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的觀念里,高中3年就像3年解放戰爭一樣。我們分秒必爭,雞鳴而起,只為最后的解放。高考后,我們都會痛快地大喊一聲,“終于解放了!”
大學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放松的地方。沒有畢業的壓力,沒有升學的壓力,甚至沒有考試的壓力。大學就等同于放松。
可正是這樣的觀念,毀了很多大學生。大學作為一個人心智發展最好的時代,本應該用來充分提升自我,發展自我。可是,很多人卻用來了刷劇,睡覺,打游戲。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問為什么中國的大學生拼不過美國的大學生?
因為我們中國的教育,小學到高中特別累,導致我們高考完之后就感覺人生不需要再學習了。而在美國,小學到高中比較輕松,充分讓學生探索他們的興趣。到了大學之后,他們才拼命地學習。
而大學4年,正是我們潛力發展最好,成長最快的時光。所以,能否抓住這4年時光,對于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思維視野,未來成長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能否拉開和別人的差距,為自己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全在你自己的選擇。
如果你不想虛度大學4年,應該怎樣升級自己呢?今天我們就從格雷厄姆·奧爾科特的書《如何成為一個學習忍者》中找尋答案。
1. 每天給自己安排充電
大學不像高中,有固定的上課作息時間。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能拉開和別人的差距。正如,下班后的時間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每天給自己安排1小時的充電時間,去做能夠讓自己在未來更有價值的事情。不一定和自己本專業相關,但是一定要能夠提升自己的技能。
比如,寫作,學英語,學習理財等,這些技能都能為你的未來加分。但是不建議,發傳單,送快遞等,因為這些工作只是勞動力的重復,并不能提升你自己的能力。
比如,我在上大學期間,每天堅持看美劇1小時,跟讀,練習發音。后來和美國人交流時,被問是不是在美國生活過。當然,好的英語口語也給我自己的求職加了不少分。
三分鐘熱情誰都有,但是貴在堅持。
2. 學會利用工具
那些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善于利用工具。你是不是經常羨慕那些學習成績好,社團活動樣樣不落,還能兼職賺錢的同學?
他們怎么能有那么多的時間呢?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那是因為他們用了很多好用的工具,很快地解決了問題,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比如,思考工具——豐田公司5問法。通過不停地追問5個為什么,就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幫我們解決一切問題,是不是很神奇呢?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話說多年前在美國華盛頓,杰斐遜紀念堂前的石碑腐蝕地很厲害,調查了好久都沒有找到根源。
利用豐田公司5問法,很容易找到事情的根源。
1. 石碑為什么腐蝕地這么厲害?
因為工作人員不斷清洗石碑。
2. 為什么頻繁清洗?
因為鴿子經常光臨。
3. 為什么有大量的鴿子來這里?
因為有大量的蜘蛛可供覓食。
4. 為什么有這么多的蜘蛛?
因為蜘蛛是被飛蛾吸引過來的。
5. 為什么有這么多的飛蛾?
因為他們是被黃昏紀念堂的燈光吸引過來的。
通過5個問題追問,我們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延遲開燈。
同樣的,我們學習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按照這5個問題追問自己。
除了思考工具,我們還可以利用很多組織工具來規劃自己生活。不要每天活得渾渾噩噩的,讓自己的生活清晰起來。
比如,可以通過記手賬來規劃每天要做的事情。可以使用有道云筆記或印象筆記的語音輸入功能來節省打字的時間。利用潮汐APP讓自己更專注。
3. 設置趣味點
懶惰是一種人性,沒有人愿意天天學習,我們都是喜歡享樂的。既然如此,我們就得想辦法不斷地激勵自己,讓自己能夠堅持下去。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小方法——設置趣味點,也叫積分法。
比如,每天早起獎勵1積分,專注學習1小時獎勵1積分,參加比賽獲獎獎勵1積分等。這樣每天把自己做的事情和積分都記在手賬上,每天看著自己的成就,瞬間動力滿滿。
當然,我們也需要娛樂。但是每一次娛樂都要消耗積分,比如看電視劇1小時,消耗2積分;出去逛街1小時,消耗2積分。
每周做一個統計,至少要保證積分是正的。還可以給自己定計劃,如果每周積分超過10,那么就獎勵自己一頓大餐或者買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你現在偷的每一個懶,都是給未來挖的坑。
拉開和別人差距的4年,你要放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