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還存在這個世界,只允許我愛你。如果我不在這個世界,必須有人替我愛你。
1
“人不是從娘胎里出來就一成不變的,相反,生活會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脫胎換骨。”
如果說讀書可能會影響人生,那影響我的書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與《霍亂時期的愛情》。
一本在我最失意的時候給我最大的激勵,另一本則向我展示了所有關(guān)于愛情與生活的可能性,以及對“夢”的堅持。
碰巧我和他的愛情,也伴隨這本書開始。
馬爾克斯曾說過,有兩本書寫完,他感覺整個人仿佛被掏空一般,一本是《百年孤獨》,另一本就是這本書《霍愛》(簡稱)。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大約是在十幾年前吧,那時剛剛看完《百年孤獨》,頓時被他構(gòu)建的世界所震撼。
他的文字就像魔毯一樣,帶著我在那個世界的時間與空間中來回穿梭。耗費心力,卻樂此不疲。
緊接著我迫不及待地懷著崇敬之情翻開了《霍愛》,卻在其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完全不同于“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世界。
這個世界起源于運河旁,如果沒有那條運河,就沒有愛情可言。
我在第一次通讀完這本書時,心中充滿了怨恨與鄙夷。
我鄙夷費爾明娜的父親“嫌貧愛富”,將相愛的兩人生生拆散;
我怨恨費爾明娜翻臉無情,好不容易再見到弗洛倫蒂諾,沒有任何理由地拒絕了他;
我鄙視醫(yī)生對愛情的藐視,用“出軌”違背了婚姻的誓言;
我怨恨弗洛倫蒂諾的心口不一,口中不停地說著要為費爾明娜保持童真,卻不停地與不同的人發(fā)生性關(guān)系。
我憤怒得恨不得拍起桌子:“這叫什么愛情!”
可是,這本書似乎有很大的魔力,即使我那么多的鄙夷與怨恨,卻依舊無法抑制再次翻閱它的沖動。
慢慢地,我對書中的人物產(chǎn)生了理解與同情。
我開始理解費爾明娜的父親將女兒視若珍寶、不愿意將女兒交給一個前途未知的小子的心情;
我開始理解女孩發(fā)現(xiàn)自己朝思暮想的戀人,與自己腦海中的形象迥然不同時,突然不愛的決心;
我開始心疼弗洛倫蒂諾,在愛情被摧毀后備受的折磨與煎熬。
慢慢地,我察覺到小說中刻畫的人物都不是影子,都不是形象,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啊!
正是因為他們身上所帶有的缺點、毛病以及不完美,才讓他們可以真實存在。
我終于明白那些美好的、丑陋的、無論我們是否愿意承認的、甚至鄙夷的,在兩人對視的那一刻都算愛情。
可我依舊不明白,馬爾克斯為何要向我們展示這些,恨不得為我們窮盡所有愛情的可能性。
直到我認真地琢磨了書封面與扉頁的兩句話:“這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創(chuàng)作。”以及“自然,此書獻給梅塞德斯。”
我才有所感悟,或許他將自己分散在小說中的各個角落,而梅賽德斯是里面最幸福的費爾明娜。他將人生中所有階段最美好的愛情全部都獻予她。
青春時,有弗洛倫蒂諾對她的瘋狂追求;
中年時,有醫(yī)生對她的愛護有加;
甚至老年喪夫后,還有初戀對她的矢志不渝。
2
"如果我還存在這個世界,只允許我愛你。
如果我不在這個世界,必須有人替我愛你。”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nèi)齻€都有著對夢想,更直白的是對愛情的堅持。沒有一個人在愛情面前退縮,縱使百無聊賴、爭吵不斷或者孤獨一生,都沒有人愿意退縮。直到生命的終結(jié)。
醫(yī)生臨死前用盡全力地嘶喊出:”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
而弗洛倫蒂諾在夕陽遲暮的運河上,對陽光輕輕地說出:“一生一世……”
直到今天,這本書還有另外一個翻譯的名字,一直在我心中縈繞不去。或者說我更喜歡這個名字:《愛在瘟疫蔓延時》。瘟疫隨著運河在蔓延,也伴隨著瘟疫,灑滿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我的回憶突然被拉回到兩年前那天傍晚。
那天,他遞給了我這本書,我翻開一看,上面全是他寫上的書評,以及對我愛的宣言。
在我茫然無措時,他擁抱住我,輕輕地在我耳邊說出來那句醫(yī)生對費爾明娜矢志不渝的誓言:“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
從明天開始,我們將開啟《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書的共讀,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喜歡這本不朽的愛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