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雄學理財——《跟大雄一起讀財報》

我從小就對商學經濟學頗感興趣,從初中起開始理財,一直買著國債、基金、余額寶。在微信讀書里發現了這本簡單的投資故事書,一個下午讀完覺得生動有趣,又簡單又實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本書的主人公呢,是《哆啦A夢》里的大雄和英才,他們在哆啦A夢的幫助下拜股神巴菲特為師,學習簡單的理財炒股。

故事背景是這樣的,大雄聽說小夫把零花錢交給爸爸之后,賺了好幾倍,于是也萌生了學習股票投資的想法,于是神通廣大的小叮當為大雄找來了巴菲特,讓巴菲特教他應該如何選擇股票。

后來,英才也加入到了這個學習隊伍中來,而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巴菲特如何教他們倆看懂上市公司的年報。

看年報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頭疼的事情,但巴菲特覺得,年報中最重要的三張表就是綜合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只要讀懂了這三張表,一個公司就不再神秘了,而這本書也盡可能用最簡單易懂的聊天方式讓讀者輕松掌握這些基礎知識。

其實這本書的目的并不是倡導大家都去炒股,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最基礎的理財投資常識,并對自己的資產進行規劃。


我就簡單說說讀了此書之后幾點收獲吧:

1.買股票=買打折商品

公司的股價會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而慢慢上升。

作為一個投資者,如果我們能在公司被市場低估的時候買入,就能找到一個很好的賺錢機會。

2.讀懂年報

年報就是公司年度財務報表。它里面包含了這一年公司的經營狀況、管理層對公司今年經營情況的分析和未來發展的規劃。

年報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公司的三表,如果說年報是一份總體的成績報告,那么三表就像是你每個學科考卷的具體得分了,從這些得分就能看出公司在不同的方面表現得如何。

三表就是指綜合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綜合損益表是公司年報的一部分,從這張表我們可以知道公司在這一年的經營活動中賺了多少錢。綜合損益表是指企業在一個會計年度,一般來說就是一年內通過賣出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賺了多少錢,也就是說描述的是一年內的情況。

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就是一個會計年度結束的時候對整個企業資產的一個大盤點,看看企業到了這一天,一般也就是12月31日到底還有多少錢,還欠了別人多少錢。

現金流量表和綜合損益表一樣,也描述的是發生在一個財務年度內的情況,只不過綜合損益表描述的是公司在一個會計年度內的盈利情況,而現金流量表則描述的是公司在一個會計年度內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表上一共有三行黑體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主要是指企業出售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獲得的現金,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主要是指企業通過籌資的方式獲得了多少現金,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就是企業在投資活動上花了多少現金。

3.其他知識

判斷公司是不是便宜的最基本指標是市盈率,也就是公司市值/公司上一年的凈利潤,如果市盈率越低的話,說明這家公司可能很便宜,不過單獨靠這個指標可不好使。

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

也就是說用營業收入減去我們生產產品或者服務的成本,然后再除以營業收入就行了。生產同樣或者類似產品的公司,產品的成本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除去成本以外的毛利率越高,說明公司的產品比同類型產品的價格要賣得貴一些,那說明公司的產品可能具備一些優勢愿意讓消費者花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這樣的公司很有可能就是我們要找的好公司呢。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


4.學會獨立學習

這是一個信息過剩的年代,我們不是沒有足夠的信息,而是有太多的信息,以至于我們不知道該信誰的,這個時候,獨立思考就顯得格外重要。我們需要利用這些信息來分析判斷,找到合適的公司,也許這家公司不是別人看好的,甚至是很多人反對的,但是我們需要堅持自己的判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