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公元1363年,朱元璋大哥率領大軍去救明教教主之際(安豐之戰),陳友諒軍閥率領60萬大軍進攻老朱家的腹地洪都(南昌),在圍攻洪都85天后狼狽撤退。
先前我已經在《為救教主,老朱差點葬送了自己的大明朝》詳細介紹過我們朱大哥的作死之舉,鄙視強大軍閥陳友諒的威脅,去救教主,從而造就了本來名(只)不(吃)見(喝)經(嫖)傳(賭)的親侄子朱文正登上了歷史舞臺,在洪都保衛戰中一戰成名。
那么下面就讓大家感受一下這場戰役,陳友諒是如何窩囊的,首先我介紹一下陳友諒軍隊和朱文正軍隊的戰前狀態。
陳友諒正規軍
1 號稱60萬,擁有好幾個航母編隊(大型戰艦,可以容納三千人),小型戰艦數不勝數。據說鄭和下西洋的圖紙就是參考他的設計,同時陳友諒軍團攻城器械先進。
2 戰前動員充分,蓄謀已久
朱文正守備軍
1 刨去防守城門的,只有兩千將士可以調動馳援,而且洪都城門很多,有撫州、宮步、土步、橋步、章江、新城、琉璃、澹臺八個門,附加水道門,容易疏于防備被大軍破門而入。
2 頭頭朱文正戰前整日夜夜笙歌,不務正業,軍備廢弛。
就戰前情況分析,攻破洪都僅僅是時間的問題,而陳軍閥打了整整85天,還撤軍了。
那是如何實現反轉的呢?首先,我要大大贊揚一下朱元璋合理的用人策略。從歷史的側面可以看出,朱元璋早就看出了他的這位侄兒,雖然外表放浪不羈,但是確實才華橫溢,簡直是扮豬吃虎像。
大敵當前,當所有人都認為朱文正會收拾細軟逃跑之時,朱文正來了個180度轉彎,特別嚴肅的跟將士們說“我們來日再富貴,大敵當前,城亡與亡,我等應誓死保衛洪都城!”。可以想象,當時要是誰腿軟,說不定腦袋就祭旗了,畢竟朱大都督不是白花錢養你們的。
那么朱文正他們是如何防守的呢?這堪稱防御戰教科書了。
面對陳友諒大軍的瘋狂攻城,守城士兵更像磕了藥一樣的拿著石頭砸,拿著弓箭射擊,畢竟一個突破口就可能全線崩潰。
好了,該陳友諒攻城機械上場了,請自行腦補投石機。正好,朱文正手下也有一名騎兵連連長叫做薛顯,直接帶著一波騎兵向投石手們砍去。此時陳友諒的內心是崩潰的,有好材料用不上場啊。
好不容易開了個口子,呵呵,當大量士兵涌入的時候,朱文正的絕殺武器已經等待良久。那就是神槍營,準確來講就是火銃,突突突,一梭子人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好嘛,陸路不行,我改水路。結果,水道兵們又把兵器燒紅了等著他們,把陳的子弟兵各個燙成了熊掌。
沒有任何軍事教科書系統教育的朱文正,僅僅靠著自己的逆天作戰才華,分分鐘吊打陳友諒王牌軍,讓陳的內心充滿了絕望。
當然,陳友諒就僵在這里了嗎。對,他就僵在這里了,原因是什么,好面子。如果陳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戰術,換個地兒,那極有可能就不是這個下場了,可是他偏偏跟朱大帥一個性格,好面兒。
就在陳友諒苦苦被歐了87天后,朱元璋援軍已到。好面兒的陳友諒終于可以找到借口撤軍了,我要到鄱陽湖去跟朱重八決一死戰。與此同時,這場窩囊戰也被載入了反面教材的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