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一上來就被標題所吸引,他的題目正是《為什么真正優秀的人,大都不合群》,于是,我也索性將它拿來,做了我的文章題目。對于這種說法,我深以為然,盡管我還不算真正優秀,可我的確是個不合群的人。
? ?我并不想證明因為不合群,所以優秀,而是想盡量說明為什么這些不合群的人中間,更容易出優秀的人。
? ?文中有句話說得好:"聰明人并不傲慢,他們只是想拜擺脫一切控制。"或許就是這個意思,那些看似不合群的人,其實只是想大膽的追求自己心中所想,所要,所以很多時候會拒絕甚至排斥一些集體性的行為或是行動,因為他們更愿意擁有更多獨處的機會來真實的面對自己,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內心。反過來講,如果他們愿意犧牲這寶貴的時間去參與一些所謂的"合群"的活動,那么他其實是喪失了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
? ?我們說:"最成功的人,是最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獨立思考這個詞兒,早已經用爛了。但其實我們的思考,無時不刻不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哪怕是再有智慧的人,也不敢說自己的思考,到底有多少獨立性的價值。
? 但我們知道,如果做不到獨立思考,就會降低思維質量,讓我們生活在極度的郁悶與巨大的壓力之下。
? ?不要郁悶,要快樂;不要壓力,要輕松自如的應對生活。
? ?所以,必須要掌握獨立思考的基本技能。
? ?接下來說一下,妨礙思考的7個因素:
第一個,無所不在的人際控制。現實中總有些人,希望以控制你的方式,擴大他的生存空間。
第二個,社會環境的自然控制。人是社會性動物,自然受到周邊環境的自然影響。
第三個,日常習慣的控制。固有的習慣,構成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恰恰是這種日久成習,讓我們智商萎縮。
第四個,自然情緒控制。人是真性情的人,有著自然而然的喜怒哀樂,好惡觀感。但過于情緒化,就會降低理性,讓我們淪為情緒的奴隸。
第五個,固有觀念控制。隨著人的成長,經驗構成日常觀念,固化我們的大腦,這種固化度越高,越是讓我們思維僵化。
第六個,個性控制。人的社會化程度越高,越容易適應環境。但這種適應,又對我們個性化造成沖擊,所以人類天然有著對抗社會化的本能。
第七個,大腦固有的缺陷控制。許多道理,我們都明白,但大腦不是如你所期望的那樣工作,它始終遵循固有的模式。
?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妨礙我們獨立思考的以上幾點障礙,經常性的掃描檢索,久而久之,就可以推進思維遞進,形成獨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