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玟瑾
市場營銷最基礎的概念是人類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一種感到匱乏的狀態,比如對食物,服裝,溫暖,安全的基本生理需要,對歸屬和情感的社會需要,對知識和自我表達的個人需要。
需要是人的本能一部分,不是由市場營銷者創造出來的。所以需要是與生俱來,是本能的,非創造的。比如餓,渴,累,孤獨,長壽等,都是需要。
談需求,就必須先說欲望。欲望是人類需要的表現形式,它受到文化和個性的影響。比如餓了,北方人想吃面條,饅頭,而南方人會想吃米飯,還有人想吃火鍋,西餐等。
欲望是跟個人的社會化背景相關,它是滿足需要的指向物。一個農民餓了,就想著回家做飯吃,而城市白領可能會點份漢堡。這就是不同的欲望。
有了欲望才會有需求,在具備購買能力時,欲望就變成了需求。在市場營銷中需求指的是,在既定欲望和資源下,人會選擇產生最大價值和滿意度的產品或服務。比如剛才的例子,農民想吃漢堡,但農村沒有或者買不起,對他而言這就是欲望,而不是農民的需求。
所以需求首先是對目標用戶,他有購買能力,這個時候的欲望才轉化成真實需求。
現在我們經常會提到“偽需求”這個概念,比如上門洗車,有車的人都有著欲望,但是他是否愿意比到店洗車多花50塊,80塊錢,如果不愿意,即不消費,這就不是真實需求(極少數人需求,不足以支撐商業模式)。當然不排除未來某一天,上門洗車跟到店洗車價格一樣了,這個欲望又變成了需求。
總之,沒有需要就沒有欲望,沒有欲望就沒有需求,也就沒有商業。營銷第一步搞清楚什么是顧客需求。
產品是滿足顧客需求的工具之一,競爭并非只是跟你買一樣產品的人
這句話我琢磨了幾遍,意思就是說同一需求會有不同產品來滿足。
舉例子,我想吃牛排這個需求,就會衍生出2種產品(服務)來滿足我。
第一,牛排餐廳,我花錢去那里吃;
第二,自己做。
這就出現了兩種生意,開牛排餐廳和販賣牛肉的。
表面上我是這兩類企業的目標用戶,反過來說我有2種滿足需求的選擇。怎么辦?對牛排餐廳而言,賣牛排半成品的實際上也成了競爭對手,而并非只有其它牛排餐廳。反之也亦然。
所以從營銷策略上講,我光講自己牛排餐廳環境怎么好,牛肉多么新鮮,價格多么優惠,這只是一方面,這種策略是在跟同類牛排餐廳競爭。如果回歸到用戶需求層面分析,連賣半成品牛排的用戶也要搶過來,那怎么競爭呢?
我可能就會重點講:好吃牛肉做法,需要哪些配料,工序,工具,一般家庭不具備;省時方便,白領工作節奏快,哪有時間在家里做,在餐廳10分鐘就能吃到美味牛排,等等。
如此一來,牛排餐廳就會從全局來制定營銷戰略,針對不同目標市場用不同打法,同時占領顧客份額。
從用戶需求出發設計營銷戰略,是很多聰明企業做法。就拿新浪微博,以前跟騰訊微博,搜狐微博直接競爭,后來又跟微信搶用戶,現在接著直播競爭,為什么?因為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都在滿足部分用戶的一個剛性需求:打發無聊時間。所以微博入了一直播,這才是營銷競爭中的聰明做法。
現在的競爭對手,并不只是跟你做同樣產品的人,更是所有與你一樣滿足用戶同一需求的企業。比如出行領域,已不是出租車公司的競爭,而是滴滴、易道、曹操專車競爭。
不妨重新反思一下,你的產品有哪些競爭對手呢?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筆者:電子商務培訓師和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認證講師,微信公眾號:wojiaowenjin,回復“福利”查看,筆者專門建立了一個這方面微信交流群,歡迎有興趣的和正在從事營銷策劃等職業的朋友加入,進群辦法是添加微信號:love61533,拉你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