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存在于中國幾千年,在歷史的傳承中逐漸形成了酒文化,并且與中國的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詩詞。它促進了詩詞的創作,熱愛酒的文人將酒的慶賀、送別、解憂等作用,融入于詩詞創作,使詩詞體現出了酒的各種作用,以詩詞形式體現出來。關于酒的詩詞的名篇佳句,代代相傳。中國古代詩詞與酒甚于酒文化有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的關系。
無酒不成詩,古代圣賢給我們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詞,如今讀起來,仍然似有濃郁的酒香。《詩經》300篇中就有30篇提到了酒,占總數的1/10;晉陶淵明的詩篇中有酒;全唐詩中更是有數不勝數與酒有關的詩篇;《唐詩三百首》中飲酒詩有48首;宋詞中更有大量涉及酒的詞。
詩詞中詩人借酒來抒發愁緒,表達憤懣,感慨人生。借著酒意,把平時無法輕易流露的情感釋放出來,成了千古絕唱。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詩經.七月》。用金秋十月收獲的飽滿稻谷,碾出顆顆晶瑩的米粒,在漸漸寒冷的冬,精心釀成一壇美酒,藏在酒窖深處。當東風吹來,萬物復蘇,取出來合著春天的氣息,家人們都飲上一杯,代表了一個寒冬的過去,美好的春光就在眼前。年年歲歲,生活的意義便在酒杯里慢慢呈現。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短歌行》曹操。時間永恒,無始無終,而生命短暫,轉瞬即逝,人生易老,年華難駐。在飲酒高歌之時,才想到此生短暫,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然而大事未成,天下未定。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逍遙呢?感慨之余,更是不盡的憂愁,不如喝了這杯酒,暫且放下這一身疲憊。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將進酒》李白。人生如寄,看朝暮間青絲成雪,逝者如斯,永遠向前奔騰,沒有停息的余地。天地之大與個體之小似乎是個永遠不可調和的矛盾,而能夠解憂的惟有這杯中美酒。你看從古自今,哪一個有賢德才能的人不是孤獨寂寞的,惟有喝酒之人,似乎才能找到存在的意義。一曲將進酒,將太白的式的悲哀展現的淋漓盡致。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渭城曲》王維。剛剛下過雨,空氣中是清新的雨水味道,驛站旁邊的柳樹被雨水洗得發亮,這條路那么長,此地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你去到他鄉,還有人陪你一起飲酒嗎,再喝一杯吧,相見時難別亦難,也許他鄉再無知己,再無故人。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忍不住喜極而泣,淚濕衣衫。這樣的喜悅恨不得立馬高歌一曲,再取酒來盡情暢飲,春光正好伴我返回久別的故鄉。
眾多的文人墨客尚酒,而他們又是詩詞的創造者,這就注定了酒與中國古代詩詞結下不解之緣。就促進了詩詞作品的產生、創作和發展。同時,詩詞作品中體現了酒的各種作用,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真可謂是酒助文興佳章多,文助酒文化的傳播并體現其存在的歷史及作用。
閱讀原文:http://2671732454.lofter.com/post/1e246c11_c77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