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買海鮮就是看上了,交錢拎走這么簡單么?少女那你就太naive了。
這蝦多少錢?70?天啊太貴了!!我在臉上擺出兩個驚嘆號,眉頭一皺,拔腿就往旁邊攤位走。攤主大爺的手習慣性的拽住我的胳膊(這一點真的好煩)--那你給個價么。
“35不能再多了”“55最低價!”聽到這句話,我轉身就走。講真我心里是不清楚底價的,海鮮的價格隨季節和新鮮度波動,又分不同產地和品種,再加上我記性不好總是忘記上次的價格。。。所以每一次喊價其實是憑感覺,但表面上一定要理直氣壯。
有時攤主會二次拉住我,50塊!最低了!這時先不著急下手,接著往其他家挪動,第一輪先問5-6家,大概搞清楚底價。然后回到報價最低的攤位。“老板45塊一斤剛剛講好的,來兩斤吧!不可以缺斤少兩哦,要上公平秤稱的!”“上公平秤的話,55塊一斤沒得講,愛買不買!”“……”上不上公平秤價格是不一樣的!見識到了吧!攤位的稱都是可調節的,你以為講價省了幾十元,其實都被人暗算在斤兩上了。
接下來,你們雙方都可以私下偽裝的面具,戰斗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從5-6家里面價格從低到高挨個問過去,“50塊一斤,我買兩斤,上公平秤!賣不賣!”“50塊,我買兩斤,只買這個不買別的,賣不賣!”“55塊,我買兩斤,您別拿那厚袋子給我裝,袋子就2兩重了!”“呀,您這海水也50塊一斤啊!袋子遞過來,我自己控控水!”“……”
這些門道都是在我交了一次次學費后,得到的血淚教訓。現在分享給你們,希望可以少走點彎路。
海鮮市場是個小江湖,有人重信,有人重義。凌晨三四點我加班回家路上,通往海鮮市場的路邊已經停了十幾量卸貨車,把鮮活的水產運到各家檔口。等待天剛蒙蒙亮時,第一批主顧的光臨。這時路邊的腸粉店也零星的亮起燈光,吃完這碗腸粉,就要開始為今天奔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