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魚很瘦
寫盡世間百態(tài) ? 仍然相信真愛
就算遍體鱗傷 ?也要笑得猖狂
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哎呀,又是十幾天沒寫文了,久等了,我是情感故事寫手:大魚很瘦,祝你圣誕快樂。
最近在店里聽了好多人的故事,看盡悲歡離合,甚至是生離死別,每個人所處的境遇都不一樣,有的人正春風(fēng)得意,升職加薪,還準備結(jié)婚了;有的人卻剛好處在人生谷底,失業(yè)失戀,家破人亡.....
每個人,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煩惱,馬上又快過年了,更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話說,你看過東野圭吾寫的那本《解憂雜貨店》嗎?現(xiàn)在已經(jīng)翻拍成電影版咯。
故事發(fā)生在1993年,一位無名老爺爺開了家雜貨店,經(jīng)常回信給咨詢煩惱的人,幫他們解答問題,求助的人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卷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信。
2017年,三個走投無路的年輕人闖入古老的雜貨店,廢棄的雜貨店又開始收到求助信:
因男友身患絕癥,年輕女孩靜子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
克郎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xiàn)實中寸步難行;
少年浩介面臨家庭巨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
雖然每個求助人都在問該怎么辦,但其實,他們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了答案,與人求助,不過是想尋求一點肯定,確認自己在走的這條路,是對的。
可未來如此多變,又哪經(jīng)得起預(yù)言?答案僅供參考,只是多了個支持你的人。
很多人,光是活著,都已經(jīng)用盡全力,可世界,卻還拼命地逼他/她變得更好。
我是在去年的時候,看的這本《解憂雜貨店》,這是我第一次看東野圭吾的書,一見傾心,也是因為看了書后,開始幻想這世間的某個角落,是不是真的存在著這么一家能穿越時空,解決一切煩惱的雜貨店?
也曾在某個深夜,加班回家后,趴在桌上,傻傻地寫了好幾張自己對未來的迷茫,洋洋灑灑地寫完之后,很懵逼,不知道該往哪找尋答案。。。
既然沒人救,就只好自救。
我開始反思自己畢業(yè)后的碌碌無為,開始寫文章,漸漸開始聽別人的憂愁,寫別人的故事,我聽得很認真,寫得很慢,被人質(zhì)疑,也被人感激。
終于在今年十月,把書里的解憂雜貨店,搬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在泉州西街肅清門廣場旁開了家寫故事的解憂咖啡店——在別處咖啡館。
“我是一名復(fù)讀了兩次的“高五”學(xué)生,每次在落榜后發(fā)奮努力了幾天,又開始懶散,我早就想放棄了,可我媽是個很要面子的人,死都要讓我考上一個本科大學(xué),但我的興趣,從來就不是讀書,我想當(dāng)個插畫師啊,每個寂寞的深夜,我都是在靠畫畫死撐。。。暗無天日”
“我畢業(yè)三年了,目前在北京的一家小公司當(dāng)包裝設(shè)計,拿著四千的工資,月光,靠花唄、信用卡死撐,蝸居,被兩個人包養(yǎng)過幾個月,外表光鮮,內(nèi)心千瘡百孔,我好累,猶豫了很久,是繼續(xù)待在北京過著這種不生不死的日子,還是回老家重新開始?”
“我很早就沒讀書,出來社會混,什么職業(yè)都干過,馬上就35歲了,家里一直催婚,天天催,一回家就給安排相親,趕場似的,有時候,真想隨便找個人湊合過日子得了,但心底又渴望找個自己喜歡的姑娘,怕就此放棄,會后悔一輩子,怎么辦?”
?.........
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盡力去回答那一個個“怎么辦”,就是我辭職開店的意義,就是在別處咖啡館存在的意義,遇見各種人,聽到各種事。
雖然,我不能像神靈那般,對你有求必應(yīng),回答所有難題,可還是想傾盡全力,為你解憂,寫下你的故事。
所以呀,喝咖啡哪都行,有煩惱請來在別處。
2017所剩無幾,讓我們抓緊時間,把所有的煩惱,統(tǒng)統(tǒng)留在2017,帶著新希望,走進2018。
好嗎?
煩惱投遞方式一:用紙條寫下你的迷茫,投進:泉州西街在別處咖啡館門口的“大魚解憂箱”里,第二天會在公號“大魚很瘦”上,發(fā)布回答;
煩惱投遞方式二:直接在后臺,或加“大魚”,寫下你的迷茫,第二天會在公號“大魚很瘦”上,發(fā)布回答。
解憂咖啡館,此刻,在泉州復(fù)活,重生。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