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概只有兩種可能。一種如作家周沖所說:“因為拒絕一目了然的人生,將自己放逐于各種可能,遍地花開,山河浩蕩。”;另一種則如詩人穆旦所說:“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生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兩種人生皆有詩意,但兩種人生也都需要勇氣。前者的風險是萬一物質難以兜底,則將窮困潦倒、黯然神傷,不但危及自己,還會累及家人,靈魂雖然自由,但也很難言平靜;后者的風險在于,生活平穩安逸,但靈魂就此沉寂,像豬一樣“幸福”了卻一生,也實在難言幸福,躁動致死,糾結而亡。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至此,聰明人一定已經明了,這是一對矛盾體,魚和熊掌,此消彼長。如果將靈魂放逐自由,則普通生活難以保全;如果確保一種普通生活,則靈魂不得安寧。那么我們到底該如何自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好吧!所有矛盾的事物,如果你又想兩全,則必須套用這樣一個句式“在確保…的前提下,將…發揮到極致。”這就是一種人生智慧,也是解救“糾結癥人士”的藥方。但還是有一個前提,你必須智慧地選出你自己覺得到底哪個更重要?----如果你覺得普通生活最重要,要像穆旦一樣,則“在確保普通生活的前提下,將自己的靈魂自由發揮到極致…”;如果你覺得靈魂自由更重要,要像周沖一樣,則“在確保靈魂自由的前提下,盡力將普通生活過到最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