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每天只工作7小時打死不加班的國家是怎么創業的?

“Entrepreneur”一詞起源于法國,然而在這片被賦予了浪漫氣質的土地上,商業和商人的概念以及 entrepreneurs 這個團體,似乎和周圍的環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談起西歐的投資創業,人們的第一印象很少是法蘭西的三色旗。法國公眾對于 entrepreneurship 和 startups 這些概念也仍然持有懷疑態度。

法國&創業

在巴黎的街頭,那些夾著煙、涂著紅唇畫著眼妝的高挑女子,踩著高跟短靴大步走過;

從每周四傍晚開始,河邊、街邊的酒吧、

住宅區的里里外外便擠滿了party狂歡的青年學生,這樣的景象一直持續到凌晨2點,

每晚延續到周日的凌晨才得以停歇;

在沒有信號的地鐵里,乘客以極為悠閑的姿態捧著一本古典或當代長篇小說,

龐若無人地閱讀至地鐵到站;

即使在巴黎,操著英語的旅客在店鋪里進行日常消費也會遇到阻礙,畢竟在這個國家,多數大學生也只能掌握一些蹩腳的法式英語。

學生在周末深夜的Party和燒烤


除了文化惰性之外,法國的創業者還面臨著行政、法律、政治、教育等多方的阻力。

復雜繁重的稅收系統:在2012年,差不多有五分之一的初創企業被稅務審查,是前一年的兩倍之多。這一過程中耗費的時間和人力,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都可謂是巨大的成本。

繁冗的行政體系:在公司創立一年后,行政事務開始變得越發繁瑣起來。在法國生活工作最令人恐慌的事情之一,就是無休止的書面文件。比如去銀行開設一個普通的賬戶,就需要1個小時,以及多達上百頁的各類合同和簽名 。而各類手續幾乎都需要寫信和郵局寄送的方式,這也極大地降低了社會效率。

嚴苛勞工法鑄就的”鐵飯碗”:法國嚴苛的勞工法與創業公司強調的靈活性大相徑庭。國家對于員工的保護政策方面,一個10人企業接受的要求竟同大公司一樣。在隨便一個創業孵化器里,你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對話:”當然了,團隊里招幾個程序員并不難。但是一旦事情突然出現差錯,我們幾乎不可能及時縮減團隊規模。” 事實上,即使是雇傭也并不輕松——法國人與大多數國家的勞工相比,每周的工作時、每年的工作周與一生中法定的工作年份都要少很多。

教育與創業的隔離:法國諸多公立大學的教學過于重視理論,卻對Business相關的事物表現出不屑。著名的巴黎第九大學的一個朋友告訴我:”Most lecturers teach theory for the sake of theory.” 他在商學院的所有課程,只有一門用到了案例分析。

然而事情有時也有轉機。2012年奧朗德上任法國總統后,提出將資本稅收加倍至60%。這個新政策將對創業公司造成直接的打擊。在法國,若想扭轉一項政府的決議,往往需要數以百萬計的公民參與示威游行或罷工。然而這一次,僅僅65000名創業者在Facebook上發起的名為”Angry Pigeon”的抗議活動,就在次日改變了政府的決議。

與此同時,法國的政治體系和教育現狀也在朝著更加積極友好的方向發展。最新修改的勞工法在解雇職工限制、工時長短、加班費、勞動時間安排上都有不小的改動,比如職工每周平均工作時長從35小時調整為46小時。盡管工會對于此項決議的罷工游行從三月初一直持續到現在,法國政府和總理瓦爾斯依然在近期決定,將采取強硬手段推進勞動法改革

600輛大巴全國接人來巴黎示威游行
因環衛工人罷工而無人清理的生活垃圾在街道上堆積如山

而在高等教育方面,雖然法國學校對于商業的態度普遍消極,但是教學過程中大量的數學訓練和廣泛的學科體系依然幫助學生建立了出色的批判和抽象思維。況且,即使課程中缺乏案例分析,學生還是可以通過實習來積累實踐經驗。法國公立大學為所有學生安排了特定的實習期,并對實習公司所在的行業根據各門學科進行嚴格的規定。

