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
本書作者是斯圖爾特·弗里德曼,他是沃頓商學院管理系的第一位教授,也是沃頓商學院領導力項目和沃頓商學院工作/生活一體化項目的創始人。他擔任很多組織的顧問,包括美國勞工部和國務院、聯合國,以及兩個白宮行政管理部門。他被《職業婦女》雜志評為“美國25為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被《思想家50》雜志評為“世界排名前五十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關于本書:
本書廣受多家雜志和名人的好評,它的英文名稱是LEADING THE LIFE YOU WANT: Skills for Integrating Work and Life,說實話,本書的中文譯名太普通,讓人很難一眼看出本書想傳達的思想,也很容易讓人們對這本書嗤之以鼻。
一開始作者首先把他的研究結果擺出來,告訴我們用“工作/生活平衡”來比喻工作和生活其他方面之間的關系是極為誤導人的,提出“生命”實際上是生活四個維度的交叉和互動:工作或學習、家庭或家人、社區或社會,以及思想、身體和精神的私人領域。進而提出把它們融合起來以實現被稱為“四相共贏”的目標。
然后作者告訴我們一些零散的技能能夠幫助我們找到融合這四個維度的方法。這些技能是可以學習的,通過實踐,我們就可以熟練掌握它們。緊接著作者就將這些技能列舉出來并做了簡要的說明。
為了讓我們能更加有效學習這些技能,并且看到其實際應用的效果,作者在第一部分列舉了六位杰出人士的故事。并從他們每個人生活的不同領域,各自抽取出來3個典型的技能來加以說明。當然,通過我的閱讀,發現這六位杰出人士身上展現的不僅僅是作者重點提出的那些技能,他們還掌握著各種其他的技能。這是不是也說明,對這些技能掌握的越多,越熟練,那么未來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接著第二部分,作者深入剖析了這些技能,對應每項技能各列出了兩個練習方法,這有助于幫助我們學習這些技能。
主要內容:
本書所介紹的技能,其堅實基礎的最重要部分,便是“全面領導力”。實現“全面領導力”,需要滿足三個基本原則:保持真實性、保持完整性、保持創新性,而遵守這三個基本原則就需要本書提出的18項技能。
第一部分:
書中第一部分列舉了六位代表人物如何在他們的生命歷程里,以他們獨有的行為方式實現“四相共贏”,即以共同增進的方式融合不同的生活領域。
我的理解是,雖然這六位成功人士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可能他們本身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使用什么方式,但他們確實掌握了本書作者所總結的這些技能。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講,我們可能沒有他們那樣的經歷和資源,但我們可以通過可以練習的方式來掌握這些技能,可能我們仍然不會向他們那樣成功,但掌握這些意味著我們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能會是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更輕松。
我一開始閱讀的時候,對于這些人物的經歷說實話沒有什么共鳴,覺得與他們隔得太遠了,腦子里想“這不又是一本名人傳記么?看完了又會忘了吧”,因此只是泛泛的看過,并沒有學習到他們行為處事的方法。后來我想了個方法,把他們的照片搜了出來,這樣,在我腦海里,他們就不僅僅是一個個人名了。我會更容易相信,他們也僅僅是普通人而已,能更容易的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潛力。
湯姆·蒂爾尼:“你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軌道。”
謝麗爾·桑德伯格:“如果你不愿意接受這份工作是因為最近想要生一個孩子,那么我想我們可以再談談。”
埃里克·格雷騰斯:“我沒有位置來存放自己的痛苦、不幸、自憐。然而為人服務所帶來的治愈和振奮效果仍然有效,而且被低估。”
米歇爾·奧巴馬:“看看生活為我們提供了什么也是很有趣的。從很多方面上說,我們在這里等待搭車,就像在觀察有什么機會將會浮現出來。而且你越是勇于嘗試就越容易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朱莉·福迪:比利·簡·金“總是對我說:‘如果你能夠從零開始,你想為你的后代,不是你自己,做些什么?想想他們,這就是我想讓你思考的東西。’”
布魯斯·斯普林斯汀:“你不能總是套公式地想要滿足觀眾,這樣你既折磨了自己又折磨了觀眾……總得有一方先站出來說‘我們要脫離束縛,嘗試點新鮮的’。”
通過仔細的閱讀這六位名人簡短的經歷后我發現,在美國的文化背景下,他們真的只是普通人而已,他們是通過自身與生俱來的或者后天培養的獨特的技能而實現成功的。雖然作者為我們指出了他們每個人具有代表性的三個技能,但是他們每個人身上所體現的,不僅僅是那三個特質,而是眾多特質的融合。他們也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比如失敗的婚姻,不同維度的矛盾,但是通過將這些技能融會貫通,最終他們實現了“四相共贏”的目標,因此成為了我們口中的成功人士。
而這十八項技能,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具備一些,差別在于我們如何的運用和堅持這些技能和理念,即使沒有我們也可以通過聯系而掌握這些技能。幸運的是,作者在第二部分給了我們指導和練習方法。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一開始,作者并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培養加強這十八項技能,而是首先向我們強調了我們不應該做的事!
