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腔體的發力狀態
? ? ? ? 這五個腔體同時也會對應著相應的聲音。
? ? ? ? 首先介紹一下五個腔體發力的狀態,自然聲樂教學法總結五個腔體發力狀態,用五個字來代表,那就是:收、提、憋、籠、吸,這五個字分別對應五個腔體的發力狀態。
? ? ? ? 臀腔發力就是收緊的意思,我們在這里把臀腔的位置仔細的說明一下,我們在訓練學生臀腔力量的時候,經常讓學生在大腿根的部位夾住一本書,要用力夾住這本書,不能讓別人抽出去,而這個夾住的力量,就是臀腔的力量,臀腔發力也叫收肛,臀腔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力的地方,我們所有用力的時候,包括憋尿的時候,憋氣的時候,都是臀腔先收緊,應該說如果沒有臀腔收緊的力量,其他的部位就很難緊張起來。只不過在歌唱狀態中需要特意訓練臀腔的力量,最主要的是要通過這個力量的變化來控制聲音的音量。
? ? ? ? 腹腔的位置就是腹部和后腰的尾骨,腹腔用力的狀態就是尾骨和前腹部向上提,這個狀態就是我們訓練的小心翼翼的狀態,也是演唱高音的狀態。這個狀態就是翹尾巴,挺后腰,提腹部,如果我們的高音唱不出來,大多是后腰無力,腹部和尾骨沒有向上提起。只要把這些動作做到高音就很容易唱出來。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我們經常讓學生通過抬腳跟來訓練高音,這是因為當腳跟抬高的時候,很容易做到收緊臀腔,提起腹腔的狀態。
? ? ? 胸腔就是聲樂中常說的胸口的支點,胸腔的作用是最大的,無論是高音還是低音的變化,都跟胸腔的控制有關。專業的聲樂老師都會訓練學生胸口的支點力量,因為在歌唱狀態中胸口一定要發力,否則聲音就失去了控制感。胸腔就相當于所有通道的十字路口,胸腔通了聲音就通,胸腔有力量聲音只會充滿活力,胸腔有控制聲音也會有變化,胸腔是上三個腔體的最下端,也是下三個腔體的最上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而胸腔用力的感覺,就叫憋,就是一種憋氣的狀態。
? ? ? ? 喉腔的位置指的是后脖子,大家記住,我們在這里介紹的腔體,不是為了獲得聲音的共鳴,而是為了打通聲音的通道,尤其是為了建立正確良好的歌唱狀態,所以腔體的位置就是我們在歌唱狀態中的發力點,也是歌唱狀態中的力量感受。在聲樂教學中很多老師都要求學生不要用嗓子,要躲開嗓子,其實從科學的角度說,如果不用嗓子就沒有聲音,所謂的不用嗓子,只是不要嗓子過度的用力,真的,用最小的力量獲得了最好的音質,而聲音的音量是通過腔體放大出來的,而聲音放大的最重要的部位就是喉腔,喉嚨的發力點就是后脖子,也就是咽壁,在平時說話的時候,如果我們的咽壁用力收緊,聲音就會產生一些共鳴,這時候說話的聲音雖然加大了,但是聲帶反而變得更輕松。咽壁用力不僅會增加聲音的共鳴,更重要的會讓我們的聲音里獲得顫音。我們身體的前部肌肉力量發出震懾,后部的神經力量發出假聲,而喉部就是真假聲的匯聚點,只有在肌肉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發力的情況下,聲音才會在真聲和假聲之間震蕩,由此才會發出顫音。很多專業的學生在演唱超高音的時候,會出現一些聲音的問題,而這時候只要老師在學生后脖子的位置用力按下去,聲音馬上就會發生變化。而這就是由于咽壁的力量要與音高的高度相吻合,當演唱很高的高音的時候,可能會發生咽壁力量不夠的情況,尤其是很多女聲,雖然在學習中進行了打開喉嚨的練習,可她們沒有意識到,打開喉嚨的目的是讓咽壁有力量,而后脖子收緊會極大的增加咽壁的力量,而后脖子用力的感覺就叫攏,這個攏就像是一只手在掐著脖子的感受。
? ? ? ? 頭腔的位置就是我們的眉心到后腦勺,也就是眉心和后腦勺用力,這個用力的感覺就叫吸,就是我們在打哈欠或打噴嚏之前,深吸一口氣的感覺。