公立大學過于重視理論而脫離實踐的弊端,其實在拿破侖執政時期就有所體現。因此在拿破侖的帶領下,Grandes écoles(英文可譯作 “Elite Schools”)體系開始出現。它獨立于法國的大學系統,每間學校通過全國性的獨立筆試和口試只選拔出幾百名學生。Grandes écoles 學費在多數家庭的可支付范圍內,有時甚至向學生免去學費。他們在法國歷史中為國家的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其中不乏政治家、商人、科學家、作家和哲學家。

法語中有一個詞叫做 “Polyvalent”,直譯可以說是”多才多藝的”,這個詞可以很好地描述法國學生的狀態。

無論是法國的學生還是白領,他們對于信息技術的熟練運用令我印象深刻。法國年輕人能更加熟練地使用辦公軟件的各種功能,幾乎全體學生上課時都使用電腦做筆記。而在各類工作情景中,他們也普遍具有使用效率工具提升工作質量的意識。

法國教育環節中對團隊合作的重視也引人注目。即使小組討論有時顯得效率不高,他們也一定堅持所有人共同完成。雖然法國年輕人在生活中顯得懶散隨意,但是一旦進入小組作業狀態,卻能夠在連續數個小時內只討論有關議題的話題。

小組討論后的法國同學

因此,即使法國學校的風氣中存在對Business的厭惡,但是從一些教育細節中可以窺見過多的理論教學并不會真的阻礙這些年輕人成長為擁有多項技能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快速融入互聯網時代的出色企業家。

在這些人當中,就生長著Entrepreneurs這樣的群體。他們似乎天生具備高度自發性、年輕、與“草根”的特質,這決定了他們能夠在這片土地上以另一種姿態生長。

這些人在Meetup上(社區活動平臺,聚集共同興趣愛好者,并發布各種主題的線下活動)尋找自己的同伴。他們坐在巴黎老房子的木質樓梯上聽Sam Altman座無虛席的演講,大膽地用并不流利的英文提出問題。在法國大文豪的昔日聚集地花神咖啡館里找不到他們的身影,取而代之的,也許是塞納河邊和小街巷里一家外觀毫不起眼的咖啡店、一棟小樓里不分晝夜的擁擠公寓、或是一個空間寬敞設備齊全的Coworking Café...人以群分,這些法國的創新創業者固執地突破傳統文化的束縛,在法國、在巴黎占有不可取代的一席之地。

Sam Altman在孵化器The Family中座無虛席的演講

Paris Paris Paris

如普世對于法國的認識一樣,巴黎在法國創業圈的地位也無可替代。有一個說法是:FrenchTech = ParisTech. 這從一方面反映出資產分布的地理不均衡:巴黎的VC deals占據了全國的80%,而南特、里爾、波爾多、里昂、圖盧茲等其他法國大城市只占20%。

如果你想在法國過一個節奏相對快一些的生活、找到更多可以用英語交流的朋友、遇到文化多元且思想開放的群體、找到充滿熱情的合作伙伴,那么小巴黎(指1-20區)也許是法國土地上唯一的選擇。畢竟巴黎之外的地方都被叫做”Province”,即”外省”。

巴黎的日出與鐵塔

加速器VS孵化器

同時,巴黎地區也集中了全國228個創業孵化/加速器中的80座。

在中文里,”孵化器”的所指比較廣義,涵蓋了加速器(Accelerator/Accélérateur)和孵化器(Incubator/Incubateur)這兩個概念。但是在法國和美國,兩者定義的區別還是非常清晰的:

Incubator接受的是有想法卻不成熟的團隊,而Accelerator則是針對已經初具原型的創業公司。前者更多提供的是一個 coworking 空間、幫助其建立、完善商業模式(創新階段),后者則為創業公司提供一個完整的加速成長項目(成長階段從申請加速、項目篩選、早期投資、導師制到 demo day 等)。

