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有人提議說,每個女人都應該看一看《無聲告白》這本2014年暢銷的美國小說,它能讓你反思女人應該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看完這本小說,其實我想說,每個人,不管男女,都應該看看,這本小說里有你我的影子。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書的標題完全提煉出了小說的重點。
小說一開始便以莉迪亞這個青春少女的死為開頭,吸引著讀者探究她死的原因。莉迪亞的白種人母親馬琳麗在大四的時候,嫁給了華裔教授詹姆斯。一心希望出人頭地成為醫生的母親馬琳麗在結婚生小孩后,不得不全心全意照顧家庭,當起了家庭太太,在成為醫生的夢想破滅后,她曾經掙扎過,但是迫于生活的現實她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轉而將夢想轉移到女兒莉迪亞身上。而在那個種族受歧視年代的美國,身為華裔的父親一心希望兒女們能融入周圍,學會如何交朋友。當了解她內心的哥哥內斯即將遠離家庭,奔向哈佛大學的時候,這個事件壓垮了她。壓力力壓垮了她,最終她選擇了死亡作為重新開始的最好選擇!
看完小說其實挺壓抑的。在中國很多年輕人有著莉迪亞的遭遇,背負了太多父母的未完成的夢想的壓力。小時候,父母說要好好讀書,要考上好的大學,選擇好的工作。于是我們沒日沒夜拼命苦讀,考上大學后,工作后,我們完成了父母的心愿,可是這個時候我們開始迷茫了,因為沒有了別人給的目標。這么想其實挺壓抑的,但是作為過來人,我們都應該為自己感到慶幸。慶幸在我們依然好好的努力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努力走出了那個曾經“莉迪亞”。
看完小說,其實更讓我反思的是莉迪亞的母親馬琳麗。一個曾經有抱負,有想法,努力學習年輕女性,結婚后,為了家庭,犧牲了夢想。在夢想遭遇現實壓力時,她選擇將夢想轉移到了下一代。最終她的夢想擊垮了她的女兒。在女兒死后,她的婚姻,她的家庭也遭到了危機。好可憐,我真的這么覺得。
女人在結婚后究竟應該怎么活?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家庭,夢想是否能夠同時兼顧,我不得而知,因為未有體驗過。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印度電影《印式英語》,講述印度一個做了母親的家庭主婦還可以努力去充實自己,贏得了自信尊重和愛的故事。“如果你不喜歡自己,就會連自己周圍的一切都討厭,但如果你學會愛自己了,周圍的一切都會漸漸變得有吸引力,原本沉寂如死水的生活就開始變得煥然一新,變得美好。”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既然在尋找自我的途中充滿坎坷,我們為何要嫌棄自己,厭惡自己,最終讓自己迷失在途中呢。“一個成年人的自愛應該是,勇敢的努力回頭,看到曾經蜷縮在角落的自己,走出去,擁抱他,贊美他。謝謝曾經的自己那么努力,讓今天的自己還活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網友這句話,我終于淚流滿面。
是的,自愛,這是我想說的最好的答案。 1.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別人身上 2.不要把別人的夢想強加到自己身上 。獻給所有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的女性朋友們,好好的為自己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