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終于建立起來了。可我有一個疑問:為什么要建立雄安新區,其充分必要條件是什么?雄安新區的建立對區域經濟產生何種影響?上海會不會成立第二個雄安新區?今天我們腦洞打開,一一回答這些答案。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從深圳特區尋找一些思路。中國設立深圳特區,是考慮當時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深圳地理優勢以及歷史因素。中國嘗試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需要在中國國土上哪些典型作為試點,一旦成功即可全國推廣,這樣可以將風險降低。第二:深圳靠近香港,非常適合吸引外商投資;第三:深圳原本就是個小漁村,沒有歷史遺留的人文問題,現在的深圳幾乎都是外地人,這種氛圍容易形成公平的機制。基于這三點,我們推測為什么會設立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是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超級城市地區承載能力日趨緊張的背景下,隨著今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涌現出一批超級城市,這些城市能夠提供一流的就業機會,醫療,教育、娛樂等,從而吸引一大批人涌入。城市人群在給城市帶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同樣帶來了更為緊張和愈發管理混亂的城市環境。在有限的區域內,不斷的涌入大群,對經濟有幫助的同時,都會給城市管理帶來嚴重的挑戰。雄安新區的設立的基本國策是解決超級城市-北京城市的發展問題,而探索的新型的城市群發展策略。
那么超級城市的北京面臨的主要是什么,非要雄安新區去解決。北京現在常駐人類2000萬,北京的人口紅線是2400萬,為什么一個城市非要設立一個人口紅線,往往是因為地區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試想一下,這么多人分布在彈丸之地,吃穿住行哪一個都是問題,更何況北京是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任何政策在規模人口面前都會大打折扣,安全治理將面臨嚴峻考驗,北京存在的所有問題,幾乎都是人口的過多引起的。所以雄安新區是解決超級城市-北京規模發展問題,而探索的新型城市群策略。
我們找到了雄安新區設立的必要條件,那么北京周邊很多城市為什么非要選擇雄安新區。北京西北東三面環山,考慮交通等因素,如果要選擇新區必須從北京的南面的入手。北京的南面是保定市和廊坊市,而廊坊處于北京和天津的中間,北京到天津121.7公里,從深圳城市發展的規模(2000平方公里)看,廊坊的地理位置并不理想,其有限的地理空間,在解決北京城市問題上捉襟見肘,所以唯一能解決的地區是保定。保定緊靠北京,按道理可以將緊鄰北京的幾個縣(固安等)作為解決北京的首選才對,這樣不管從遷移還是從解決地區問題,都非常方便。我認為有兩點:第一:北京周邊固然好,但是周邊的城市受北京的影響,房價等已經很高,遷移的成本過高,經濟上不劃算;第二:中央試探新型城市群策略,最好能夠獨立于超級城市。所以這里最好的選擇就是雄縣、安新縣、榕城縣。其離北京100公里,經濟開發有限,環境優越,資源承受能力強,交通便利,同時又處于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作為解決超級城市問題,是非常理想的,這也是雄安新區設立的必要條件。
總結:雄安新區的社會的必要性是:中國嘗試解決超級城市-北京發展問題,探索新型城市群策略的基本國情下而建立的。雄安新區地區的區域優勢,使得其成為新區的充分條件。在這里我們可以得出中央決策的思路:
1、中央力求解決超級城市問題,建立新型城市策略,定位明顯。
2、設立新區考慮超級嘗試區域地理位置特點。
由此我們得出了為什么要設立雄安新區,以及雄安新區為什么能脫穎而出。既然新區的設立是解決城市人口問題,目前其他城市呢,尤其是上海,廣州。這兩個城市該如何去解決人口問題,疏導地區承載能力扥問題,雄安模式是否適合上海、廣州。如果是雄安模式又改如何去選擇呢,這些都需要思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上海、廣州也只有疏導才能解決地區城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