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婚 ? 姻
? ? ? 男人與女人之間,有了一紙契約,結婚這件事就已成定局,相互之間有了權利與義務,同時也正因為這樣的權利與義務導致了諸多家庭的離散與不幸。
? ? ? ?有人說相識是緣,相識而結婚者更是緣滿加緣,而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何來緣乎?人們都期待生命中有幸福的相遇,而一生中的相遇大多誠然誤會,則相識不是因為遇見的緣,而是因為遇見的誤會。遇見誤會的產生是個體欲望的實現認作成我需要你,因此我與你便相識與相遇,并且在相識與相遇的過程中相互實現個體己欲,在實現個體已欲的過程中,相互之間的欲望個體能夠聚合在一起,則就產生了婚姻。
? ? ? ?婚姻不是游戲,他與權利,義務有關,不像愛情中的情侶,從床開始,亦或從床結束,兩者之間亦平等,或許亦不平等。
? ? ? ? 一紙契約規定了婚姻的權利與義務,保障兩者權力與義務并行的是兩者之間的平等,或者兩者之間認可的不平等(認可的不平等也是一種平等),然而在婚姻的平等裂縫中有個體私欲的存在,個體私欲不同于個體欲望,私欲藏于欲望之中,深秘而不與之同現。
? ? ? ?婚姻的關系本身就是一種相互之間證明的自我存在關系,唯有相互存在,才能相互平等,當個體私欲的欲望不能夠給另一方提供存在感時,此時的婚姻猶如破鏡重合之后的鏡子,生存在裂縫之中。
? ? ? 對于男人來說,個體私欲的欲望實現是自我內心渴求的一種自我救贖,當他不得不尋找某種方式來解脫的時候,此時的男人已經為婚姻定義了危險的關系,因為這種解脫之道是無法向女人提供她想要的存在。
? ? ? 婚姻的危險關系來源于個體私欲的實現解脫,然而應如何在婚姻的關系中證明兩者之間存在感的存在,從而抑制個體私欲的發展?
? ? ?愧疚與自律
? ? ?生活中,總是有難免的摩擦性與要求無法實現性,因此此時的愧疚就是一劑調和之藥,讓摩擦與不可實現性變得兩方認可與和諧,然后以自律的方式去解決愧疚之感,愧疚抑制個體私欲,自律解決自我愧疚。
? ? ? 忍受與包容
? ? ? 生活中,忍受比自由重要的多得多,唯以忍受才能給予存在感的需要,唯以忍受才能證明存在感的渴求,并能證明它的實現,忍受之后是包容,容婚姻之苦,容存在感的契合之痛,唯以包容才能體諒與長久。
? ? ? ?唯可怕之處在于無耐心的去實現個體私欲。
? ? ? ?無耐心在于對生命的認知錯誤,總以為生命的時間刻度在一天天從指尖流逝,用身體的血肉去丈量死亡鐘點的刻度,則斷定了身體血肉時間的有限,從而也就失去了耐心。
? ? ? ? 無耐心意味著個體私欲實現的渴求,一切中斷的關系或許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