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子衿
-01-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談到了《閃光少女》這部電影,學揚琴的高二女生為了向喜歡的人證明自己,就去組了二次元民樂小分隊,終于打破了西洋樂學生對民樂的偏見,并且還登上了國家大劇院,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文章拋出了一個問題:民樂與西洋樂之間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矛盾?
不從音樂風格分析,不從音樂史歸結,也不從大眾喜好去評判。這樣的話,你會想到什么?
作者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在乎。
他們在乎比賽輸贏,在乎歌好不好聽,在乎舞臺呈現......
因為在乎,所以才愿意去證明、去維護。
-02-
我大學室友,她說自己小時候最羨慕姐姐,姐姐長得漂亮,學習成績優秀,因為家里條件不是很好,所以,她的衣服都是穿姐姐剩下的。
姐姐人緣很好,常常有男生塞情書。那個時候她自己也情竇初開,開始在乎自己在喜歡人面前的形象,在乎成績是不是比姐姐當年要好,在乎自己是不是沒有姐姐好看,在乎爸爸媽媽是不是更喜歡姐姐,在乎很多細枝末節的小事。
為此,她一度很不喜歡姐姐,她覺得就是因為姐姐,自己的人生一直活在追逐她的步伐之中。
直到她考上大學,那時她姐姐已經工作,家里經濟情況好轉,自己也有了生活費,可以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漸漸地,她在大學里忙了起來,上課、參加活動,兼職實習,找工作。再講起以前時,她發現自己對曾經在乎的一切都沒什么太大的感覺了。
她說,以前年紀小時,在乎的事情太多了,除了姐姐之外,她還會在乎自己在朋友心里的位置是不是和自己所想的一樣重要;會在乎生活中很小很小的得失;會在乎自己沒去參加同學聚會,是不是大家和我關系就疏遠了......
她說,可是越長大,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了時間會給你篩出的最好的友情,知道了有些東西不能強求,知道了什么事情都不能像小時候一樣,哭一哭,就有人在后面哄你。有些在乎,是很虛無的。
于是,在乎的激情慢慢消退,在乎的事物也慢慢變少。
她說,很感謝也很懷念當年的自己,在乎讓她覺得生活充滿激情。
-03-
記得小時候幼兒園,老師常用“獎勵小紅花”來管理小朋友,即使再調皮搗蛋的孩子,也會因為“小紅花”變得格外聽話。
如果有老師對,不說初中生了,就說對高年級的小學生說這樣的話吧,也不會奏效了。
幼兒時期,“小紅花”是我們在乎的東西,它代表了你聽話懂事,是個好孩子。后來,獎狀就代替了它,變成了新一輪我們在乎的東西,它代表了你聰明優秀、有出息。
但有些在乎卻不會隨時間而消退轉移,它會從一種外放的情緒變成一種內斂的力量。
我到現在都記得自己小學四年級轉校,爸爸因為出差,媽媽拿著已經辦好的相關手續帶我去分好的班級報名。
報道處有兩個老師,一個是語文老師,一個是數學老師。語文老師看了轉學證明后,讓我簽名時,被數學老師攔下了。
媽媽問,怎么了?
數學老師說,她這數學成績不太好,我們不要,這會拖我們班后腿。
我當時的數學成績的確不算好,但也不算差。媽媽各種說好話,但數學老師不但不松口,還嚷嚷起來,她這數學成績一抓一大把,也就你還當個寶!(現在想想,他說的話真是有毛病!)
沒辦法,媽媽找了校長,這件事才作罷。
后來,聽媽媽跟爸爸說這件事,我才知道,那個數學老師是副校長,他拒收找茬兒的原因是因為嫌辦轉學手續找了校長,沒有找他。
當時的我不懂這些,只知道他嘲笑挖苦我,諷刺為難我媽。他檢查作業忽略我,點名沒有我,課堂做題跳過我。我借個橡皮,被他看到大聲斥責,成績那么差還影響別人,就你媽什么都不懂,還把你說的跟個寶一樣,誰稀罕!
我那時10歲,但心里憋的那口氣到現在我都記得,直至四年級期末結束,我數學考了全班第三,他頭一次表揚了我,我解了氣但依然記恨他。
這是我記憶中第一次,因為在乎媽媽被別人嘲笑譏諷,而想要爭口氣。
第二次是因為在乎自己,也不想讓老師失望,它成了我學習中的小轉折點。
六年級重新分了班,班主任是個漂亮的語文老師,我從小語文成績偏優,老師對我也是頗為偏愛。她每次作業本上都會單獨給我寫鼓勵的話,也點名讓我當班長。
那時我不愛說話,即使被提問問到會的問題,站起來就是不說話(我也不太懂當時的自己)。然后老師就說,你雖然成績好,但是課堂上太死板,連句話都說不出來,也沒什么用。
這招“激將法”讓我想證明自己有用,也不想讓老師每次的鼓勵落了空。然后第二天上課,我就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也不管自己會不會,對不對。
后來,期末通知簿上的夸獎讓我高興了好久。
也是因為這次,我在后來的學習中變得外放很多。
直到我長大,對于這兩種情況的在乎程度也似乎沒有減退,但時不時也會懷念一下當年那份毫不自知的在乎。
-04-
韓松落說,年少時的在乎是一件所向無敵的武器;而老了以后,我們的武器是不在乎。
我們曾經在乎很多很多,有的留下來,有的已消散,但“在乎”帶給我們的是一份對某人某事的熱忱和激情。
多年以后,你所懷念歲月里的悲歡離合有多少其實都源于“在乎”。
越在乎,越懷念。
還記得電影《前任攻略1》最后一個場景:羅茜嫁人了,在婚禮上真情流露,看著人群中的孟云,她說,我倔強又膽小,高傲又自信。如今14年過去了,我就想問一句!
她還沒開口,孟云回答,愛過。
也許N年后,當你回首往事時,也可以悄悄對自己的年歲說,在乎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