? ? ? 這五個腔體的發力形成的感覺就是:收、提、憋、攏、吸,這里特意解釋一下,胸腔的憋不是憋死的意思,而是提了一口氣,并且在憋這個氣的時候,可以繼續呼吸,繼續歌唱。在訓練過程中,有些學生覺得自己的忍耐力非常強,我們就經常用這種憋氣的狀態來檢測學生的忍耐力,就是讓學生憋起一口氣來,然后說話、唱歌、做各種動作,等做完之后看看這口氣還剩多少,如果一點氣都不剩了,就說明這個學生沒什么忍耐力。因為生活中的忍耐力就是一種能憋住的力量,正因為如此,當生活的壓力很大的時候,當我們想要放松的時候,都會深深的吐出一口氣來,而這口氣就是我們所說的胸腔的力量。
? ? ? ? 另外所有的情緒,包括緊張和恐懼都跟胸腔的狀態有關,如果胸口的力量很大,情緒就進不到身體來,如果胸口的力量松了,情緒就很容易在身體中體現出來。
? ? ? ? 在歌唱狀態中,這五個腔體就是要均勻發力,這五個腔體連接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聲音通道,如果五個腔體的發力不均勻,這個管子就會一會兒粗一會兒細不斷的變化,而如果五個腔體均勻發力的時候,身體的歌唱姿態,自然形成一條直線,同時身體內在的通道,以后非常通暢,自然也就會發出通暢明亮的聲音來。
? ? ? 而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可以根據每個腔體發力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采用一些動作來矯正。比如臀腔力量不足,就可以采用下蹲,扎馬步的姿態來強化臀腔力量,而腹腔胸腔力量不足的時候,就可以推拉學生的后肩和后腰,學生要保持身體的穩定。而所有腔體訓練最終所獲得的結果,就是一個非常標準化站立的歌唱姿態,也是自然聲樂教學法發聲基礎訓練的基本動作,用道家的修行姿態形容就是:收肛、提臀、含胸、拔背。
? ? ?
第四節:腔體的和諧
? ? ? ? 歌唱的站立姿態有很多種訓練的方法,除了前面講的五個腔體分別訓練的辦法以外,可以將身體后部全部貼在墻面上站立,或者仔細觀察解放軍站崗的姿態,這些姿態都跟歌唱的姿態是吻合的,都是一種通過挺拔的身體,通暢的狀態獲得快速的情緒釋放。
? ? ? ? 在實際訓練當中,我們很難能夠把五個腔體全部均勻發力,也很難能夠身體完全擺正站立,于是每個人發出來的聲音,都具有一定的個性,而這個個性就是由于身體沒有擺正造成的。
? ? ? ? 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非常強調高音狀態的訓練,要求學生必須先解決高一,不管聲音有多少問題,不管個人感受有多么不舒服,必須先解決了高音再去解決其他的問題。因為當我們能夠演成高音的時候,不管有多少問題,都說明我們的聲音已經通了,也許這種通還不是很順暢,假如十個流量的通暢度,哪怕我們只通了一個流量都可以,因為通暢就說明身體的姿態在逐漸擺正,只要繼續練習,通暢度必然會逐漸增加,而歌唱中的問題,就會自然解決,這就是自然聲樂教學法非常獨特的訓練方法。因為這種教學法在開發的過程中,借鑒了很多中國古典的思想,宗教的思想,甚至中醫的思想,同時也借鑒了很多現代醫學和物理學的科學原理,最終形成了通過高音打通聲音通道的訓練方式。如果要是聲音不通,比如胸輪或者喉嚨堵了,我們就不可能唱出高音。我們真正唱出高音的原因,是因為在發力過程中我們釋放了情緒,也就是用盡全身的力量沖擊高音,在不斷的喊叫狀態中,把人給喊急了,急切的情緒就會讓人失去理性,就會讓全身的腔體全部發動起來,這時,雖然我們有可能只訓練了下面的三個腔體,但是在情緒的帶動下,我們全身的腔體都會發力,這時候就會形成腔體的協調性。大家一定要記住,任何單獨訓練腔體的力量,都不會徹底的改變聲音,任何單獨腔體獨立的強大能力,反而會造成聲音出現問題。一個好的聲音,一定是通過所有腔體和諧發出來的,任何一個腔體的能力過強或者過弱,都會造成整個腔體,不能夠均勻發力,這個道理就跟木桶原理一樣,不是最長的那根木板決定了木桶的容量,而是最短的那個木板決定了木桶的容量。
