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劉德揚?個廬藝術空間?1周前
齊白石? 鯉魚爭變化
齊白石這幅作品,哪怕是黃口小兒都知道畫的是青蛙。但是,畫面上的題款卻是“鯉魚爭變化”。明明是青蛙,怎么又是鯉魚了呢?他老人家是不是昏聵了,犯糊涂了?
齊白石? ?蛙聲十里出山來
《蛙聲十里出山來》這幅作品是齊白石九十一歲時,應老舍先生命題畫的一幅水墨畫。對于老舍先生的命題,齊白石思考了近一周時間,然后用焦墨畫了兩壁山澗,湍湍急流中畫了六只順水而下的蝌蚪。畫面上雖然沒有青蛙,但是既然有蝌蚪順著十里山澗遊下來,那么,就可以想到一定有青蛙在深山里面吟唱。這就是“蛙聲十里出山來”的詩意,老舍先生看了后連連叫絕。這幅畫可謂“深文隱蔚,余味曲包”,讓人想象、耐人咀嚼。
關鍵是這幅畫還說明了一個最為重要的事——蝌蚪,是青蛙的孩子。它們長大以后,就會變成青蛙。由蝌蚪而變青蛙,這是一種必然,是不爭的事實。
鯉魚呢?為什么會和蝌蚪“爭變化”呢?
個廬作品? 欲罷不能 NO.30??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山西省河津市禹門口),就會變化成龍。《埤雅·釋 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后來世俗以“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但是,這僅僅是一個傳說,一個夢想。鯉魚就是鯉魚,不可能一躍為龍。看到蝌蚪變青蛙,鯉魚真是“羨慕嫉妒恨”,內心那個急呀!所以,它要爭變化,想要像蝌蚪變青蛙一樣,一躍變龍。
然而杯具的是,“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它只能是一種夢想、一個意淫。
齊白石先生還有一幅作品,畫的是他最為得意的蝦。畫面上題的款識卻讓人深思——“蝦若為龍海亦渾”!是呀,如果大海里的蝦都變成龍,其狀如何?應該是慘不忍睹,必然是“四海翻騰云水怒”,一片昏天黑地。
由此聯想到當下藝術界各種“大師”云集,各種“天下第一”,諸如“牡丹王”、“蘭王”、“虎王”、“熊貓王”、“藏獒王”……等等如過江之鯽,“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臺”,再讀齊白石先生“鯉魚爭變化”、“蝦若為龍海亦渾”等等妙題,直接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