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曾聽說過一句話:當你不再成長的時候,靈魂就死了。
有如老輩曾教導的那樣,人但有恒 事無不成。
V先生曾說:
”大腦和世界,是一對矛盾。你的大腦存在于這個世界中,而世界又活在你的大腦里。”
「內即外,外即內」所言正是如此。
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除了觀察觸摸外,多通過話語,文字去了解另一個人,以下是我的二十條人生準則,日后會做適當修改。
「州凌志錄的二十條人生準則」
恪守自律 每日反思 日知所亡 感恩之道 專注是精
認識自己 生活趣味 合理推拒 重在行動 早睡早起
習慣整理 珍視親友 每日清單 適當留白 走走停停
多去嘗試 精進專攻 靜坐四刻 謙虛慎言 勤儉生活
01. 恪守自律
從「身體」的角度來說,日常生活三餐不可少,飲食搭配重中之重,謹營養失衡而造成體弱不支;
拜倫曾說:‘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
從「情緒」的角度來說,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生活中的那些試圖摧毀你的力量如心底舊疾,定要主動控制情緒,學會自我安慰,鼓勵,樂觀面對生活,若放縱自己的萎靡,或許會錯失良機。
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可樹立一定對自己的紀律觀念,適當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
02.每日反思
從這兩年生活中,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最為常用。
「每日反思總結」的內容有:
行程安排,飲食規劃,當天完成的習慣清單,未來的預定日程的記錄,以及一些零碎的生活有感。
*習慣清單:可以給自己設定一或兩條小習慣讓自己先培養自己要開始做這個事情的意識,后化為習慣。
「每周反思總結」的內容有:
周目標在月計劃/年計劃中的進度,本周的完成情況,本周時間的安排是否妥當?有無可更改的地方,整理每日讀書筆錄?歸檔,本周發生的很高興的事 以及一些感想。
「每月反思總結」的內容有:
本月的目標的進展情況,本月是否有計劃外的額外事項?如有,可考慮為日常安排適當留白注意,年目標的剩余展望,整理筆記 以及一些零碎事件 感想。
03.日知所亡
日知所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有求深意是徇人。
出自曾國藩先生的十二則日課。
「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天讀書,都要記錄下所得所感,但注意不要刻意地從書中謀求深意,否則,就是曲從于他人。
起初,可先從記錄幾句為始;后可逐漸增加其他元素,豐滿自己的支架結構;提煉精華,自身運用。
04.感恩之道
‘It's easy to be thankful for the good things, while a life of rich fulfillment comes to those who are also thankful for the setbacks.'
—— 對美好的事物感恩很容易。然而,精彩的人生屬于那些對挫折也心存感激的人。
前陣因地理勘察研究活動,我與組員一起去往別處,進入火車內部時坐在前方的一位老奶奶起身想從上方的架欄上取自己的行李,同學漢斯與我便幫助她將行李拿下來送她出了火車通道,最后告別的時候,老奶奶柔和的笑容與一句簡單的‘ thank you ’ 都讓我心底溫暖了很多。
不論是別人幫助了你,還是你幫助了別人,都要心懷感恩并主動傳遞給對方,或許會收獲意外的驚喜。
05.專注是精
借鑒Scott Young的經驗,歸納幾個經驗點:
·「啟動效應」
如早起后,給自己建立一點儀式感,喝一杯水后就開始工作。
·「無干擾的休息」
你懂的,最好能關上手機無線信號,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 主動工作」
使得任務變得主動,如聽一堂課不僅記錄老師的話,還要記錄一些自己的想法。
·「 固定日程」
保證自己有休息的時間,給日常生活留白
06.認識自己
「在失敗中反思」
采銅在文中寫道: 平常的我,是一個自信滿滿的人,而只有遭遇失敗時,我才會陷入反思,從而發現自己或在能力、或在性格、或在品行上的缺陷。而當失敗越為慘痛時,我的反思也會愈加深刻和持久,也越能下定決心不犯第二次相同的錯誤。
「撕掉自己的標簽」
不為自己做任何設限的思考,獨處時與內心的自己對話,這時寫日記也是個很好的習慣,我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常常會選擇寫寫日記,身體里的負面氣息也就隨之而去,合上日記,你又是一條好漢。
07.生活趣味
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一些枯燥乏味的事,給自己的日常主動添上色彩會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體驗,我給自己設定了一些特別的日子:
「電影日」每周一次,我經常在周四;如果那周很忙,可適當拆分成幾段留著做為放松的一種方式。
「無所事事日」這個概念是在初讀《神奇手帳》時所得,可每月規定周末中的某一日做為當月無所事事的一天,完全的放松自己的精神。
「親自料理」很喜歡與親友分享自己做的料理,在收獲味覺上的喜悅的同時也能與身邊親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
08.合理推拒
就我而言,在享受獨處的同時能收獲的比以往多上許多。
日常工作,交流中難免需要與對方互相配合,處理這些雜碎的事情有時讓我感覺很疲憊,所以獨處也是一種可以讓你抽身于工作,將注意力真正投放到自己內心的好機會。
合理的推拒,會讓生活中更多一些屬于你自己的時間,幫你處理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愛做的事。
09.重在行動
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奇正相生,循環無端,漲跌相生,循環無窮。
機遇孕育著挑戰,挑戰中孕育著機遇
10.早睡早起
保持作息于十點入眠,五點起床。
若無法入眠,可在每日總結,定好明日計劃后關上燈,與一些舒緩的音樂一起放松自己的精神環境,端坐冥想或瑜伽都是個好方法。
11.習慣整理
當你拿出一件物品,記得把它放回去。
我本身有點強迫行為,不至于說強迫癥的程度,但是習慣自動化地整理周邊物品,不得不說給我省了很多力,找一樣東西立刻就能找到。
12.珍視親友
由于長期難以歸家與家人,朋友見面,所以前些時候有些失落。
學業,工作的間隙來個視頻通話也會經常被打斷,于是我在手機上下載了「日簽」,每日給父母,親近的一位友人發去當天的「日簽」,記錄自己的生活。這樣平時能一直與對方有溝通,避免讓對方產生擔心的情緒。
13.每日清單
習慣于每日一天的日程全部結束時,寫下明日的清單規劃,放在床前的小桌上,給自己的明天更多一點期待,起床的動力也會大一些。
14.適當留白
15.走走停停
「旅行」是每年必辦事項之一,有長途也有短途。
不用每個景點都去,多在旅行路中與當地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為上。
前陣與友人去距離兩個小時車程的海濱城市布萊頓轉悠,在當地有名的海鮮餐廳點餐時服務員是一位海對岸的法國年輕人,順道聊了些日常,也一起記錄在了當天的日記中,作為一份回憶收下了。
16.多去嘗試
簡單的四個字其實并不容易做到。
多去嘗試一些與日常生活相反的事未免不會給生活帶來一些其他角度的新的思考。
17.精進專攻
明確自己的目標導向,專攻目標事項,精進自己的能力。
18靜坐四刻
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體念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出自曾國藩先生的十二則日課。
靜坐養性:每天不限任何時間,必須靜坐一小時以上,體驗圣人所教誨的仁心,使思慮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結,就像寶鼎一樣鎮定而不可動搖。
19.謙虛慎言
《墨子·非命中》:“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
《棠溪書舍記》:“慎言,篤行之一事耳。“
謹慎言語,尊敬他人。
20.勤儉生活
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出自 [戰國時期]《荀子·正名》
注解:人的欲望雖然是不能消滅的,但對欲望的追求是可以節制的。
成由勤儉敗由奢。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