? ? ? 所以我們訓練高音,打通聲音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一個通暢的聲音,而是為了通過訓練高音的過程,不斷的調整我們的情緒,并釋放情緒,通過情緒帶動全身的腔體共同運行。而在情緒釋放之前,在我們不斷用力打通身體的時候,由于是幾個單獨腔體發力,必然會出現聲音堵塞的問題,這是如果我們不是通過打通聲音調整情緒,而是要一個一個的腔體進行調整和訓練,必然會需要非常長期的,不斷訓練和調整的過程,而且你無論如何調整,最終也依然是要通過情緒,帶動身體的各個腔體和諧的運行起來。
? ? ? ? 當聲音通暢,情緒帶動整個腔體都運行起來之后,我們再按照從下至上的順序,單個腔體逐漸訓練,而且每個腔體訓練的時間都不會很長,這樣以保證整個腔體和諧運作。
? ? ? 于是我們通過收腹發力、抬腳跟、打手喊叫等訓練不斷的沖擊高音,只要聲音打通喉腔,我們的第一個換聲點就突破了,這時候我們就基本具備了演唱民歌等高音的能力,但是這種狀態發不出美聲的聲音來,因為我們的喉嚨剛剛開始發力,也沒有經過打開喉嚨的訓練,也沒有形成顫音。所以大家切記,我們在練習顫音的時候,不是要故意的練習聲音的抖動,那樣練習出來的不叫顫音,那叫喉音,喉音就是喉嚨用力晃動出來的音,這種聲音對聲帶會產生巨大的破壞性。而真正的顫音訓練,就是從喉嚨的用力開始,也就是打開喉嚨,抬起軟腭,咽壁豎起,頂住脖子,只要把這些練習練好了,就可以出現帶有顫音的美聲的聲音。當然自然聲樂教學法會有更加簡便的訓練方法,就是通過真聲和假聲的混聲訓練,以及簡單的打開喉嚨的訓練就可以自然獲得顫音。
? ? ? ? 所以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按照順序進行訓練,包括各種聲音技能,也是按照順序訓練之后自然出現的。比如共鳴的聲音,一定是在顫音發出之后,才會出現的,如果我們連顫音都沒有發出的時候就去訓練共鳴,是不可能有結果的,即使在我們不斷的努力下,聲音出現了一些亮度,但是那不是共鳴而是共振。同樣,顫音的訓練一定是在解決高音之后,因為只有在高音狀態下才能夠獲得真假混聲,沒有真假混聲的狀態顫音也是無法獲得的。所以聲樂訓練是一個科學的,有順序的訓練過程,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并不是按照順序,把每一個步驟都做完全合格的時候才會進行下一步,經常是在一定時間之內,把整個聲音的訓練過程按照順序不斷的循環,每一次循環,聲音就會獲得整體性的進步,而這樣的循環的目的就是為了始終獲得整體性的歌唱狀態,不至于出現由于身體各個腔體不均衡發力,不協調運行出現了各種怪異的問題。
? ? ? 另外不同聲部、不同的音色,也跟腔體的運行有關,當腔體獲得了均勻發力狀態之后,就可以根據我們歌唱的深度,或者想要獲得的音色進行微小的調整,就是這種調整,就可以使我們獲得不同的聲音效果和音色,是一個完全能夠打通聲音,可以使身體所有的腔體均勻發力的歌唱者是可以具備演唱多個聲部的能力的,而且在不同的聲部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聲音共鳴和音色來。
? ? ? 如果我們把腔體運行與聲音聯系在一起的話,生活的磨練,就是在磨練我們各個腔體的力量。如果你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如果你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如果你是一個非常有忍耐力的人,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是不需要進行很多訓練的,只要稍稍了解一下相關腔體的用力方式,你就可以在幾分鐘之后,發出具有高音和音量,以及一定聲音控制的聲音來。這種情況在訓練課中經常發生,有很多學生經過了幾分鐘、十幾分鐘的訓練,就獲得了演唱高音的能力。