不要畏懼成長!不要畏懼成長!不要畏懼成長!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作者告誡我們書中的六位成功人士:
他們并沒有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他們想盡辦法堅持原則,無論前面出現什么障礙,都努力成為自己想要變成的那種人。他們也會犯錯,甚至有時候也會惹人生氣,但是他們總是在嘗試著讓一切變得更好,總是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某些技能,以更有成效的方式讓生活的各個方面相互融合。
雖然你可能沒有同樣的才能、資金或捐助者,但是你有同樣的潛力,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引領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沒有必要追求成為書中的任何一位,只要向他們學習就好。
所以,不要畏懼成長,行動起來,提高你的技能!
一、保持真實性的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思考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并且分析生活中的四個領域(維度)主要角色的重要性。練習:理想的自我、四個領域。
2、保持價值觀始終如一:思考你在生活得不同方面會有不同的行為么?要注意,沒有人是能始終如一的。思考你的行為和你的價值觀吻合么?說和做一直是兩件事,因此要公開自己的目標。練習:話題發起者、保持你的價值觀。
3、使行為與價值觀相匹配:反省自己做事的意義,堅守那些有價值的能力。練習:尋找更宏大的意義、做自己想做的事。
4、通過故事傳遞價值觀:通過故事與他人產生共鳴,思考自己愿意暴露多少關于自己的事情?鞏固自己的能力。練習:自傳、社交媒體。
5、思考你將為后人留下什么:大致想像一下你對世界的影響,思考你的選擇會讓你離追求的未來更近還是更遠。練習:時間穿梭、近/遠。
6、學會承擔責任:承擔責任意味著有勇氣和能力不違背自己的價值觀,通過向別人和自己展示你相信的東西來幫助你了解如何成為更真實的自己。練習:伙伴系統、調整。
二、保持完整性的技能
1、明確期望:更好的傾聽,理解別人興趣所在,同時表達自己所看重的東西。練習:相關者的期望、更好的人際關系。
2、幫助他人:一旦你開始關注他人,你會自然的增加自信。幫助別人需要勇氣和內在的力量。練習:需要幫助嗎?傳遞愛心。
3、建立支持網絡:領導特質是不可能發生在社會隔離的環境中的,這需要團隊精神。這是一個一生都要建立的社會網絡,通過尋求幫助和給與幫助。練習:誰最重要、SOS!
4、運用你所有的資源:人們可以有無限的方式來把他們在一個領域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追求其他方面的目標上。當所有的可能性都融入到了你生活中,生活就會更加和諧。練習:傳授技能、創造性的聯系。
5、明智管理界限:更智慧的管理不同職責之間的界限,學習在你和周圍人需要的基礎上,既分開又融合你生活中的不同領域。練習:集中于一項任務,切斷與外界的聯系、分離與融合。
6、讓不同的思維(領域)合而為一:探索人生不同部分(維度)接觸到的人是如何看待你的,不同的特質是否可以應用到不同的維度里?練習:隱藏的身份、融洽的計劃和目標。
三、保持創新性的技能:
1、重視結果:對自己的目標有信念,然后像激光一樣瞄準它。練習:情節、成功的標尺。
2、解決不同領域之間的沖突:我們如何做出選擇,成為了為我們生活的不同部分找到能夠帶來效益而非傷害的解決方案的關鍵部分。練習:盟友而非敵人、激發自我。
3、挑戰現狀:你可以通過創新來提高這個能力,你可以做一件從沒做過的事。練習:在實驗室、我的問題=我們的問題。
4、發掘全新的行為方式:通過尋找做事的新方式可以不斷地訓練你的創新力。練習:集體資源方案、勾畫你的思維導圖。
5、擁抱變化,奮勇前進:為即將到來的變化衡量最壞和最好的結果,同時打破信仰,重新考慮這些變化對你和那些對你重要的人來說意味著什么。練習:最理想/最糟糕的情況、挑戰你的信念。
6、營造創新的文化氛圍:通過學習他人和教導他人來展示自己對學習的欲望,鼓勵別人追求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新知識可以同時提高你自己的創新能力。練習:其他視角、教授。
個人總結:
作者也說了“任何個人都不太可能擁有這一切——實際上,根本不可能——但是掌握了這一套技能便意味著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閱讀完整本書之后,我對作者提出的18項技能是保持懷疑態度的,人生的成功與否,怎么可能就通過有數的18項技能來決定了呢。我想這可能也是作者刻意總結的,通過鍛煉這18項技能,就會幫助人們培養出一些內在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法與能力,會使我們更好的融合這四個維度。我想每個人當然不可能完全掌握這些,但越是熟練,那么所培養出來的能力則越會幫助我們走向成功吧。
我們可以開始在工作和生活的其他部分之間制造和諧與平衡,運用這些技能,通過具體的實踐來掌握它們。只要越來越熟練的掌握這些技能,成功融合四個維度,我們就會越來越接近實現“四相共贏”的目標。
另外,通過仔細閱讀這幾位杰出人士的基本經歷,我發現他們大多都有幫助他人的特質(創立非盈利組織,參加慈善活動,甚至寫書),還有他們在面對與自己價值觀違背的誘惑時,他們知道什么是對自己最重要的,勇于拒絕誘惑。所以,我們可以從幫助他人和拒絕誘惑開始,堅持鍛煉這18項技能,融合我們生活的四個維度。
剛剛開始練習寫點什么,以后會越寫越多的,相信自己也會逐漸的進步。
來都來了,留下個喜歡給我點鼓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