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把卡耐基系列當做勵志雞湯,不想去讀。幾天前,連岳老師在文章里推薦了三本書,居然包括《人性的弱點》,并特意提到,這本書被誤認為是勵志雞湯。
這本書究竟如何?我要一探究竟。
讀之前,我料想書的內容無非是,講一個大道理,從正反兩面舉幾個事例,說明道理有多正確,再講第二個大道理,再舉幾個例子,循環往復。這類書與《讀者》、《青年文摘》一樣,一旦陷入其中,不僅學不到干貨,還會生出情商上升的錯覺。于是,我帶著尋找干貨的目的讀完了這本書,在這里分享出來。
關于作者
卡耐基是美國人,美國是一個商業氛圍濃厚的社會,書中講到的人際交往方法適用于商業和職場,日常生活可以作為借鑒。
核心思想
“人性的弱點”是個取巧的名字,換成學術點的說法是“人的本性”,由于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所以我們要迎合這種本性,才能很好地和別人溝通與合作?!墩撜Z》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換個角度也可以寫成:己所欲,施于人。這正是本書的核心思想。你說的話、做的事,有一個衡量標準——如果別人對我這樣說、這么做,我會有什么感受。我難以接受的,也是別人不喜歡的,我樂于接受的,也是別人喜歡的。
人際交往法則
先認識到人性,再找到應對人性的做法。
人性
???喜歡鼓勵贊賞,不喜歡批評指責。
做法
???平日里鼓勵,進步時贊賞;
???犯錯時,用理性的方式讓對方認識到錯誤,激勵他改正錯誤;
???冷靜下來再和別人交流;
???永遠不要說“你錯了”,即使你認定對方一定錯了;
???不要總挑對方的毛病。
事例
???胡佛是一個著名試飛員、飛行表演家,一次他結束了飛行表演,返航回來準備降落,在九十幾米的高空,飛機的兩臺發動機突然停轉,胡佛依靠熟練的操作設法迫降,拯救了自己和另外兩名乘客的性命,但飛機損壞嚴重。迫降之后,胡佛馬上檢查了油箱,發現這架螺旋槳式飛機里加注了噴氣飛機的燃油,而非本該加入的汽油。他要求見他的機械師。這位年輕人正為自己犯下的錯誤痛苦不堪。當胡佛朝他走來時,年輕人禁不住流下淚水,他知道他的過失差點讓三個人丟了性命。胡佛沒有憤怒,甚至沒有責備,他張開雙臂擁抱年輕人,說:“我要讓你知道,我確信你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我想讓你明天為我保養一下我的F-15飛機。”
人性
???喜歡被關心。
做法
???少更新自己的狀態,多和別人交流,為別人分憂;
???從小事做起,端茶倒水、迎來送往,帶給別人溫暖;
???聆聽別人的心聲;
???討論別人關心的事。
事例
??? 一天,著名哲學家愛默生和兒子嘗試把一頭小牛犢趕進牛棚里,可是小牛犢偏偏不聽話,父子倆使勁往前推,小牛犢就使勁往后頂,父子倆使勁往后拽,小牛犢就使勁往前拉。他們的女傭看到了父子倆的舉動,走過來幫忙。她朝小牛犢走過去,把自己的手指放進它的嘴里,小牛犢吸吮著她的手指,乖乖地跟著女傭走進了牛棚。小牛犢的需求是食物,牛棚里雖然準備好了食物,但是陰暗拘束,不如外面的草地好,女傭用自己的手指使小牛犢意識到,進牛棚是有食物的,愛默生父子只知道使蠻力,忽視了小牛犢對食物的渴望。
人性
???喜歡被重視。
做法
???記住別人的名字、長相、愛好;
???不計較榮譽歸屬,愿意與別人分享榮譽;
???重視團隊里的每一個人。
事例
???這是一個古老的猶太寓言。有一位牧羊人,養了100只羊,他每天放羊,悉心照料這100只羊。有一天,他照常出去放羊,把羊群趕回羊圈時,卻發現只有99只羊,有一只羊沒回來。這時,牧羊人該怎么辦?默默祈禱這只羊會躲開狼群,安全地回來嗎?不是。牧羊人把99只羊安頓好,馬上出去尋找那只離群的羊。想一想,牧羊人的行為對其他99只羊傳達了怎樣的信息。
人性
???不喜歡被命令。
做法
???詢問式的談話,而非直接命令,讓對方有參與感。
人性
???對自己的承諾負責。
做法
???讓別人為自己定目標,幫助他們實現自己定的目標。
人性
???喜歡真誠,討厭虛假。
做法
???說心底的實話,不說假話、空話;
???不刻意套近乎,不輕浮;
???迅速、真誠的認錯。
人性
???喜歡正能量。
做法
???保持微笑;
???避免爭吵;
???以積極的態度開始一次對話,書面交流和口頭對話都如此。
人性
???喜歡高尚的人格。
做法
???說服別人時,訴諸高尚的動機,讓對方難以拒絕(這類似于給對方帶高帽,一定要帶的準,才能說服對方)。
上面的觀點多為老調重彈,聽得多,做到的未必多。老調比新曲更值得反復聆聽,人生很長,不變的東西更值得堅守。正如連岳老師的《當一只刺猬》所言:
年少時那些讓人信任的、聰明的、勤奮的朋友,也往往是中年過得特別好的人。甚至都不需要太聰明。
在某個時間片斷,這些實在人可能不夠時尚,也不會抄近路。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者好像還跑在了前面。
可過二十年三十年,你一看,世界還是他們的。那些只會跟著熱點跑的時尚青年,那些騙了幾單的狡詐者,那些失去他人信任的人格破產者,所得并不多,或者是負數。
這現像Jim C. Collins描述為“刺猬觀”,刺猬會的不多,也不強壯,一遇危險,將刺團起即可。不花哨,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