法國的這些孵化器可以按類別劃分為:獨立品牌孵化器、政府、學校和企業等

獨立品牌孵化器

走在奧斯曼時期建成的巴黎街巷里,你非常有可能和隱藏在路邊不起眼建筑物內的獨立品牌孵化器擦身而過。他們沒有酷炫的外墻,沒有被約束在特定的產業園區內,唯一能夠引人注意的,或許就是門前那個酷炫的logo,和出入其中衣著混雜不一的人們。法國的獨立品牌孵化器,在理念和運營上已經非常接近YC的模式,不過他們也同時為孵化團隊提供場地等硬件上的支持。

NUMA2011年成立,原名Le Camping,堪稱法國最有名的加速器。每一期為12家創業團隊提供連續4個月的孵化項目。至今109個孵化企業中,85%仍在市場上活躍。截止2015年3月,已有超過1400萬歐元被投入NUMA的孵化項目。于2015年起開始換取所投公司股份的5%作為回報。

L’Accélérateur除了前幾個月的集中加速孵化之外,也會為每個創業團隊提供資金支持或者幫助項目組織募資活動(來自內部的投資在2萬至5萬歐之間,外部最多60萬歐元;前四輪總共至多100萬歐元)。它注重項目的長期”投資”,幫助項目實現長遠的社會和經濟價值(目前的說法是數十年之久)。相應地,它占據的股份也高達8%到15%。L'Accélérateur同時兼顧創業團隊成員個人的發展,在幫助他們事業成就的同時,注意為個人的提升提供指導。

The Family投資孵化的企業并換取3%的股份。除了資本,它為創業公司提供的資源還有來自大科技公司的免費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包括Amazon Webservices, Paypal, Facebook等。

The Family合伙人舉辦的創業者講座

這些獨立品牌孵化器也非常重視社區發展和品牌建設。

NUMA 會每周舉辦兩場午餐會,所有人都可以在線提交申請之后,帶著自己做的午餐和甜品加入,與其他參與者交流、分享故事。

而 The Family 會定期舉辦主題講座,由合伙人、連續創業者、導師等提供全英文的演講和問答環節。他們在五月底還邀請到了 YC 的 CEO Sam Altman。The Family 還從視覺形象等里里外外打造出特立獨行的風格。

The Family的UI

政府背景孵化器

2016年底,巴黎的La Halle Freyssinet將落成一所世界最大的創業孵化器。面積達3萬平方米,可接納1000家科技創業團隊,耗資兩億歐元。這座孵化器緊鄰塞納河畔,坐落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西側。

世界最大孵化器La Halle Freyssinet的效果圖

現在已有規模較大的是巴黎企業發展署 Paris&Co,巴黎市政府每年為其提供千萬級歐元的財政撥款。旗下的20多家孵化器覆蓋了包括電競、信息技術、金融和旅游等多個領域,是巴黎最大的企業孵化器網絡。迄今已接待了500家創業公司或團隊,孵化成功率將近80%,2013年所有孵化團隊的營業額就有4億歐元。Paris&Co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它會為創業團隊提供相關行業內資源的對接,比如一些業務互通的大型法企。

然而政府支持的孵化器或多或少地繼承了法國傳統的 bureaucracy 色彩,效率和效果有待觀望。從法國多位政要的公開發言中可以窺見,La Halle Freyssinet 這座世界最大孵化器的誕生多數是政府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促進就業和刺激經濟的應急手段。它的投資完全來自于法國電信Free公司和科技大亨Xavier Niel的私人資產。Niel稱這筆投資是出于對年輕人的支持,而他自己并未獲得什么好處。

而Paris&Co也存在相似的弊病。最近新晉的創業公司 NeverEatAlone 在 Paris&Co 參與了一場對AirFrance進行Pitch的培訓。聯合創始人之一坦誠告訴我,整個培訓的流程和內容依然脫不了“套路”,對團隊并沒有明顯的幫助。

學校背景孵化器

很多工程師學校、綜合性大學、商學院都擁有自己的孵化器。

比如巴黎的EPITA工程師學校內部的加速器Startup42,專注于Hackers群體。每年兩個加速期,每期4個月,每期只孵化7個創業公司。迄今為止已經完成了6期,這也是名字的由來。Startup42非盈利,不向孵化項目收取任何費用,也不占股,所有加速資金由EPITA的校友捐贈。有一點特別的是,即使很多法國創業者的英語能力較弱,Startup42依然非常鼓勵和強調所有入駐團隊成員用英語交流,為項目長期的國際化擴張蓄力