? ? ? 也就是說,每個人在人生經歷的過程中,很多腔體已經擁有了力量,因為腔體力量的不均衡,才會在演唱歌曲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有些人是生活在想象當中的,對現實有很多的不滿意,內在也比較糾結矛盾,覺得自己的生活很不順利,如果我們以五個腔體的角度來分析,幻想的發力點在頭部,頭腔發力沒問題,沒有行動力說明著內心有恐懼,才造成自我在收攏,這就意味著喉腔的力量也沒問題。如果這個時候有各種想不開,有各種抱怨,胸腔就會用力堵塞,而沒有情緒狀態意味著腹腔沒有提的力量,沒有行動力意味著臀腔沒有收的力量,這就等于說,胸腔以上的三個腔體全都沒有力量,如果從身體健康的角度說,胃脾腎的運行能力都很差,必然就會出現身體虛寒的狀態,而上面的兩個腔體都有力量,就造成了頭重腳輕,整個腔體運行混亂的狀況。這個時候發出來的聲音,必然是虛弱的假聲,而如果要解決這種生活的狀態,也可以通過五個腔體的分析進行調整,首先增強行動力,也就是無論用任何的行動方式讓臀腔收緊,增強自己的自信和勇氣,培養自己的表現力來增強腹腔的力量,減少頭腦中的想法,釋放自己的情緒來打通胸腔,最終當五個腔體,自然均衡的時候,生活中的各種錯亂和問題也就消失了。也就是說,無論我們通過生活來調整,還是通過聲音來訓練,最終的目的都是讓五個腔體和諧運行,生活出現任何問題都會在聲音中展現出來,而聲音中出現的任何問題,也就等同于生活中的問題。
? ? ? ? 所以我們有必要去思考一點,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自身的感受,并不是來自于生活,而是來自于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痛苦感并不是來自于外界事物的,而是來自于我們身體的,以腔體的角度說,只要臀腔用上力,身體通暢后痛苦感就消失了,所以生活中的痛苦是因為我們沒有行動力,而當我們要想自信的時候,就說明我們的腹腔沒有力量。胸腔就是忍耐力,生活中有些人因為忍耐就把自己憋的崩潰掉了,而那些不會忍耐的人,性情太直率,情緒會直接釋放出去,所以如果胸腔沒有力量,這個人就會無知者無畏,而我們所學習的知識和文化就是通過各種思想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種控制了力量就是在胸腔體現出來的,有涵養的人和沒有涵養的人,最大的差別就在于胸腔的力量。
? ? ? ? 歌唱中的感情是什么?感情在聲音中就是體現在各種聲音的變化上,真假、長短、大小、高低的所有控制都跟胸腔的力量有關系。
? ? ? ? 因此我們衡量一個人的聲音技巧,看看他生活的狀態就能知道,如果一個人脾氣暴躁,情緒沒有控制力,他的胸腔就不可能有力量,他就不可能唱出有情感、有控制的歌聲來。因此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有兩種學習的方式,一種是學習發聲技巧。發聲技巧是讓我們遠離生活的,就是不考慮我們生活的狀態,通過各種技術動作來訓練出一種新的狀態,這種訓練必然會要經歷很多年的學習才逐漸獲得,而另一種就是讓我們的聲樂學習,充分利用生活的狀態,利用生活經歷所形成的腔體力量,快速的獲得歌唱能力。
? ? ? ? ? ? ? 對于曾經學習過聲樂的朋友來說,會明顯感受到自然聲樂教學法與其他聲樂教學方法完全不同,自然聲樂教學法總是在強調人的因素,而不是強調如何掌握某些發聲技能,覺得自然聲樂教學法的理論太過繁瑣,太過復雜。其實,自然聲樂教學法的技術訓練非常簡單,所介紹的訓練動作都非常標準化,只要按照這些簡單的動作進行訓練,就會非常快速的獲得聲音的進步。之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對聲樂的發聲原理以及人的狀態進行細致的分析,
? ? ? ? 每一個人只要發出聲音,就有他自己的發聲方式,這種方式有可能是自發的,也有可能是通過模仿甚至學習消化和吸收了他人的經驗形成的,而在發聲和歌唱中所有出現的問題,我們也可以認定為是他的發聲方法不夠合理、科學和全面,因此,在歌唱學習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學生和老師都是在不斷的對個人的發聲方法及歌唱狀態進行調整,以獲得更完美的聲音。
