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休剛回到家,母親便說她身體不適,想讓我帶她去醫院檢查一下。
“沒什么大礙就別去檢查了吧,我先給你買點兒藥吃吃看。”我隨口推辭說到。一方面是到醫院檢查真的是費時又熬人,另一方面是剛回到家懶得出門。
“還是檢查一下吧,免得以后出什么大問題給你們添麻煩,我今年感覺自己體力一下不行了……”母親聲音有些哽咽,說完便轉身走進了廚房。
我一下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再去安慰母親,也不知道再說些什么。只等她從廚房出來后,收拾穿衣出門。
“快點走,這邊。”醫院總是人滿為患,我又一次對母親催促著。但話說出口后,就又深深的自責了:年近七十的母親腿腳不便,走路蹣跚,反應也慢,怎么能像年輕人一樣?
對于我的絮叨,母親不說話,只是默默的跟緊我,努力加快步伐。掛號,繳費,做檢查……等結束時已經中午飯點了,醫院的人也開始稀稀拉拉起來。
“你坐在椅子上等我,我去取藥。”我囑咐母親。母親像個聽話的孩子一樣,坐在那一動不動,生怕我回來找不見她。
等我排隊取完藥,往回走時,偌大的大廳里只剩下母親孤零零坐在那里。她時不時看看取藥的窗口,焦急的等待著。走向母親的那段距離,不長,但我卻看到了許多內容:母親的頭發已經全部花白了,母親的臉上布滿了皺紋,母親的背也微微駝了……我是有多久沒有認真的看過母親,沒有耐心的聽她嘮叨家長里短。
那一刻我的眼睛很酸,想起了小時候。
記得上小學一年級時,有一次感冒發燒,醫生給我開了三天的青霉素。每天中午十一點多快放學的時候,母親便準時在教室門口等我了,那時候母親還年輕,矯健的背影是我的依靠,是全家的依靠。我怕疼,母親會在打完針之后給我嘴里塞塊糖,她說吃顆糖就不疼了!我累不想走路,母親就背著我,一步步走回家。
時間如流水,母親真的老了,在我一次次的不停地絮叨中,在我一次次略顯僵硬的語氣中,在我不知不覺中,母親已不再是我小時候那個“疾馳如風”,干練利落的母親,她的身軀已經開始佝僂了,視力開始模糊了,聽力開始下降了。
我又一次陷入深深的自責,為什么我現在還埋怨母親碗沒洗干凈、地沒拖干凈?為什么我要把最壞的脾氣給最親的人?殊不知,他們已經老了,不會在原地等我。
空無一人的醫院大廳里,母親看見我回來了,像個小孩子一樣,眼睛里頓時有了光芒。我走過去挽著母親的胳膊,輕輕地說:“媽,藥取了,咱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