企業背景孵化器

Microsoft Ventures 是微軟在法國的孵化器,只針對基于微軟技術的創業項目,目的是推廣和強化微軟的技術和應用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微軟是少數幾家將孵化器設置在法國的硅谷大公司之一,比如Google就把創業基地選址在了倫敦和以色列的特拉維夫。

說到孵化器,法國還有一個特殊的“French Tech Ticket”項目(“法國科技之門”),與本土孵化器中的41家合作,專門服務于全球各地的創業者,幫助他們在法國創立公司。第一期從722個申請者中選出23家創業公司,參與長達12個月的孵化項目,公司業務涵蓋生物醫療、智慧城市、電商、農業、體育、清潔能源、機器人和互聯網等多個領域。舉辦方在不占據資產的情況下獲得45000歐元的投資額度。第二期預計選出70個創業項目。整個孵化過程,充分利用了孵化器可能閑置的空間和資源。聯合創始人還將擁有移民和居住政策上的支持

法國+中國

中法在政治經濟上的友好合作關系,也在創業孵化上有所體現。

中國法國工商會(CCI France Chine)匯聚了在中國發展業務的法國企業,目前已發展了1603名會員,致力于幫助他們對接中法資源、入駐中國市場。

ACECE(海外留學人員創業者協會)是在中國駐法使館教育處管理下,在法正式注冊的非營利性協會。協會以服務創新創業者為宗旨,和蘇州、上海等市政府合作,每年舉辦全法創新創業大賽,幫助中法創業者在法或在中國發展業務。

“Create@Alibaba Cloud Startup Contest”(諸神之戰)是阿里巴巴在全球發起的創業比賽,幫助海外創業團隊進入中國市場。巴黎賽區的比賽由阿里云與 Paris&Co、海外留學創業者協會(ACECE)和長江商學院(CKGSB)聯合主辦。當然諸如此類的創業比賽還有不少,也都有擁有相當的規模。

Sino-French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of Chateauroux France(中法夏斗湖經貿合作區)將建成開易法國教育及研發中心,為身在法國的中國創業者提供孵化空間。園區內的企業可同時享受中國、歐盟及法國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

證券&上市

法國”新三板”

泛歐交易所(Euronext) 是由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法國巴黎證券交易所、比利時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葡萄牙里斯本證券交易所合并而成,總部位于巴黎。除了提供股本及金融衍生品交易外,泛歐交易所還提供清算和信息服務。以2006年初的數據計算,泛歐交易所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達到2萬9千億美元,是世界上第五大證券交易所。2006年6月,紐約證券交易所擊敗德國交易所,將泛歐交易所收入旗下,正式合并成為NYSE Euronext,成為首個全球性的證券交易所。合并后的交易所把全球總部設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

EnterNext 是 EuroNext 的分支,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幫助中小企業(市值低于10億歐元)進入資本市場。而下屬的 AlterNext 則可以說是法國的”新三板”,是歐元區中小企業的證券交易所。自2005年設立以來,一共有330家企業在 AlterNext 上市,總市值達450億歐元。其中2015年有27家科技公司上市,總市值為9.2億歐元。

Venture Capitals

在歐洲市場的大背景下,法國難免會被拿來與周邊各國對比。2015年,法國VC共融資9.6億歐元,覆蓋超過115筆交易。而這一數字對于德國來說是27億歐元,英國是33億歐元,以色列16億,就連國土面積遠不及法國的瑞典也已達到9億歐元。

同創業公司一樣,政府干預的陰影也籠罩了法國的VC界。幾乎所有的天使投資人和創業者都認為,政治干預成為法國科技創業公司發展的主要阻力,并向VC界尤其是法國之外的投資者傳遞了消極的信號。如果一個科技創業公司獲得了成功,那么它的政治意義往往超過盈利的重要性。

