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外求
朝望
? ? 去年2017年,杭州G20會前的一個夏天,在同村微信群里看到在杭州工作的堂侄來到南寧的消息,便問他有無時間來北海玩玩,第二天正好星期六,懶覺中接到他打來的電話,果然他來到北海火車站了,年輕人就是風(fēng)風(fēng)火火,我約定到前面路口的公交站接他。
? ? 那天天氣正好,沒風(fēng)沒雨,因為北海是個海邊城市,臺風(fēng)或翻風(fēng)總是捉摸不定的,我問他想去哪玩,他說隨便,我就開著車搭著他,到處溜達,北海離不開海,開車順海邊慢慢欣賞,就當(dāng)著兜兜風(fēng),從國際碼頭往銀灘,從銀灘往金海灣,車子兩側(cè),先是海邊樹影婆挲的防風(fēng)林,再到海灘上低矮連片的紅樹林,從車窗吹進的海風(fēng)讓人有些愜意,我一邊介紹,一邊緩慢開車,一路走走停停,他只聽不說,雖然,一路上看到許多游客赤腳提鞋海邊戲水,也沒見他感興趣,直到金海灣紅樹木保護區(qū),我才轉(zhuǎn)頭往冠頭嶺方向開去。
? ? 不久,我們又到另一個方向的海邊了,不過眼前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綠色連綿的山丘,這就是冠頭嶺,是北海市附近唯一的山丘,可能是像頂帽子而得此名,總之,海邊有一座山總是有些看頭。到了山腳下,我介紹給他說,山上有一座大寺廟叫普度寺,很多人來參拜,要不要去看看,他說可以啊,我便開車順公路上山,來到半山腰處,眼前是座落如臺階狀依山而建的寺廟建筑群,車子開進寺廟右側(cè)停車場里。
快到中午了,邊上正好有一家素食餐館,我們就將到吃點東西,里面放著裊裊佛經(jīng)的背景音樂,感覺是踏入了佛教環(huán)境之中,聽著這佛教音樂,我一邊吃飯一邊講起我們董事長講課說起唐朝神秀、惠能兩位佛學(xué)大師的心悟禪詩故事,前者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后者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一個比一個悟性高,他覺得挺有點意思。
? ? 從餐館出來,我們從側(cè)門進入寺廟大院,大院是一個大廣場,中間放著供人們燒香的爐子,不少人在燒香,香氣繚繞,我們順臺階上到第一殿--天王殿,高大鍍金的大肚彌勒佛笑咪咪地迎接著每一位參拜者,讓我想起一幅對子“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 再上一層便是大雄寶殿,最高一層是觀音寶殿。一個比一個莊嚴堂皇,這座漢唐風(fēng)格宏偉的寺廟,據(jù)說是根據(jù)北海本地出土文物的佛像、佛珠、西域僧人陶俑等史料,證明這里曾經(jīng)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主要通道的歷史事實而修建,也是供東南亞各國民俗文化交流的場所。
? ? 我們學(xué)著別人一個一個大殿地參拜,然后順原路回到第一層的天王殿門前,此時,整個院子和大門自然而然地擺在眼前,不遠處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再往前遙望是天水相連…,大門由四根石材大柱組成牌坊式構(gòu)成,中門右柱書寫著“兩萬里天波淼淼 白鳥翩翩怡性也須陶性”,左柱書寫著“數(shù)千年法理悠悠 梵音縷縷山門更是善門”,門樑上書寫著四個大字“莫向外求”。堂侄好奇地問“莫向外求”是什么意思,我說:“我的理解是:一是到此求拜,已經(jīng)足夠,無須再往他處祈求。 二是寄托于求助他人,不如求助自己”。他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 ? 直到晚上叫在北海的全家人一起才吃飯時,他才透露此次他來南寧的目的是想求人借錢,或合伙做生意,那晚,他決定改變主意了,也許是“莫向外求”給他的提示。后來,我從《六祖壇經(jīng)》讀到“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原來我的理解狹隘了,正如杜牧詩曰:“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看來,堂侄已經(jīng)悟出其中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