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為全球女性健康的頭號敵人,引起了諸多的關注。乳腺癌的預后基本就取決于分期,晚期乳腺癌生存率有限,而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接近100%!因此,早期篩查對乳腺癌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說CT、超聲、腫瘤標志物等篩查方式,那么哪種最適合我們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幾種常見乳腺癌篩查的特點,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篩查方式。
01 乳腺超聲檢查受主觀影響大
乳腺超聲是年輕、妊娠、哺乳期婦女,可作為首選的影像學檢查。乳腺超聲能較好地顯示乳腺腫塊的特征,可鑒別在X線片上看不到但可觸及的腫物,同時也適用于致密型乳腺。
中國女性約30%的乳腺為致密型乳腺,因一些小病灶的密度與致密型乳腺組織相近,此時,超聲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乳腺腫物并鑒別其良惡性。
乳腺超聲能更加全面地觀察乳腺組織。操作簡便、安全、無輻射、可重復性強,并可多切面、動態觀察及測量腫塊血流等,對囊性腫物顯示也較為準確,有利于乳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其效果顯著而價格相對較低,所以理論上更適合臨床推廣應用。
但其對于僅以微鈣化微影像學表現的導管原位癌敏感性差,而且超聲檢查依賴操作醫生的水平,診斷準確性受主觀影響大。
02乳腺鉬靶攝片可能出現漏診
乳腺鉬靶攝片廣泛用于乳腺癌的篩查,其優勢在于看鈣化灶,尤其是一些細小鈣化灶(可能是極早期乳腺癌的表現)。
鉬靶攝片是在X線成像底板加入了鉬元素,成為特別的X線檢查。如此操作,一來降低了X線輻射,二來對乳房這樣軟組織病變的識別更為準確。因此成為了乳腺癌篩查的核心,是我們不該忽略的檢查手段。
鉬靶攝片過程中要夾緊乳房,所以會痛。忍受不了可以事先使用止痛藥物。鉬靶攝片輻射量很小,對健康沒有特別的影響。越年輕,鉬靶攝片的效力越差。非高風險人群不要在40歲之前檢查鉬靶攝片,除非醫生評估有需要。
有一點需要特別提,就是相對歐美來說,中國女性乳腺癌單用鉬靶的早篩效果要差一些。主要原因是亞洲女性不少屬于致密性乳房,脂肪少而腺體和結締組織多,對乳腺X線檢查可產生干擾,這導致30%的中國人可能出現漏檢。
另外,在X線穿過被擠壓的乳腺組織投影所得的圖像上,正常乳腺組織互相重疊使得某些征象不易觀察清楚,進而影響到最終診斷。同時考慮到社會經濟因素,有研究者認為鉬靶攝片篩查尚不值得在中國進行推廣。
03磁共振檢查臨床效果未明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清晰地顯示軟組織影像,并且無輻射,還可以發現除原發灶以外的額外病灶及周邊淋巴轉移灶。因此MRI對乳腺術前檢查、術后復查評估等方面有意義。
但因MRI費用高昂,不適合大范圍篩查,只可針對高危人群及疑似患者進行檢查,也用于臨床、鉬靶或乳腺B超無法定性的病變。
近年來我國開展乳腺MRI檢查的臨床和研究工作亦越來越多。在乳腺癌高危病人中,乳腺MRI檢查較鉬靶攝片有更高的敏感性,但由于缺乏設計良好的臨床試驗,術前進行乳腺MRI檢查的長期臨床效果還不十分清楚。
目前還沒有確切數據支持乳腺MRI檢查能減少乳腺癌手術的數量或改變手術方式,其術后生存情況及腫瘤復發情況等也尚不清楚。
04 腫瘤標志物主要用于臨床診斷
乳腺結節為排除惡性病變,必要時可進行病灶穿刺檢查,該項檢查是一種創傷性檢查,是診斷和排除乳腺癌的“金標準”。
乳腺癌目前尚沒有靈敏度和特異性都很好的單項腫瘤標志物,因此目前臨床上多采用三項或四項指標的聯合檢測。常見檢查指標包括血清癌抗原15-3(CA15-3)、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癌抗原125(CA125)等,為確診乳腺癌提供補充依據,及對術后復發、轉移情況進行監控。
需要指出的是,乳腺癌腫瘤標志物不宜作為乳腺癌早期診斷指標, 但在乳腺癌預后評估和復發轉移的監測中,乳腺癌腫瘤標志物(尤以CA153為代表)卻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應用。
05 推薦:癌癥風險因子預警檢測
人體內每天都有6000多個腫瘤細胞生成,游離分散存在于器官組織之中,但又被強大的免疫系統消滅。這些癌細胞一旦逃過免疫系統的剿殺,才會越聚越多,形成實體瘤。因此,預防癌癥的理想手段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而預防癌癥的理想時間段是癌前演變階段。
焦守恕教授團隊歷經多年研究發現,不同功能的細胞致癌基因在突變過程中會復制、轉錄、翻譯、表達各個階段的特異性分子信號,包括微小RNA、信號蛋白和酶、生長因子受體和細胞因子等等。乳腺癌的形成則與腺上皮癌風險因子A、上皮細胞癌風險因子H、上皮細胞癌風險因子D、上皮細胞癌風險因子K、上皮細胞癌風險因子M五種因子息息相關。通過檢測血液中這五種因子的含量,就可準確知道乳腺癌的形成風險。
若癌癥風險因子水平只是偏高或增高,通常表示雖然體內有了數量異常的癌細胞,但仍處于散在狀態。此時到達形成腫塊,即長到能被臨床檢測到的那種相當大小的癌腫,約需至少8年之久。這給予受檢者足夠的時間通過專業的健康管理避免或有效地延緩癌癥的發生。
通過5ml靜脈血液就可以準確知道是否有患癌風險,是目前女性乳腺癌預防非常有效的預警檢測手段,也是健康女性應該選擇的體檢方式。
06 小結
雖然乳腺癌越來越多了,但也不用慌,在很多國家,乳腺癌造成的死亡人數其實越來越少了。美國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在 90%,絕大多數人患乳腺癌后都能治好。
造成這一改變的,就是乳腺癌篩查。篩查可以讓乳腺癌在更早的時期被發現,從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還能使一些患者免于遭受切除乳房的治療方式。
尤其是高危人群,更應重視乳腺癌的篩查工作,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及臨床體檢,一旦發現乳房有腫塊、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異常跡象時,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