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篇文章,深有感觸的同時想到自己每次做家務時,都會打開音頻書聽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慢慢的,卻發現:
我一直走在這樣的路上,不快也不慢。
真正的斷舍離其實是內心的斷與且,現在不僅在物品上踐行“簡”,而且慢慢上升至工作中,愛好中以及社交中等等,非常的受益。
比如,
工作中,
因為自己的身份目前是輔導班的數學老師,以前班課,包含大班課、中班課和小班課,一對一,年級又分七、八、九;反正只要機構里設置的,領導敢排,我就敢接……慢慢的發現,自己非常的忙碌,而且每次備課因為學生程度高、中、低等造成混亂,沒有側重點;
空間收納整理——斷舍離,已執行兩年有余,過程中,也閱讀或聽課相關內容+行動執行,轉運用于工作中,做精簡、調整,現在工作調整為:
年級:九年級
課類:一對一
程度:中低等
多出來的時間,學習中學生心理學,為其助力!
現在做的比之前更好!!!
再說說社交
知己一兩個足矣,偶爾談談心不錯!
平常的聚會基本不在規劃中,但只要比自己厲害有可學習的點的“智者或趣人”都會盡可能去見,自己也會買東西,比如,女生最愛的逛街,之前每次都想拉朋友一起,但多次約后發現:哪怕是好友,穿衣風格和品味也大相徑庭,慢慢的,就都是一個人了,想買衣服時,現在都是一個人去買,也不用擔心朋友因為等待而浪費時間,這樣,挺好!
有朋友對我說,你越來越喜歡一個人了,我說:“嘗過一個人的繁華,你便很難再適應一群人的熱鬧。”
一個人久了,內心會被練到越來越強大、豐富、自我滿足,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一個人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