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開始給雜志寫詩,21歲出版處女作詩集就廣受好評,到如今將近九十歲,依然筆耕不輟,爽朗幽默公開他個人的衣食住行,睿智大方暢談生死與美學。
在他的一首廣為傳頌的詩篇中,他有趣的介紹自己“我是一位矮個子的禿老頭 / 在半個多世紀之間 / 與名詞、動詞、助詞、形容詞和問號等一起 / 磨練語言生活到了今天 / 說起來我還是喜歡沉默”。
中國人認識這位詩人,是從歌曲里聽到的。
宮崎峻《哈爾的移動城堡》的主題歌《世界的約定》:“在眼淚里頭晃動的微笑,是亙古以來世界的約定。”,他是詞作者。
民謠歌手程璧將他的詩歌譜上曲,唱的是《春的臨終》:“我把活著喜歡過了 / 先睡覺吧,小鳥們 / 我把活著喜歡過了。”
他就是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在他的詩里,森林、大海、天空、河流、小鳥、大樹等都有了另外一番有趣的樣子,讀他的詩,能夠滌蕩心靈,就像你閉著眼睛趕路,疲憊而絕望,他甜甜的笑著叫醒你,停一停,抬頭看看這澄澈蔚藍的天空,小鳥在天空中歌唱,今日清晨一滴水透出的冰涼,穿越晨光。
倏忽一下子,你突然醒悟人生的意義,生活的真諦。
1
我沒有選擇詩歌,是詩歌選擇了我。
17歲的谷川俊太郎不想上大學,最大的興趣愛好是組裝和收藏收音機,最大的夢想是開一個小的修理收音機的店鋪。
這在當時是一個很難實現的夢想,為了尋找養活自己的技能,他在朋友的動員下開始嘗試寫詩,寫了幾首,拿給文學家的父親谷川徹三看,父親覺得寫的不錯,但不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否理性,于是給他的朋友、另一位詩人三好達志看,三好達志看了也覺得很好,便推薦給當時最權威的雜志發表。
于是,谷川俊太郎憑借自己寫的詩,在17歲就早早的成名了。
當時的日本詩歌圈,比較忌諱談錢,但谷川俊太郎覺得通過寫作賺取稿費,沒有什么丟人的。
他給當時詩歌圈不屑的商業雜志寫稿,給詩人們絕不可接受的女性刊物寫真配文字,給小孩子的繪本配童謠,雖然被當時的文學圈冷落,但谷川俊太郎欣喜的發現自己靠寫作可以完全養活自己了。
21歲那年,谷川俊太郎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在當時的日本文學圈引起轟動,這本詩集經過六十年,迄今依然不斷再版,廣受喜愛,許多人在這本詩集里找到自己當下心情的共鳴,其中詩集的同名詩歌“萬有引力 / 是相互吸引孤獨的力 / 宇宙正在傾斜 / 所以大家渴望相識”更是被很多年輕人追捧。
這之后的六十幾年,詩人谷川俊太郎便跌進了詩歌的世界,出版大量文學作品,除了詩歌,還有散文集,涉及歌曲作詞,電影劇本等多個領域。
谷川俊太郎的一生共經歷了三次婚姻,在他八十幾歲時選擇離開家人獨居,散文集《一個人生活》就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他這樣描寫自己的晚年生活:“早上醒來洗漱過后,我不吃早餐,只喝兩杯蔬菜汁,然后頭腦中會出現一些詩句,我打開電腦把它寫下來。”在谷川俊太郎的創作世界里,所有的詩句不是刻意遣詞造句而來,那是日常生活里的靈光乍現,所以,我們在他的詩歌里讀到的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詩意情懷。
作為日本“國民詩人”,他這樣說他與詩歌的關系:“年輕時我為了生存不得不寫,現在老了,反而喜歡上寫詩了,寫了60年詩,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2
平行時空里的安靜美好
1931年出生的谷川俊太郎目睹過戰爭,親歷過1945年日本戰敗后的5月東京大空襲,后又經歷1985年日本經濟發展到巔峰,時代巨變,輿論喧嘩,并沒有在谷川俊太郎的詩歌里留下痕跡。
半個多世紀以來,他不斷的寫作,出版詩歌文集,他的寫作圍繞生命和生活、宇宙與孤獨展開。他寫生活的方方面面,寫宇宙的浩瀚和人類自己的渺小,他的思想和深奧的詩意全都隱藏在他平易、簡約、樸素和透明的詩句當中。
仿佛這個社會如何變化,都與他無關,他安靜的居住在自己的兩層小樓里,房子外是花園,屋內書架擺滿書,飲茶聊天或與友人書信往返皆是談論詩與語言的藝術。
