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幾天,有這樣三個帥哥聚在家里。他們進進出出,一起吃飯,一起打游戲,一起聊天。我滿心喜悅,忙碌著做美食,切水果,思緒不時飄忽到他們童年的時光。
? ? ? 他們仨年紀相當,小巫是大哥,小揚是二哥,個子最高大的小魏成了三弟。
? ? ? ? 小巫四五歲的那個暑假,從老家來我家小住,我是他的二姨。帶小巫出門溜達,他一邊走路一邊蹦蹦跳跳,還專門去踩那些路面凸起的磚頭,遇見小花壇,準得跳上去再蹦下來。偶有不小心的時候,摔下來,皮破流血了,他也不哭,照樣站起來樂呵呵地玩。我們在一旁提心吊膽,時不時喝令他回來,跟著我們走。他乖乖地跟過來,眨巴著大眼睛,牽著你的手,老實了一陣子,又故態復萌。不知哪一天,也許是因為不好好吃飯,也許是因為調皮不停,惹惱了我。我拿著塑料彩色金箍棒把他結結實實揍了一頓。他趴在陽臺上,臉朝著天空,嚎啕大哭。那天開始,他知道二姨生氣時是會揍人的,再一起出去時就比較配合線路了。坐火車送他回老家,遠遠看見來迎接的媽媽,這孩子跑過去,一把抱住媽媽,哭了起來。那么小的孩子,第一次離開媽媽那么多天,見到媽媽,也許是高興,也許是委屈吧。
? ? ? ? 小揚是舅舅的孫子,我是他的二娘。第一次來我家估計是二三歲,跟著我家小魏搭積木玩小火車的年齡,開心得不想回家,要爸媽使勁拉著才走。再次來我們家,我們很多人一起去水禾田吃客家菜。當然,小孩子主要不在吃,在于怎么玩。吃飽飯,一抹嘴,就嚷嚷著要二娘帶他出去玩。我們步行一千多米來到梅隴鎮小區玩。他們四五個孩子把小區的所有運動設施玩了一遍。我又當敵軍又當指揮者,游戲結束還不過癮,又回到我們樓下小區做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不知不覺,下午三四點了,我雖然年輕體壯,也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小揚還是鬧著不給我回家喝水歇息,拉著我的衣角:“二娘,再玩一次嘛!”我實在累得兵荒馬亂,只好佯裝生氣,才逃回家。
? ? ? ? 小揚再一次來,已上小學二年級吧,在家吃午飯。姑婆做了家鄉特色菜——讓豆腐,色香味俱全。小揚特別愛吃,吃了一碗飯,去廚房裝飯,回頭說:“還有兩塊豆腐,你們別吃,留給我!”我們在家常吃這道菜,比他小的小魏早已不稀罕,只是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好好,都留給你!”當晚,將近拂曉,我聽到隔壁有動靜,起床推門一看。天啊,房間里燈光大亮,這小家伙正趴在床上看書。“你這是一夜沒睡呢?”“是啊,我看見房間里那么多書,都是沒看過的,就睡不著,一直看!”
? ? ? ? 說到小魏,點點滴滴道不完,就談談他也許記不清的幾件事吧。兩歲左右,帶他去龍華市場,看見珍珠鳥就指著說“鳥!鳥!”眼睛發光,不肯挪步,我們只好買下了兩只珍珠鳥和鳥籠。每天早上起來,對著珍珠鳥嘰里咕嚕聊一會兒天,他才愿意吃早餐。一天早晨,起床后發現,一只珍珠鳥斜臥在籠子里,仙逝了,另一只孤單地叫喚。我們不忍心,就決定把這只珍珠鳥放了。“飛了,鳥飛了!”小魏指著飛出陽臺的鳥,幸好沒哭。后來搬了新家,還養過兔子。養了一段時間,兔子病懨懨的,我們一起把兔子放回一片大菜地。
? ? ? ? 一想起那件事,我心里就非常慚愧。那時,我連續多年帶畢業班,經常很遲才去幼兒園接小魏。放學了,小魏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小朋友陸陸續續被爸爸媽媽接走。他留下來,幫老師抹桌子,擺玩具,擺好玩具又洗小毛巾,再把小毛巾掛得整整齊齊的。媽媽還沒來。等媽媽匆匆忙忙趕到幼兒園,把小魏領出幼兒園,街上常常已是華燈璀璨。那天,手提包里裝著四顆奶糖,我帶著彌補遲到的心思給小魏。小魏開心得不得了,笑得傻乎乎的。過道里遇見同班的另一個小朋友,我就讓小魏分一顆糖給他。小魏把糖死死攥在手里,怎么勸也不愿意。小的時候,就得開始教孩子分享,怎么能那么自私,長大沒朋友了?想到這兒,我把他領到一旁,狠狠地教訓他,還威脅不帶他回家。他哭得稀里嘩啦的,跟在我的后面回家。到了小區,我還故意躲起來,他哭得更兇了,保安叔叔詢問他,我才出來把他帶回家。那時,我是多么不稱職的媽媽啊。一想起,我就后悔,不應該這樣對待他。因為這事,我重進課堂,再次學習兒童心理學知識,一遇到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我就忍不住翻看。
? ? ? ? 時間在我們身邊,嘩啦啦的聲音像流水唱著歡快的歌,那可愛得如黃鶯歌唱的時光逝去,迎來了白玉蘭般的青春歲月。小揚六年級去了美國,今年被錄取到加州大學。有一個漫長的假期,跨越千山萬水,克服疫情的隔離,他歸來了。小巫獲得青少年組市乒乓球冠軍,已在廣州上大一。小魏也即將去哈爾濱開啟大學生活。那個跟在我后面叫我“二娘二娘”的孩子,那個跟在我后面叫我“二姨二姨”的孩子,那個跟在我后面順嘴叫我“二媽二媽”的孩子,長大了。他們仨和我走在一起,個個都高我一頭,我得仰著臉和他們說話。
? ? ? ? 他們仨聚在一起,談論的是微積分、電腦游戲、轟趴、選課等話題。我聽不懂,一插嘴就成笑話。他們在一起打球,汗流浹背。他們在一起斗地主,互貶互懟,快樂的笑聲要把客廳的房頂掀翻。
? ? ? ? 孩子們一天天健康成長,從牙牙學語到大學學堂,身體和智慧一樣茁壯。白天感慨萬千,晚上隨著夜幕,我越來越相信,有一種向上的力量,有一束指引的光芒,那就是孩子們成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