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反思的文章。
發現我經常起大早趕晚集,時間似乎總是不夠,這是不是我的錯呢?——一定是的啊。
早晨的時間總是不夠,無論我起的多早,經常匆匆忙忙跳上公交車,否則就要遲到十幾分鐘。而在這之前的準備時間里,我覺得自己沒有浪費什么時間啊,也就是聽聽廣播,換衣服的時候稍微花了點時間,總不能不梳頭吧——臉就經常來不及涂了,匆匆噴了兩下水,滴了一滴原液就跑了——就是這樣要還經常遲到。
晚上的時間也是不夠啊,基本上八點半左右開始做事,可真正開始有成效滴做事經常要到十點以后了——好像是從念書時候就這樣了吧……
我的時間總是不夠,我錯在哪兒了呢?
錯在我把時間給碎片了吧。
在碎片化時間這個概念出來前,我的時間就被我分割的支離破碎的。
難怪老媽總要催我,胖子總嫌我做事太磨蹭。
其實不是我做事太慢,也不是我做事太磨蹭,是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總要去做另一件事,于是1+1<2,而其實,令我分心的另一件事往往都是小事。
據說經常整理房間,讓桌面、家居斷舍離能令人心情愉悅,那么,在干活前也斷舍離一下,想來也能令干活的效率更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