? ? ? 對于所有試圖進行方法調整的學生來說,都有兩種調整的方向可以選擇,一種是把方法趨于復雜化,一種是把方法趨于簡單化。而在現實的學習當中,幾乎所有的學生和老師都會選擇把方法復雜化的過程,即使有許多老師不斷的強調他的發聲方法是簡化的,但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依然是需要進行各種復雜方法的訓練過程。這是因為,以我們社會的標準來說,復雜就意味著成長和成熟,單純和幼稚就意味著不成熟,我們所有學習的知識,掌握的經驗,都是為了提升我們的智力,讓我們對各種復雜的事情和規則進行準確的判斷,而準確的判斷和分辨力就是需要更復雜的思維方式。換句話說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互相繞,繞彎越多的人,就可以把那些繞彎兒少的人,看得更清楚更明白。我們生活的閱歷,其實就是經歷了復雜的生活之后,可以看清更多的復雜。? ?
? ? ? ? 整個社會就趨于這樣的發展方向,所有的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的標準,也都趨向于復雜化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日常生活,無論是學習知識,還是人際關系,都逐漸趨向了復雜化。也正因為如此,幾乎所有的學生和老師在聲樂的學習和教學過程中,也都趨向于把發聲和歌唱的方法復雜化,幾乎沒有人選擇簡化的道路,甚至極少有人能夠理解如何通過點化方法,來獲得更好的結果。
? ? ? ? 這就如同人在社會上生存一樣,簡單的人就容易被復雜的人所欺騙,單純幼稚的人在社會上就容易吃虧,幾乎所有的人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辨識能力,即使表面上追求簡單生活的人,其實也依然是趨向于更加復雜的人,因為沒有人,希望被人欺騙,也沒有人希望吃虧。可實際上,被欺騙的原因,絕不是因為單純和幼稚,所有的被欺騙都因為是貪欲,如果人不想占便宜,沒有貪欲,也就不會被人欺騙,而努力提升自己的辨識能力,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加復雜的目的,無非就是希望自己不僅不吃虧,還可以占便宜,要記住,不勞而獲是所有人的本性。
? ? ? ? 因此,似乎沒有人能夠理解,只有將自己的狀態,變得更加簡單,才是獲取方法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我們不是通過學習獲得了某些人的方法,而是通過學習,讓自己變得更簡單,從而展現出聲音最原始、最本質的狀態來。發聲和歌唱的方法就如同包袱,我們掌握的方法越多,身上背負的包袱就越多,這些方法本身反而成為了負擔,成為了我們獲得優秀歌唱能力的最大障礙。而那些看似經過了專業化的長期的學習,才具有了優秀歌唱能力的歌唱家,他們的確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了許多的歌唱發聲方法,但是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把那些發聲方法當成了負擔,他們都經歷過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人就會呈現出非常專注的學習狀態,這種專注的狀態,使他們與周圍的社會、與周圍的人產生了距離和隔離,他們只專注于自己學習的內容,于是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復雜的關系,就不再影響他們,這種專注的狀態,使他們的人變得更加簡單和單純,于是表面上,他們是在學習了許多科學的發生方法,實際上是在學習這些發生方法的過程中,使他們專注于學習當中,無形中形成了他們單純簡單的狀態,而這種單純簡單的狀態,將他們原始的,本質的聲音釋放了出來,他們就擁有了優秀的歌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