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妙法?
自以為妙不足為妙,自證有效方為真妙;一人有效不足為妙,多人受用方為奇妙。
我有一法,甚合上理,躬行多年,大有裨益;他人行之,亦得受用,故而言說,以饗于眾。
功法:
盤腿端坐,雙手結印置于小腹丹田穴處,嘴、眼輕閉,舌輕抵上顎,內視丹田,意在丹田,清除雜念,一心清凈,直至意沉丹田,如此持續打坐良久。初者,心意散亂,一時難以入靜,切不可淺嘗輒止,定要用意堅定,專心內視,久則必嘗法味,必諳其道。
何為丹田?這里指下丹田,即小腹肚臍下三寸處的關元穴。何為結印?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雙手疊合,掌心向上,兩拇指指尖輕抵,自然放松。何為內視?用意念看,心里想著身體某處。
初習者要捷:
1、快速入靜的方法是全身放松,意念放松,自然內視;
2、做一次深呼吸,然后止息,止息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僅做一次。以后便自然呼吸,意念上忘掉呼吸,不再刻意調息;
3、剛一開始,可微微提肛,有助于收氣和入靜,之后隨著打坐深入,漸漸放下,不可長久執意于此。
4、意念要始終明確清醒,不可散亂懈怠,稍有偏移,即刻調回丹田。不可昏昏欲睡,始終明明白白自己于此時此處正在打坐。
5、初習者打坐時間不會太長,隨練功深入逐漸加長,越長越好。打坐中腿腳痛麻,要盡量克服忍耐。打坐結束后,慢慢睜開雙眼、展開雙腿,揉搓腳心及小腿,揉搓腰部及雙臂,搖頭轉目幾次。再慢慢休息一會兒即可。
6、練功盡量找相對安靜的場所當然最好,但此功并不限于環境。在生活、工作中尋找機會隨處可練,只是入定深度不同罷了。
7、練功者若為佛弟子,打坐中默念佛號,則更為殊勝。深定后,僅存一念,一念即佛,自性即佛,自身即佛。
感受:
身體受之父母,養于天地。我身即合天地,我意自貫宇宙。初入靜,似定非定之間,頓覺周身渾然,真氣蕩漾。有故疾和虛癥者,或有生發咳嗽、嗝氣、上嘔,或有腹鼓、腸痛,下氣之象。凡此種種,勿加克制,無需在意,隨其生滅;若因之意念稍偏,即刻回歸丹田,續練不輟。久之,全身貫通,深入定中,進而無我、無我身、無我形,僅一念尚存。或我形無限小,小若塵埃;或我形無限大,周遍虛空法界。且喜由中發,愜意無限,凈定安樂,幾近永恒。
增上緣:
氣功養生,定功養心。內外兼修,互為增上。日常生活,多行慈悲。少欲勿貪,熄滅嗔恚。塵世拉雜,不掛于懷。世事人生,看破放下。一心清凈,打坐練功。練功入定,提高心性。多方分享,行法布施。自利利他,積功累德。
無限制:
此功無長幼、男女限制,無病、孕限制,亦無法式限制。打坐為最佳姿勢,還有普通坐式、臥式、站式、跑式等。不分場合,不分環境,隨時可練,隨處可練。初習者建議盤腿打坐,諳熟者以打坐為主,其他法勢隨生活自在隨意。
普通坐式:坐于床邊、坐在車里,凡有座位,皆可練功。兩腿自然垂放,兩手結印或兩手疊合捂住小腹,再或分別置于大腿之上。舌抵上腭,兩眼微閉,內視丹田,進入練功節奏。
臥式:仰臥側臥均可,身體自然放松,手捂丹田或隨意放置,舌抵上顎,兩眼微閉,內視丹田,開始練功。
站式:與臥式法式相同。
跑式:也稱動功。慢跑,意在丹田或鼻尖,舌抵上顎,眼睛自然平視前方,目不轉睛,心無旁騖,兩手自然彎曲擺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師承:
河北保定某醫院護師于姐,跟我相識。于姐的親戚王覺民,生于1921年,河北安國人,老革命,中共黨員,離休前任中共保定市委書記。文革中遭受迫害,罹患多種疾病,肝炎,冠心病非常嚴重。于姐講,王老在磨難和痛苦中矢志練功,堅持不輟。后來平反、退休,靜動功得以發揚光大。他不僅使自己的身體恢復健康,還讓很多人收益。于姐是受益者,于姐又將功法傳授給我,我及妻子、我弟之保等家人均受益。
典籍:
“上醫治未病”,治病不如防病。世上有否防病治病的妙法?《陸地仙經》云:仙未必得,但以多壽少病為至驗也?!缎尼t集》靜功妙藥醒語:諸病皆有藥,獨此心一動,諸患為招,雖百華佗扁鵲在旁,無處下藥,識破此疾,一庸醫能事也。 昔陳烈苦質鈍,靜坐百日,頓開記性,遂一覽無遺。夫未來之覺尚可使之有,豈已往之疾不能使之無?《坐忘篇》曰:心者身之主,神之帥也。靜則生慧,動則生昏,信然。老子云:出息微微,入息綿綿,深根固蒂,此長生久視之道也?!秲扔^經》曰:氣來入身謂之生,神去于形謂之死,通乎生死謂之道。夫能惜精寶神,有聞如不聞,有見如不見,靜中討出消息,則所以長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