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寒冷的中午,驚聞八十八歲的外婆走了。前二天聽說住院了說不了話,又聽說好了些許,能說笑了。我以為這個冬天還能捱過去,終究是帶著遺憾走了。
? ? ? ? 小時候,每年春節(jié)后都會去外婆家。外婆家住在大山里,更小時候的印象,去一趟外婆家,從早上走到下午,好遠好遠。可是我們依然愿意去。走渴了,有清涼的山泉水,走餓了,可以摘山上的野果。特別是中秋前后,野果特別多。黃牙子,白飯子,水翁子,背帶子等等。還沒到外婆家就吃飽了野果了。后來,有了單車,去外婆家可以騎到半路,把車子寄放在山腳下別人家里,再爬幾座山,依然樂此不彼。再后來,我們長大了,每年媽媽都會去看外婆,可是我,總是因各種原因,去看外婆的次數(shù)少了。結(jié)婚后,孩子小是理由,沒車去也是理由,山路遙遠坡又陡更是理由,似乎沒去過了。外婆的家成了回憶。現(xiàn)在想想,覺得好對不起外婆。
? ? ? 外婆這一生,沒享什么福。兒女嫁的遠,還有二個兒子沒結(jié)婚,也許這是外婆最大的遺憾了。唯一的孫子也不在身邊長大,見面的次數(shù)曲指可數(shù)。外婆常常抱怨外公走的早,她又沒本事,娶不到兒媳婦,也就認命了。我小的時候我不理解,解不了她的愁。現(xiàn)在這個年齡才懂了她心里的苦。想想外公在的時候,外婆也是個幸福的女人了,家里雖然是土木結(jié)構(gòu)的房子,卻是二層的大房子,外公是木工,做的一手好活,二層是用木頭搭的。小時候最喜歡在外婆的房子里,從一樓跑上二樓,聽著木板咚咚地響,木樓梯也咚咚地歡叫。小時候就想住在外婆家,大大的房子,屋旁有從山里流下來永不干涸的清涼的水,門口種了最愛吃的黃皮樹,永遠都會有幾條小狗搖著尾巴親熱撲來,就像重逢的老友。一直不明白,為什么一年不見,狗狗都會認自己呢?
? ? ? 記得那年讀書,外婆賣了她的牛,給我湊學(xué)費,雖然是借的,依然感動。想起和外婆一起去山里趕牛,一起摘白飯子,踩著清徹透涼的溪水,記憶中的小魚從腳底游過來。那年外婆帶著我,帶上拜祭用的豬肉和粽子,走進大山,高高的山楂樹下,外婆虔誠的樣子,和她虔誠的聲音在我心底響起:“保佑阿媚健健康康,出門遇貴人……”眼淚再也止不住。
? ? ? 外婆走了,我沒了外婆,媽媽也沒了媽。以前媽媽和爸爸吵架,經(jīng)常跑回娘家。娘家雖遠,山路雖然難走,外婆卻是媽媽的避風(fēng)港。媽媽一定也好難過,再也沒有老母親聽自己絮絮叨叨的瑣碎事了。外婆,一路走好!兒女自有兒女福,安心和外公團聚吧!我會永遠懷念您,懷念大山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