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這個世界上,根本不會有感同身受這回事。如果有,那就是您想多了。
一如既往的消沉,有時巨大的負能量讓我恐懼不敢在紛紛刷著考試復習的朋友圈中“脫穎而出”,就算被別人看到了你糟糕的情緒和心情,然后呢?就是沒有了然后。于是,我學會了隱藏心事,裝不住的時候只好在凌晨三點時再發出去,然后第二天在大家醒來前及時清理。
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你不能指望他們時刻地陪伴在你的身旁,任你發泄,哪怕是你的好朋友,她不可能陪你度過一個又一個長夜漫漫,或許是我太貪心了。是的,我是一個極其缺乏安全感的人。興許只是你的一個不能及時回復信息,我的心都像沒入大海般痛苦,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因此,我好像已經學會了極其體諒和遷就他人,你說你困了想睡覺,好,沒關系,在一邊哭成狗的我也會在微信上跟你輕輕地道聲晚安好夢。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夠任性一點,野蠻一點,死皮賴臉一點,“不能睡”“今晚陪我吧”“我心情真的很不好,不要那么早睡嘛”……挽留過后,哪怕成功,我也深知,陪伴只是陪伴,最無用的情感寄托。
是啊,我也曾經被他人的肩膀和安慰溫暖過,甚至她的一些話語會讓我覺得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剎那我會認為要眼前的她一定是我的知己,甚至寄予它尤其多的期望,我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小心思小情緒全部托出,企圖證明著我對她的重視和位置。我的確把她當做是我的救世主了,只不過企圖要求更多的我,會在她和別人一起吃喝玩樂和嬉嬉笑笑打鬧的時候悵然若失,那種感覺就像是你被世界遺棄了一樣,我會失去了當初的忠誠和熱忱,驚訝發現原來我們不是一路人。
是啊,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你有你的圈子,你有你的追求,何必去管我這樣一個人?一個巨大的負能體呢?是我的問題嗎?這不得不想起一個在英語社交平臺萍水相逢的男孩子,在北京讀研二的他,跟我很聊的來,我們互加了微信,并且在認識的第一天里聊了一個通宵。起初,我真的把他當做知己,因為我們有同樣的興趣愛好,喜歡思考人生,喜歡聽歌,同樣敏感,但是實際上我們只不過在一個陌生的世界里各取所需罷了。
這是我后來覺得的。他要一枚實驗狗,所以學業繁忙,我記得他說過一句這樣的話“我喜歡跟你聊天拌嘴的快感”。我想這無可厚非,卻同樣讓我無比痛苦。我又認清楚了一件事,原來我一直在自作多情。我需要一個人跟我漫無目的的聊天和陪伴,他需要一個不安分的跳躍的靈魂,我們恰好符合了對方的需求。憑什么你會覺得自己的所有的心情,別人都有義務去消化和感同身受呢?更何況你們只不過是陌生人,素昧謀面。
有人說過我傲嬌,有人說我偏執,也有人說我缺愛……我常說我愛胡思亂想,大概就是這樣吧。我想這就是我的偏執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