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1第352課
評判與愛是對立的,一個帶來世間所有的痛苦,另一個帶來上主的平安
寬恕只會著眼于人的無罪本質而不妄加評判。經由寬恕,我才可能來到禰處。評判會蒙蔽我的眼睛,使我盲目。只有反映在寬恕中的愛,提醒了我,禰早已賜我重拾平安的途徑。就在我決心上路之際,我其實已經獲救了。禰從未棄我于孤獨無依之境。禰的記憶以及幫我記起禰的“那一位”,其實都在我心里。天父,我今天就愿聽見禰的天音,回歸禰的平安之境。因為我深愛自己的本來面目,我會在那兒找回對禰的記憶。
2 請相信,我們當下所處的狀態,就是我們在這個片刻里最適當的位置。從這里,我們才能展開內在之旅。
在這個當下,我接納我身處的環境和周遭的人們,一如他們呈現出來的樣子;我也接納自己,一如我所呈現出來的樣子。
因為我如實地接納自己,也接納他人和整個外在世界,所以一切無謂的期盼都在這個當下消散了;我不必擔憂,也再沒有遺憾,一切與外界的抗爭都平靜下來。
進入內在之旅,沒有計劃,所有的方向就已經為我們敞開:沒有自己的計劃,我們就能順其自然地改變。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沒有牽絆地順從內在的運作與指引,讓內在帶領我們行動,而我們所要做的就只是信任感恩,受納交托,合作創造,進而享受平安喜樂。
3 我接納并祝福生命里出現和經過的每一個人事物,如果真的曾相遇,無論是怎樣的形式,必定都是一份禮物,一次恩典。
放下所有的評判,我看到并知曉,一切人事物都只為成就我而來,一切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或許還會有期待,但已放下執著。
我深知,我的內在有一個真正的宇宙,生命里所有的智慧都在里面蘊藏和發酵。
4 人內心要有一種信念,就是堅定地認為無論你想要什么,祂都會毫不例外地滿足你的要求。你會得到你真正想要需要的。
當你開始相信某種信念時,你全身的意念就會迅速向這種價值聚焦。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開始為這個價值而活躍。同時,你看向這個世界的視角會也徹底改變。
當你內心改變了,你的外在行動就會相應作出改變。
5 生命時時刻刻,都只是在回收它所給出去的東西。心的一生就是個不斷投射與回收的一生,它收到的禮物沒有一件不是它投射出去的返回。
心就是一個完整的宇宙,它一生所有的“給”與“收”都發生在它的內部,一切都是自我循環。
所以,不要迷信于外物、外人或外事,宇宙里沒有秘密或神秘,一切都是心自身的創造。你要想了解人事物,不必向外走去,反諸向內,了解心念和心是如何創造它的問題與故事的原理即可。
凡心所感,皆是心相。當我們說心創造了一切,并不是說心創造了那客觀存在,而是說心創造了那客觀存在的相。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不著相,物物是大師,事事是教誨;著于相,物物是魔障,處處為機關。
也不要著于你的感受。(感而應之,應而成覺,覺之有受,受積化情。這都是對相產生的。既不著相,何著于感受?!)
修行之途,持覺而行,過處處關,路處處景,注意在覺上而不要在那些景相上。
把自己變成一條河,讓水流經走掉。讓一切你生命能流動的流走,把自己變成完全的河床。對于發生遇見的一切——體驗它經歷它,使用它,但不執著它;愛它,但不占有它。
六根是六根管道,讓世間六塵從它上面經過,不貪不著,不執不著,把自己變成一條涌動著的宇宙之河,變成一條河下清醒覺知著的河床。
不要留住好相/好感覺,也不擋住壞相/壞感覺不讓它經過,讓相/感覺走過你身心,就像河水流過沙灘一樣。不要認同相/感覺,不做它的奴隸,也不做它的奴隸主,不要對它有任何掌控的企圖。
掌控是一種生命的錯覺,它給你幻覺的安全感,卻導致你生活得不易。
6 我們是佛,亦是眾生。
佛是真正實相,眾生是角色扮演。
始終別忘了自己和弟兄的真正實相,
也穿好戲服,演好戲。
不當真的認真演戲(借假修真),不執著的觀看出戲(確認實相)。
7 觀照代表著沒有頭腦,沒有思慮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