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剛播出三集,就在同行《老九門》和《護寶筆記》的映襯下好評如潮。但這劇我給的是三星——正午陽光或許是國內目前最高水平和最用心的團隊,但這部改編后的網劇,我個人認為它頂多就算及格。
? ? ? ? ?第一,劇情改編得太過拖沓,平淡,缺少吸引人的懸疑感。 忠于原著,這是正午影業一貫的優點。可觀眾似乎忘了,影視劇不是小說。網劇不需要和小說一樣,進行過多的細節和景物描寫。互聯網的觀眾有很多是非原著黨,如果編劇改編時不懂得在劇情上取舍,就會造成影視劇節奏緩慢,讓觀眾失去看劇的耐心。
? ? ? ? ?這一點,在前三集體現的尤為明顯。比如在下墓前,胡八一他們找村支書那一大段,完全不用交代那么詳細,可以適當刪減來加快節奏。還有在沙漠的10—14集,劇情的進展,基本只靠人物間冗長的對話來完成,顯得無聊又拖沓,讓不少觀眾喪失追劇的積極性。影視改編的正確原則是“忠實原著,超越原著”。成功的例子有劉恒的《少年天子》、鄭曉龍的《甄嬛傳》、李安的《斷背山》、《色戒》,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曾國祥的《七月與安生》,它們全是由小說脫胎而來,但改編成的影視作品,不管是思想深度還是藝術感染力都遠遠超越了原著,可以說,是對原著在思想內容上進行了一次升華。
? ? ? ? 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不過是一部網絡小說,小說本身就存在網文固有的bug和缺陷。要想把它改編成一部成功的網劇,讓更多的非原著黨滿意,編劇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搬原著的語言和情節,而不進行二次的加工創作,就只會造成網劇敘事節奏的拖沓乏味。這樣的小說改編,連忠實原著都算勉強,更談不上進行超越了。
? ? ? ? 第二,網劇選角明顯不符合原著。天下霸唱說過,他心中的胡八一是劉燁。借用一下他的原話,“胡八一有些市儈,有些流氓痞子氣,做事不含糊,有股子狠勁,但骨子里又帶著一股軍人的陽剛之氣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做事大大咧咧不計后果。”胡八一這一人物,很大程度是以劉燁的鐘躍民為原型的。靳東是個認真負責的好演員,但他始終演不出胡八一身上的痞子氣和幽默感。要說亦正亦邪、幽默痞氣等人物性格,陳坤在《尋龍訣》演得都比靳東好。
? ? ? ? 當然,我也不是說一定要請劉燁來演,但起碼和陳坤一樣,得演出原著胡八一身上的性格,因為人物才是影視作品的精髓。很多時候,我們回憶由小說改編的影視劇,腦海中浮現的往往不是劇情和場景,而是小說人物。比如古天樂的楊過,黃日華的喬峰、陳曉旭的林妹妹。靳東確實是個好演員,但他不是胡八一,而且并不是好演員就一定符合原著。好比陳妍希的小龍女,朱孝天版的楚留香,蔣夢婕的林黛玉,這些演員想來也演得非常努力。
? ? ? ? 其次是Shierly楊。Shierly楊在原著作者心中是什么形象:《古墓麗影》中的勞拉。陳喬恩是演偶像劇走紅,演技自然是有的——但她根本就不適合《鬼吹燈》中Shierly楊這個角色。不單單是因為她本人的演技,更因為她和Shierly楊從最核心的氣質上就不契合。陳喬恩是個合格的演員,但她的演技彌補不了和小說Shierly楊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距。
? ? ? ? ?第三,特效。該劇確實擺脫了國產劇以往慘不忍睹的五毛特效,但對于豆瓣網友交口稱贊的“特效良心”、“制作堪比美劇”,請恕我無法茍同!因為相比大家的吹捧,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部劇就算是因為資金預算等原因,無法和《權力的游戲》相比。那以最近熱播的韓劇《鬼怪》對比,單論特效和畫面質感,兩者的差距也是不言自喻。這一點,錯在騰訊的企鵝影業,它給正午陽光的預算非常有限。但必須承認,特效真的是整部劇最大的硬傷!
? ? ? ? 很多觀眾會說,這部劇和《盜墓筆記》相比已經很好了。這種觀點,請原諒我無法認同!拿這部網劇和《護寶筆記》、《老九門》比,才是對它最大的侮辱。你舉例說自己長得比郭敬明還要高,就證明你是巨人嗎?不去精益求精的要求網劇質量,反而在那些垃圾產品里作比較。如果大家的底線是及格,估計國產劇的發展也就沒什么指望了。
? ? ? ? 同樣是通俗小說,若論改編價值和想象力,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比起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 ,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盜墓筆記》南派三叔自己喜歡糟蹋,我們無權干涉。但《鬼吹燈》網劇原先可以得95分,本來可以和《哈利·波特》一樣成為經典。但在中國因為種種原因,在我個人看來,正午陽光給大家呈現的只有65分。
? ? ? ? 有人說,你寬容些,別和美劇、韓劇比。請原諒我不能寬容!中國的影視圈熱錢投資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中國的電視劇、網劇,哪一部不是上億的投資?哪一部資金不是韓劇投資的十倍以上?這部網劇,就算是因為資金預算有限,無法和《權利的游戲》等美劇相比。那么韓劇呢?對比同一時間的韓劇《鬼怪》,這部網劇甚至連韓劇的特效和畫面質感都遠遠不及!正午影業一向自稱國產“良心”團隊,尚且都無法達到精品之列。如果再對它過分寬容,中國的網劇注定不會有希望!
? ? ? ? 中國觀眾被影視制作公司喂慣了豬食,如今淪落到有粗茶淡飯吃就會歡天喜地,一臉滿足。我若是影視公司,發現制作滿漢全席和牛肉拉面結果一樣,還會犯傻再去精心烹飪嗎?細細想來,還不如多拍幾部《護寶筆記》來的實惠。
? ? ? ? 影視圈素來有“捧殺”一說。鄭曉龍當年拍了《甄嬛傳》,觀眾和媒體就到處一片贊揚之聲,結果他回報大家的就是一部讓人無比失望的《羋月傳》,而且還沾沾自喜,認為自己是中國的“電視劇教父”,還指責豆瓣網友的批評是評分暴政。誰又敢說,不是廣大網友把他捧上神壇,才會自食惡果?!
? ? ? ? 一言以蔽之,中國的爛片、雷劇都是觀眾自己造成的。你的每一次縱容,讓爛片輕易獲得了高票房,雷劇有了高點擊率。這盲目的縱容,就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國產電影保護月一樣,決定了下一次看的電影和電視劇是什么質量。 鄭曉龍的《羋月傳》和今年張藝謀,馮小剛,王家衛電影質量和口碑的撲街,就充分向大家證明,“捧殺”絕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