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成功必須被量化的時代。
如果一個默默無聞的作家,說他寫了驚世駭俗的作品,大家一定不以為然,但是當他得了文學大獎,人們就會發現他的文字乃至每個符號都是如此與眾不同,他的其他作品即使是被淹沒的陳年舊作,也會被奉為至寶,成為跟風者瞻仰的對象。你認為自己才華橫溢,能文能武,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但如果沒有一樣拿得出手,沒有一個指標可以成為旁證,沒有一個對手對你心服口服,好像一切就變成了自以為是,盡管你距離成功很近,但即使是一步之遙,如果只存在于個人的世界里,對別人來說也有著天大的鴻溝。而跨越這一步,對許許多多的人來說,是多大的艱難,需要多大的勇氣。畢竟在摸索尋找的階段,有的人并不知道還要走多遠,還剩下多少時間。
有一種朋友,在你尚未成功的時候,永遠站在你理想的彼岸。他們和你關系很好,從某些方面來看,他們真的從心底里喜歡你,把你當成莫逆和知己。但他們從來不會沾染你的理想,你的追求,遇到相關的話題就只是閃躲回避,這種想要出眾的鋒芒像刺一樣讓他們難受,所以在你還沒有嶄露頭角的時候,他們選擇以沉默來敷衍,既不支持,也不打擊,于是你們可以相安無事,可以談天說地,可以講起生活瑣事的時候滿腔熱情,遇到挫敗落魄的時候互訴衷情,只要你沒有成功,你們就始終站在同樣的位置,連小小的嫉妒都不需要說出來,反正很快就會煙消云散。你們的友情,永遠不會跨出俗世的圈子,也不會到達理想的支持。
你沒有辦法強求,但你可以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主動地讓他們伸出援手,這時他們會表現出十分慷慨、毫不介意的樣子并答應你,讓你感覺如沐春風,像受到了莫大的恩賜。其實他們未必情愿,卻是在讓渡你一個人情,讓你雖有一絲不太舒服的虧欠和內疚,卻又要努力態度真誠地報以感激。
不過,當你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當量的積累終于引起了質的飛躍的時候,當你最后成功的時候,他們會最先來靠近你,贊美你,似乎你憑自己所擁有的這一切,完全離不開他們當初那被動的一次援助。只有當你的成功,被社會的評價所量化到他們認為是自己不能超越的時候,他們才會從心底里認可你,才會從那種小小的嫉妒里面掙脫出來。因為這個時候,你的影響力對他們是一種可以借光的優越感,他們甚至會跟別人說,我早就知道我這個朋友有這種能力,他在多早多早以前就開始準備這場勝利了,我還曾經為他付出過,我和他的關系可不一般。
人們大多會隱藏自己許多真實的想法,因為你知道你實現它們的不確定性,你所向往的可能在別人看來,目前只是個笑話。這種不確定性,讓你覺得,大概被忽視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不知不覺你變成了成功人士,別人遲早會知道,但在此之前,你也不至于面對輕視和不理解的眼光。很像是有的優等生,總是在課堂上睡覺,告訴別人自己從不專心學習,回了家卻拼命熬夜,付出比別人多三倍的努力。在我國南北朝時期,也有一些知識分子,他們本來熱衷功名、攀龍附鳳,卻總是在筆下故作清高、標榜出世。他們傳世的文章里盡是留戀山川、安于寂寞的向往和歸心,現實里卻是向權貴低頭屈膝,極盡媚態,歸根結底是因為仕途不順、郁郁不得志,若這些人官場得意,恐怕就是另一等作風,不被承認的才華終究要泯然眾人。
我們要有多努力,才能讓別人看來毫不費力?有多少人愿意在尋找的路上就告訴別人自己的目標終點在哪里?因為我們都知道,成功必須是在被量化的前提下,才能自圓其說,才能得到信任,只有一個數據、一個排名、一個位置、一個標志,才能被證明,否則都是無本之木、無稽之談。所以只有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學講座,才有人參與,只有成功以后的人才能說服別人聽他們的理論。這些成功人士,用他們的價值理念向所有想要匯聚到大河里的旁支側脈,宣傳著可以普惠大眾的成功之路,然后順帶宣傳了他們的品牌和產品,從而也著重為自己打開了一條上升的通道。
往往是那些埋頭前進、不問結果的人令人佩服,他們心里有堅定的方向,他們篤定地認同自己成功的必然性,盡管有時候是自我催眠一般的自我暗示。在許多人眼里,說在嘴上的努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而一味地只是勤勤懇懇那更是與搬磚無異?;蛟S可以說,我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可能沒有盡頭,但卻是存在于自我內心的一場對自我能力的檢驗,這本身也是一種滿足。但是有多少人會停留于這種索然無味的滿足,有多少人還在被隱隱作痛的自尊心所驅使,有多少人總歸要活在被動的比較之中?這一切都只是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