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悅讀———
【0301讀書感悟】
今天讀《雙腦記》,里面提到了一個詞“鏡像神經元”。
神經元是大腦里一種細胞,而鏡像神經元的存在可以使我們在看到別人進行某種動作時,自身也能做出相同的動作。這種特性讓我們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執行基本的動作。
鏡像神經元的存在,為人類的模仿學習提供了理論基礎。而這種模仿學習,從嬰兒剛出生就已經開始,(出生10分鐘的嬰兒是如何學習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4MjI2NTMy.html)前幾天有朋友問:“寶寶多大開始進行早教啟蒙。”我當時的回答是:“有人說,如果嬰兒在出生后的第三天開始進行早教,那已經晚了兩天。原則上越早開始越好。”
那樣說,是因為我知道應該早早開始,而且越早越好,理論的解釋是嬰兒的大腦在這一階段處于飛速發展時期,需要給予盡可能多的刺激。現在看來是貌似有道理實則很沒什么說服力。但當我從書中看到鏡像神經元時,那一刻突然意識到,這是為什么進行早教的,一個重要的理論點:“科學有效的早期教育,是幫助嬰兒建立最基本的行為認知和語促進語言發展的最好方式。”
如果家里有牙牙學語的寶寶,您可以觀察一下,在我們跟嬰兒互動的時候,嬰兒的眼睛是時刻關注著大人的嘴型,因為嬰兒需要“看到”
如果您跟2歲左右的寶寶交流,您會發現嬰兒會時刻注視著你的眼睛,或者說她需要看到你的眼睛,因為他通過“看到”眼神的變化,從而捕捉情緒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