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的老婆名叫黃小英,年輕的時候在當地也是個漂亮的姑娘,扎個麻花辮,瓜子臉很是標致。那時候黃小英趕集賣手工做的面條,老王在她對面擺攤賣服裝。天天趕集,聊得多了,覺得還中意對方,兩個人就在一起了。
年輕的時候是很容易忽略年齡的,黃小英比老王還要大上5歲。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倆人結婚都沒把年齡當回事。但事實證明,女人結婚還是得找個比自己大的,至少是年齡相仿的。因為女人的心理成熟是比男人要快的。
那個年代在農村還不太講女性獨立,女性在社會上存在的意義還是圍著鍋碗瓢盆,洗衣做飯,相夫教子,忙碌著一生。這黃小英嫁給老王,可謂是一天好日子也沒過上。老王的家庭條件不好,家里哥哥弟弟,還有一姐姐,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民,窮的叮當響。兩人結婚以后,當時還是和父母兄弟姐妹住在一起,沒有錢分家,后來老王自個賺了錢才從親戚手里買來一二手的土坯房,這才分了家。老王從小也受夠了這些苦日子,發誓以后要掙大錢,要過上好日子。
老王也不是沒掙過大錢,年輕的時候正好趕上改革開放,自己18歲的時候就借了一些錢做過雞蛋小販,后來賣過車輛配件,在那個大家做生意還不太積極的年代,也賺過一些錢。用老王現在的話說,那時候的錢實在,好賺。
只不過從小窮慣了的老王,心中一直存著一種自卑感,賺錢之后的老王有強烈的炫富心理,邀請狐朋狗友吃喝玩樂揮霍一空。那時候的老王,不是帶朋友下館子,就是在家里擺酒席,一張大桌子四條長凳,一桌子不分白天黑夜的開喝。桌上從來不缺一些人拍馬屁“老王厲害啊,一個月掙得比俺們幾年掙得還多,什么時候也帶帶兄弟們,一塊發財致富啊”。老王覺得這種感覺好極了,風光無限,人生不就該這樣嘛!
老王是掙錢了,但話說回來,他從不記得給家里的老婆孩子添置些什么,或者改善家庭生活,直到賺的錢花沒了,又欠下一些債,村里的很多人家都建了新房,老王一家住的還是那件破舊的土坯房。雖然能擋風保暖,但外面一下大雨的時候屋里就開始下小雨。每當這時候,黃小英只能用幾個塑料盆接著漏雨,在雨天里聽著屋里滴答滴答的聲響,害怕哪一天屋子會倒塌掉。
黃小英是個勤儉節約賢惠的妻子,雖然有些抱怨,但看在有孩子的份上,依然想跟老王好好過下去,家里家外,做家務種地,全是黃小英的活。老王覺得這些都不是男人干的大事,從來沒有搭把手。
但黃小英還是心存希望,希望他有一天能回心轉意,好好過日子。畢竟他比自己小幾歲,可能過幾年就成熟了。但是黃小英歷盡生活的滄桑才明白,有些男人,是永遠長不大的,放在現在,有一個時髦的詞,叫做巨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