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家快餐店的售貨員,快下班時來了一名陌生的顧客,想買一份15元的套餐,而他身上只有5元錢,后廚有一份隔夜的套餐。如果你是售貨員,你會怎么做?
有人回答不賣,因為交易的目的是獲利,如果15元的套餐按5元出售,無法獲利。而且是陌生的顧客,也沒希望讓他賒賬。
有人回答,把套餐拆點給他,能賺一點算一點。。。。
總之大家的回答都在想辦法,在15元的需求和5元的現實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而當老師問:可不可以把隔夜套餐賣給他?大家異口同聲的說:不可以。
問:為什么?答:因為隔夜套餐是不合格的。
老師當時笑了笑,說:為什么我們有時候會心安理得的把不合格的軟件交出去?
為什么?
1.專注度不夠。
有時候我們接到一個需求,明知道我們的交付能力無法達到或者是知道用戶的需求不合理,我們卻沒有拒絕用戶,而是以犧牲質量草草實現。后果呢?出現阻塞性故障遭到投訴,或是失去用戶的信任。
2.沒有明確的質量指標。
質量是一個概念,始終是個相對值,需要指標來度量。什么是不合格?什么是質量上乘?要通過用戶溝通和業界對比形成一個定義。在軟件開發過程中DoD也是一個重要的體現。
如何提升質量?
對外,抬頭看世界,為自己定下質量目標。
對內,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加強質量內建。
整體,優化管理流程,時時反饋改進。
能借鑒的成功案例和措施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都適合自己,要根據項目情況不斷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