即使面臨著來自文化、社會和政府政策各方面的阻力,法國的初創企業卻并不缺錢。2014年最大的十筆投資總額達到2.2億歐元;諸如 Deezer, Blablacar 和 Sigfox 等法國科技創業公司均宣布了在過去幾年間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

2015年Top 3的融資案例

Blablacar法國”Uber”、長途旅行的拼車平臺:2015年D輪達1.82億歐元,其中包括來自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Lead Edge Capital和Vostok New Ventures等境外資本的投資。

Sigfox目前全球唯一的物聯網系統提供商:2015年2月完成1.13億歐元的D輪融資,來自德國 SK Telecom, Intel Capital, NTT Docomo 和 Telefonica。

Scality大數據存儲方案提供商:2015年D輪融資8100萬美元;今年已獲得來自HP Ventures的投資。歷史總融資額達到9200萬美元。

除了法國本土的VC,法國初創企業也獲得了不少來自全球資本的支持。在法投資最活躍的國家依次是:美國、英國和瑞士。安永2014年的調查顯示,融資5千萬歐元以上的創業公司中,海外VC投資參與了其中的67%

早期投資2015年的統計結果顯示,歐洲的早期投資(50萬-200萬歐元)交易量有35%來自法國。法國在早期投資領域不斷涌現出一些微型風投基金,如Breega Capital,Kerala Ventures。不少著名基金的合伙人也在獨立開設新的基金,例如Marie Ekeland創立的Daphni。企業基金也表現出對早期startups投資的興趣,比如法國最大電信運營商之一Orange旗下的Orange Digital Ventures。另外,法國政府也非常鼓勵企業基金的發展。

VC市場上也活躍著一些投資圈耳熟能詳的天使投資人,諸如 Xavier Niel, Fabrice Grinda, Pierre Kosciusko-Morizet, Oleg Tscheltzoff, Jean-David Blanc等。但是從人數上看,仍然不足美國的25分之一、是英國的十分之一。

目前,活躍的天使投資人領投、包括政府公募在內的早期微型基金跟投的形式,開啟了法國在早期投資領域的新格局。

公募基金和其他國家不同,法國政府背景的公有投資銀行Bpifrance在公募投資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覆蓋了所有投資階段。Bpifrance在2014年向5500家創業公司投資了11億歐元。并宣布從現在至2017年止,將面向法國創業公司投資80億歐元,并致力于幫助被投企業走出法國市場。

后期投資相比之下,投資后輪的基金較少。這一階段的主要參與者包括Bpifrance,Partech,Idinvest Partners和Elaia Partners等。

此處列舉一些以上提及的、以及其他比較有代表性的法國風投基金,按管理資金量遞減的順序排列:

Idinvest Partners

成立于1997年,為處在成長過程不同階段的歐洲企業提供資金。我們管理的資產超過60億歐元,利用諸多互補性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成長,并通過私募基金直接進行股權投資和私人債務投資。

關注領域:數字、醫療保健、清潔技術

投資對象:各個階段公司,現在已經投資130多家初創公司

管理資金:15億歐元(VC基金部分)

Partech Ventures

成立于1982年,在巴黎、柏林和舊金山設有辦公室。曾被評為歐洲和法國的最佳風投機構,并且是唯一一個躋身

關注領域:信息通訊技術

投資對象:從種子輪到較為成熟的科技公司。已完成超過300項投資,成功退出70余家,退出金額達1億美元。

管理資金:8.5億美元

Ventech

銀泰資本Ventech成立于1998年,國際化程度高——2007成立中國基金Ventech China(上海、北京),另在巴黎、德國和芬蘭設有辦公室。

關注領域:中國和歐洲的數字經濟(互聯網、媒體、移動、電商,以及軟件、電信、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突破技術)

投資對象:主要投資處于發展早期的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公司,投資階段覆蓋早期至IPO和M&A,另為投資對象的各個發展環節提供支持。已投超過120家公司,退出34家。

