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有沒有這樣的朋友,他們仿佛總“在路上”,而且在哪兒都能“碰見生命中的驚喜”……他們無時不刻都在朋友圈分享著自己的生命就是一次旅程。
朋友圈里的這個Ta,仿佛瞬間從平庸無奇變成了一個有情趣有故事的人。看著他在朋友圈里發的那些照片,呈現出來的那些智慧,突然感覺自己這輩子白活了。
其實呢??
?行者的套路
研究表明,旅行確實能讓人變得更有趣,而且會是你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行走于名山大川之中,在拍游客照之余留下一些加過無數濾鏡的特寫,以另一種視角解讀世界,再以雞湯or勵志微商風的文案相佐,仿佛洞察了人間世相看破紅塵。其實,也許是套路。
?尋愛酒的擺渡人
我就是那個常在朋友圈發葡萄酒的人。
本以為愛上葡萄酒,就會和戀愛一樣,它會把我變成一個遇到鐘愛的那一款,就能刺激荷爾蒙,此后逢它名字就高潮。但我失敗了,處女座可能只愛DRC,其他任何酒都不入法眼。
不如買一個貌美的酒杯,倒上帶有神奇魔力的紅色液體。既然喝不起每日每月的羅曼尼康帝,那就來幾張美照吧,畢竟看起來的bigger也挺好。
所以不要以為每天發葡萄酒就是醉生夢死、上流社會。也許,TA只是一個尋真愛而不得,尋適合自己的葡萄酒也不得的可憐人。
?愛上不存在的酒
不只是我,身邊很多葡萄酒入門級的朋友,都和我一樣,我們依賴網絡世界的發達,購買每一瓶酒前都要不斷看大家的酒評,最后再下手購買。開瓶之前,品酒之前,繼續看每個人的酒評,還沒有喝,仿佛就已經知道了它的各種屬性與味道,然后就是失望與掃興。久而久之以后發現,原來自己只喜歡喝一種不存在的酒,它也只存在于別人的酒評與酒單里。
我們再也不會彈著吉他,大口喝著混釀的歌海娜,然后笑著開懷;我們再也不會聊聊過往,舉起一杯熱辣的西拉,把酒言歡;我們再也不會在雨水打濕的午后,隨手拿出一瓶霞多麗,打發這個愉悅的下午……
旅行不會把你變成更有意思的人,葡萄酒也不會。因為,葡萄酒也好,旅行也罷,有意思的,是它們本身,它們都是讓你的靈魂變得更自由更性感的消遣。
?對品質生活有追求
從六七年前,誤打誤撞喜歡上葡萄酒,到錯誤的以為葡萄酒會把我變成一個有趣的人,到終于懂得有意思的是葡萄酒本身。一路走來,我發現我終于又可以放心大膽的喝酒說笑,可以繼續天馬行空,不受拘束的隨意想象。一周七天,每天都因為葡萄酒變成有趣的紀念日!
星期一 你愛上我衣服的青草味道
星期二 你見我微笑 心情變得很好
星期三 有雨 你陪我走在寂靜山間小路
星期四 你寫一首歌 告訴我陽光有多好
星期五 我們一整天都要彼此擁抱
星期六 吵吵小架,再在每個星期天和好
怎么樣,小伙伴們猜對了沒?沒錯!
周一是長相思,那股青草味老重啦;
周二是加州美樂,果香濃郁,很討喜;
周三是黑皮諾,伴有濕泥土和蘑菇味;
周四,意大利的托斯卡納,陽光的代名詞;
周五是加州的仙粉黛,最傳統的風格;
周六來一杯意大利的內比奧羅吧,反正有的是時間……
?醒一醒!看清自己!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中提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我防御機制。也就是說,有一個外殼,把自己內心最柔弱、或者自己不承認不接納的部分包裹起來。一旦被觸碰,則會表達出強烈的抵抗和推脫;反過來,如果一旦做成一件cover痛點的事情,一定嘚瑟,仿佛征服全天下。
這也就是為什么暴發戶愛炫富,真正的富豪反而低調。土豪的格局和眼界只能看到錢,而富豪在意的則是思維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sorry,每一個美好的解釋說到底,就是你看不慣你記幾。只有接納世界、接納自己,才能達到inner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