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每一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怪獸。
電影《燃情歲月》中美麗的女主蘇珊卻有著令人嘆惋的結局——她看著梳妝鏡里迷亂、焦灼、緊張兮兮的自己,將手槍對準了太陽穴......蘇珊無法駕馭心中的小怪獸,她痛苦不堪,終于以這樣一種極端的形式解脫。
蘇珊作為山姆的未婚妻來到農場,卻被山姆的哥哥——崔斯坦的氣質深深吸引。后來,山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去。崔斯坦眼看弟弟死去卻無能為力,為此自責浪跡天涯。蘇珊則在苦等無果中嫁給了奧利弗。多年后,崔斯坦娶了印第安女子為妻,不幸一次意外中,妻子被人誤殺。
蘇珊為了能和崔斯坦在一起,曾幻想過讓山姆死去,結果她至死都認為山姆的死與自己有關。后來,崔斯坦妻子之死讓她進一步相信,正是自己充滿罪惡的私心才葬送了那兩個人的性命,并由此深深自責,直至無法承受,以死解脫。蘇珊被心中的那個小怪獸殺死了,小怪獸就是蘇珊自己。
我們來用弗洛伊德的理論解讀一下蘇珊。
弗洛伊德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本我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的部分,其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包括饑、渴、性等,所以別覺得不好意思,我們就是貪吃貪睡。本我產生的需求需要立即滿足,支配本我的是快樂原則。蘇珊的“本我”告訴她:自己要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哪怕違法,于是蘇珊幻想讓山姆在戰爭中死去。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處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其成分是社會道德、個體良心、自我理想等,所以我們貪吃貪睡卻有節制。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則。因此即使想和崔斯坦再續前緣,蘇珊也沒有超越底線,作為嫂子,在街頭和幸福的崔斯坦一家人寒暄,即使心中翻江倒海。
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間,是現實中本我和超我共同作用的結果。源自本我的各種需求,因為受到超我的限制,不能在現實中立即滿足,需要在現實中逐步協調,達成一個比較和諧的狀態。最終的現實狀態就是自我,所以我們貪吃貪睡卻沒影響職場發展信心滿滿。支配自我的是現實原則。蘇珊的自我沒有協調好本我與超我的關系,混亂而緊張。最終她認為自己是罪惡之源,該當死去。
用冰山理論來解釋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很貼切。露出海面的僅僅是冰山的八分之一,是很小的一部分,好比超我與自我;海面下的龐大冰山就像本我。假若本我是"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則是"我應該要"。
本我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本我遵循快樂原則,怎么快樂怎么來,它是一只小怪獸,就住在我們心里。我們自私、貪婪、懶惰、傲慢、嫉妒、暴怒等等的感受都來自它。
每個人可能都曾討厭自己有這樣那樣的人性弱點,其實人人都是這樣,很正常,不要像蘇珊一樣因此產生罪惡感。那些看起來很優秀的人只是自我協調比較到位而已。要想很好地協調自我,首先要認識到這個小怪獸的存在,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心態才能逐步平和,然后隨之而來的協調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所以,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怪獸,但是,請別害怕,它長的是你的模樣,擁抱它,才能馴服它。
—End—
作者:穆紫,喜歡思考,堅持原創,有點清新比較文藝偶爾犯二,努力書寫有想法有靈性有溫度的文字。轉載請聯系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