管理資金:6億美元

Alven Capital

2000年成立

關注領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企業服務

投資對象:種子輪和早期風投,已投資70家公司,退出40家

管理資金:2.5億歐元

ISAI

2009年成立

關注領域:互聯網

投資對象:早期互聯網創業公司,投資覆蓋從種子輪到PE的各個階段,但通常緊跟天使輪之后投資。標準設立非常明確,體現出非常穩健的投資策略。

管理資金:2億美元

Elaia Partners

2002年成立

關注領域:Digital Economy

投資對象:已投44家公司,退出10家

管理資金:1.35億歐元

現在&未來

從以上投融資的數據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一些規律:

早期輪投資較多據統計,2015年里40%的投資都集中于種子輪,剩余的部分里大多數在A輪。在B/C輪存在的斷層,是造成法國創業落后于以色列、英國和德國的原因之一。

估值低像大部分歐洲創業企業一樣,法國創業公司的估值相比于美國和中國來說普遍較低。超過半數的deals只有一百萬到五百萬歐元的融資量。而在退出方面,放眼整個歐洲,2015年只有法國沒有10億歐元以上級別的退出案例。

退出率高:和法國政府興建的孵化器一樣,法國VC的做法也顯得過于急躁。法國VC的投資模式打破了美國投資者信奉的1/3準則,他們盡可能避免投資組合破產的可能性。雖然在短期內,這一投資模式能直接產生資本量,間接促進經濟增長和刺激就業,但是其長期的影響力卻是值得商榷的。

國際化程度低無論是資金來源還是退出都不夠國際化,導致資金在法國境內循環。

普遍著眼于ICT、醫學行業和硬件其中,硬件領域的創新和投資要優于任何其他歐洲國家。前25筆最大deal中,有1/4圍繞硬件。

盡管2015年的形勢并不樂觀,人們對2016年依然持有積極的態度。據已有統計結果顯示,法國創業公司僅在2016年前6周就完成了77筆融資,其中包括點播式音樂收聽網站 Deezer(1億歐元),無人駕駛車輛 Navya(4100萬歐元) 和提供網頁優化服務的公司 Cedexis(2280歐元)。

并且境外基金和投資人也對法國的科技表現出更加濃厚的興趣,尤其在硬件、共享經濟、交通運輸、電信和廣告技術領域。人們普遍認為:

France knows how to fuse internet & industry.

這一現象或許與法國的工程師高等教育息息相關。工程師學院在法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法國獨一無二的精英教育。全法共224所工程師學院,分為三年制和五年制兩種,其在法國的授予權甚至少于博士學位。

工程師教育的主要特點就是多層次的實習訓練和大量的實用課程。還有兩次或三次每次半年的工廠實習讓學生很早就大量的接觸了工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學校還非常強調多語言能力,要求學生至少掌握三種語言。

而據我了解,越來越多擁有工程師學位的法國年輕人愿意投身到創業中。這時,他們出色的實踐能力和語言技能將勢必助力法國的科技創業獲得更飛速的發展。

雖然法國曾經的創投領域在歐洲僅次于英國,今日的地位卻早已被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取代。法國的創新細胞能否被進一步激發,將取決于整個社會是否具備打破傳統文化和政治桎梏更大的決心和勇氣。

*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一般指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等北歐國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39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34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53評論 0 377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63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3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3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15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5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0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19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04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0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5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7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37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17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孵化器本身就是個風口 孵化器,這個名詞從新鮮到耳熟,經過了4年。2013至14年,孵化器的概念被引進,到處涌現創業...
    星星之我心閱讀 2,048評論 6 15
  • 剪短頭發,發現臉大了一圈呢。下午自拍才發現,昨天稱體重沒重啊。 今天寫作業不知道寫啥啦。回憶一天都做了哪些事情,還...
    王莎莎2017閱讀 437評論 0 0
  • 講起收藏瓷器之路,很多朋友都有上當受騙的經歷,我也不例外,早年是假瓷買了一箱接一箱,最后一箱摞一箱,便成了一堆。就...
    竹林員外閱讀 311評論 0 5
  • 女人是感性的生物,男人是理性的生物。正是因為那最后一絲理性,男主角沒有推開那扇橫在他與女主人公之間的門,殊不知那扇...
    cmxxu閱讀 29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