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們公司在河北衡水承建了一個土方填筑項目。
項目急需大量的外借土方,估計有些人了解河北衡水這個地方,屬于平原地區,都是種著莊稼的耕地,沒有可以大量取土的地方。項目部為了能夠找到外借土方,找遍了區政府、地方鄉鎮、業主等單位,動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社會力量,都沒有找到一個好的取土點,要么運距太遠,要么就是腐殖土,都不適合填筑,就是這樣,我們仍然沒有放棄,晝夜加班,四處尋找土源,將項目周邊10公里范圍內的每一寸土地我們都用腳丈量了一遍。但是,仍然沒有辦法。
無論什么事,都是以結果論英雄,公司領導見項目工期一再拖后,多次找到我們項目班子談話。
我們沒有放棄、沒有推諉,暗下決心,無論想什么辦法也要完成施工任務。
真應了那句話了,“苦心人,天不負”。恰逢南水北調工程要求沿途各村“挖池蓄水”,每村都要開挖蓄水池,一時間產生大量棄土,我們項目需要大量借土,由于挖蓄水池的各村產生了大量棄土,在區政府的協調下,我們雙方一拍即合,本來滯后五個月工期的項目,我們用了二個月竟然搶趕回來了,各級領導都說我們運氣好,我想說的是,好運氣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
一、努力堅持的結果
要是不堅持,得不到上級領導的認可,很可能用不了五個月,在工期滯后三個月里就被清除出場了,都是在我們不懈努力找土源的過程才讓領導們同情也好、無奈也好,讓我們等到了好運氣的降臨,爭取了有利的時機。
二、努力溝通的結果
由于與地方政府、業主單位的多方溝通,把項目上這一困難變成了大家的困難,項目上的每個人和與我們項目有關系的每位領導都在積極的想辦法,這時候,一個政策、一個點子、甚至一名話都在起著作用,隨時在改變著項目的命運。
三、努力準備的結果
有名話叫做:“機會只垂青于有準備的人”,運氣是努力的附屬品。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給你運氣也抓不住。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等待借土的施工隊伍就象蓄水已滿的水庫,只要閘門一開,水將一瀉千里。
著名的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運氣在成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理解巴菲特的話,還是自身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只說運氣在成功中起到重要作用,反言之,就是如果不努力,就算有好運氣也不會成功。
這讓我想到了屠呦呦,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女性公民。
都知道屠呦呦發明了青蒿素,但是她痛苦的經歷卻鮮有人知曉。
當初,她帶領著攻關小組閱讀了大量有關治療瘧疾的古老民間偏方手冊,查閱了數百年或數千年的古代文獻,經過了幾個月的工作,收集600多種植物,列出2000種可能的治療方法,在進行數百個測試實驗之后,基本上什么都沒有得到。
屠呦呦帶領團隊在工作兩年沒有任何收獲的情況下,好多人都放棄了,唯有她決定從頭再來。
她復盤了每一項測試,重讀每一本書,尋找遺漏的線索。神奇的是,她終于在一本1500多年前的中國古籍找到了答案:
問題出在熱量上。
在提取過程中,如果溫度過高,會破壞苦艾的活性成分。
屠呦呦用低沸點的溶劑重新設計了實驗,終于得到了一種100%有效的抗瘧藥物。
為了嘗試這種藥物,屠呦呦還自愿成為第一個使用的人,這在醫學史上堪稱是最大膽的行動,她和項目團隊里的其他兩名成員主動感染瘧疾,并注射使用了自己研發的新藥,新藥真的起效了。
屠呦呦發現了一種突破性的藥物,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研究出了這種藥物的化學結構,官方定名稱為:“青蒿素”。
至今,青蒿素治療已經被用于治療瘧疾患者超過10億次。
從屠呦呦的故事里,我們會感受到運氣確實起了一定作用,但是不懈的努力,永不放棄的堅持才是她成功的必要條件。稻盛和夫說:“凡是功成名就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歷盡艱辛,埋頭于自己的事業,才取得了巨大成功。”
稻盛和夫認為,工作是幸福人生的鑰匙,是治病的良藥,努力工作能夠召喚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