谷川俊太郎曾經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作為人有兩種存在:社會存在和宇宙存在。詩人的情況稍有不同。對我而言,在宇宙中的存在更為重要。為什么要這樣說?為什么我更看重在宇宙中的存在呢?因為當一個詩人有一種宇宙觀時,他就能夠超越這個時代的局限性。然后也許詩人的眼光會放得更遠,能夠看到更加遙遠的未來,或者眺望到更加遙遠的過去。
我的第一本詩歌集的名字叫 《二十億光年的孤獨》,從這個名字你可以看出,我是作為一個宇宙中存在的詩人出發的,而不僅僅是在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生存的詩人。”
正如他自己所說,詩人就是一個宇宙之間,時間長河里獨自流浪的孩子。他的存在與我們生活的社會沒有關聯,他只孤獨的與自己對話,與自然萬物對話,與宇宙對話。
他在詩歌《世界的約定》里寫道:“晶瑩淚光之中微微搖曳的笑容 / 在萬物初始之時與世界許下的約定 / 即使此刻孤單 / 那曾經相伴的往日 / 孕育出今天閃耀的光彩 / 仿佛初次相逢那樣美好 / 盡管記憶之中已遍尋不獲你的身影 / 你已化作陣陣微風輕撫我的面龐 / 光影斑駁的午后 / 依然不舍得分手 / 與世界的約定絕不會就此結束。”
當然,能夠保持一顆天然純凈之心,還與詩人的成長環境有關。
那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父親是一位知名的文藝批評家和哲學家,母親則是一位政治家的后代和一個業余的鋼琴家,父母相愛且對谷川俊太郎倍加寵愛,家庭富裕,沒有受過苦,成長過程中從未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因此他對社會的觀念比較淡薄。
我們在谷川俊太郎的詩歌里,放佛看見一個生活在平行時空的人,那個世界沒有戰亂和時代喧囂,只有美好的日常生活,平淡的歡喜,小小的傷感,仔細感受平日的生活,欣喜接納四季的變化。
朝起的一滴水珠,夕陽里的一粒塵埃,水壺里升起的熱氣,蔬菜本身的自然味道,都是一個個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豐盈世界。
3
我自己心中就住著一個孩子
“人的年紀像樹木的年輪,一圈圈往外擴張,最中間的就是那個孩子。社會總要扼殺人的心里面的孩子,可是藝術家不能扼殺掉,要讓這個孩子活著。”
成人世界里,依然保持一顆童心彌足珍貴,谷川俊太郎以他的一顆單純干凈的心創作出版了很多兒童繪本,這些繪本是孩子接觸世界的第一扇窗戶,教會孩子擁有感知世界的能力,面對未來的力量。
這其中,最特別的是一本叫做《噗~噗~噗》的書,全書由大量抽象圖案搭配少量的象聲詞組成,給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間。每個孩子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解讀書里的故事,既培養了孩子的趣味性,也讓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變得更加獨一無二。
許多成年人也能在谷川俊太郎寫給孩子的童謠中,淚濕眼眶,看到孩提時的自己,感嘆流逝的光陰,感恩父母的包容,找回自己的“初心”。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只是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疏于發現。
好好愛護那個內在小孩,保持一顆童心,就是在紛擾的世界中不迷失自我,始終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那份篤定。
難怪谷川俊太郎自己也說,我自己心中就住著一個孩子,現在我上了年紀,這個孩子更活躍了。
4
谷川俊太郎的《自我介紹》
我是一位矮個子的禿老頭
在半個多世紀之間
與名詞、動詞、助詞、形容詞和問號等一起
磨練語言生活到了今天
說起來我還是喜歡沉默
我喜歡各種各樣的工具
也喜歡樹木和灌木叢
可是,我不善于記住它們的名稱
我對過去的日子不感興趣
對權威持有反感
我有著一雙既斜視又有亂視的老花眼
家里雖沒擺有佛龕和神龕
卻有連接室內巨大的信箱
對于我,睡眠是一種快樂
夢即使做了,醒來時也全會忘光
寫在這里的雖然都是事實
但這樣寫出來總覺得像在撒謊
我有兩位分開居住的孩子和
四個孫子但沒養貓狗
夏天基本上是穿著T恤衫度過
我創作的語言有時也會標上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