勢能夠促進自己更加有特色。

2. 協作加強,更加全面。之前信息閉塞,溝通成本較高。所以有時候可能需要幾個個體是全才,才可以面對不時之需。而且個體因為安全感的追求,想把各方面才能集全。現代社會,溝通成本低廉,城市化更為深入,人才更為集中,人才之間通過協作被產量比單獨個體更大的產能。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優勢互補吧。

換一種角度看“木桶”,不過還是以看裝水的多少來定木桶的好壞。以前是看單個木桶能裝多少水,現在可以木桶拆開,把長的板子拼在一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