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高中畢業到現在,生命經歷好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純粹的、自由自在地體驗;第二個階段開始考慮要讓自己穩定下來,那是在2011年,想要從事文案的職業,結果機緣巧合進了茶行業,2013年又希望在茶行業做品牌定位策劃,在輾轉的體驗中,于2015年兼職文案執行的工作,2017年又得到機會——給一家茶企做全網文案及平面設計,算是了了2013年的愿望。
這一路走來,都并沒有刻意設定過道路或很積極地求取,只在心里存了一個念想,平時也會努力,而在機緣成熟的時候就直接去做了。
2019年,開始重新思考人生:是否還要再去實現那些沒有實現的愿望?
這個時候的我,反而不敢隨便地渴望和夢想。
畢竟體驗已經告訴了我:只要內心渴望就真的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另一方面,也借由這些體驗發現:當自己在不斷改變的時候,實際上,許多過去的夢想已無法匹配如今的“當下”。
比如說,我還有一個一邊旅行一邊寫作的夢想,在2019年初有一個旅游行業的新媒體職業機會可以去努力實現,可我實際上已不敢再踏上那條道路。
我過去對我人生設定的美好,仍是在一個光鮮亮麗的生活設定上。長期處于物質匱乏狀態中的我,曾經想要通過這些外在的豐盛來彌補“缺憾”。但如今,我已不再認為生命有任何內在與外在的缺憾,而開始想要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給“老天”(或者說“上帝”、“宇宙”都好)。
因這生命充滿無限的可能性,我想把最大的可能性交給最全然的力量,讓ta為我做出奇跡的安排。我不想再把任何的力量與渴望握在手中,轉而想要去體驗更深層次內在跨越的奇跡之旅。
我也感到十分驚訝:曾以為30歲以后的自己,會為了生活的安穩而努力積累物質的資糧,而今的我卻反而不去思考有關于“立業”的事,更多時候卻反而是在期待未來,自然而然呈現的變化:不知道又會給到自己怎樣的驚喜。
在經歷過一些“生命的流浪”與安定
體驗過超越自己、心想事成之后
似乎生命又再重新開始
隨時隨地都能開啟
——
新的狀態、心的模式、深度覺醒
這神奇的指令一直存在于生命的中心,當運用與體驗越來越深刻、嫻熟的時候,或許才能真正地了解生命的精彩與自由。
生命之受阻攔,其實是人們口頭上常說的“習慣了”:那些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與態度、自動化的反應模式,常使人失去與當下的連接、麻木掉感覺、對生命不再珍重與審視。
這逐漸丟失的內在敏感與外在靈活,使心靈深處的美好感覺不再源流不絕地擴張。
可即便如此,面對已然固化如石頭般堅不可摧的習性,依然要有愛的目光——寬容、諒解、融化。
其 實
愛的表現可以很接地氣
接受習性是一種愛
覺知習性是一種愛
改變習性是一種愛
跨越習性也是一種愛
當我們可以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去體驗人生的時候,會借由這種調整去發現——外在事物許多時候會圍繞著內在而改變。
更為極致的體驗是到最后再也沒有什么“習慣”,每時每刻都是當下的體驗、每次面對一件事情都發掘出新的面相而使自己也感受到驚艷與嘆服。
因為沒有什么行為準則,沒有什么對的道理,只有每時每刻,每個當下全然不同的體驗;就可以將全部生命融入其中,用一顆仿佛“不曾活過”的初心感受體驗之美,去發現每個當下,屬于那個時刻獨一無二的流淌!
而終于可以發覺: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是來成就“我”,給我機會去融合萬物。長久以來,因環境染著、思想限制、經歷固化等緣故,“我”養成了種種習性,以適應環境或保護自己。
在今天,這一切的限制將被打破,萬物的美麗亦全然地復蘇——純凈的光與愛在人們的內在深處閃耀。
那無限光輝的美,耀眼、明亮,使“我”看外在的目光關閉,感受內在美麗的靈性開啟。這樣的體驗使“我”找到自己,找到和宇宙之心連接的通道。
我們再度成為“獨一無二、獨立自主、自我完成生命靈性道路的偉大靈魂”。
你要充分的相信:每個時刻,萬物都在光輝中改變,完成著生命隨著經歷而必然進化的旅程。
偶爾道路曲折,偶爾向后退步,卻又不曾倒退,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前行。這些過程都會成為豐富靈魂、鍛煉意志的體驗。而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活在愛中,活在永恒之中——而實際上,每個人的生命都不曾與源頭斷絕。
在源頭的懷抱里,在光與愛的喜悅中,偶爾也會云霧遮蔽而使生命受到挫折、經歷悲憂的困擾,因為這些緣故而使心門暫時關閉,卻依然不曾離開過——我們依舊躺在造物整體的懷抱中,太陽依然在烏云的背后閃耀,等待著烏云散去,ta依然會將ta的光芒灑向人間。
獨自鍛造的旅程,會為自身積累足夠的資糧;心門打開的瞬間,又再度以豐富飽滿的姿態融入愛,信任、接納,經清洗與改變,而愈加豐盛、喜悅,逐步走向無垠廣闊的空間。
回憶這旅程終于到達的美好
會感受到無限光輝在閃耀
這是多么美的體驗
多么喜悅的經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